首页>山东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山东全面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

2020-11-05 10:26:5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刘庆英

1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省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全面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目标,圆满完成了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任务。山东省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但受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卫生服务基础以及群众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行为习惯和防病意识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地方病的致病因素难以根除,具有反复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防治工作不可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

地方病也称环境病,是指局限在某些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比如“大脖子病”“大骨节病”、牙齿发黄的氟斑牙等。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造成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始终把地方病防治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大力防治,最大程度减轻了地方病的危害,彻底扭转了地方病的严重流行趋势。目前,山东省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这标志着,我省在全国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较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实现攻坚行动的目标。

让群众饮用达标水

从病因上讲,大部分地方病是人体摄入必需的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导致的。比如,氟中毒是因为长时间饮用氟含量过高的饮用水,而“大脖子病”是因为饮食中缺乏碘。要消除这两种地方病就要让群众饮用达标水,食用加碘盐。

为此,我省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两年来,全省累计投资超过150亿元,铺设主管网2万多公里、村级管网11万多公里,40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的饮水提升改造工作、1617个饮水型氟超标村的改水工作全部完成,1533个村完成了水源置换,84个村安装了除氟设施,让111万农村群众彻底告别了高氟水,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同时全力保证全省食盐安全,对所有的病区县(市、区)进行了监测全覆盖,并绘制了碘缺乏地区、高碘地区的地图。

为确保摸清全省地方病现症病人底数,建立了病人台账。经过摸排,全省共有符合救助条件的地方病现症病人1376名,已全部进行建档立卡。在实施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中,与脱贫攻坚同步开展、同步完成。省扶贫开发办指导19个克山病病区县(市、区)立足当地实际,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2016-2020年累计投资11.99亿元,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18个,带动40.3万人次贫困人口增收。

特需人群需吃碘盐

关于“沿海地区不缺碘”的说法,其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根据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的食物摄入量计算,即使是鱼虾摄入较多的沿海地区,成年男女膳食碘摄入量分别为70.4微克和65.5微克,远低于每天12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

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和营养与健康所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84.2%来自加碘食盐,来自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其中2.1%来自海带、紫菜和海鱼,2.7%来自饮用水。虽然沿海地区盛产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但沿海地区居民从海产品摄入的碘并不足,大部分居民的碘摄入量就会低于推荐摄入量,发生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沿海居民,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仍需吃碘盐。

地方病防治“四步走”

山东进行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从预防当头、治疗兜底、同步脱贫、全面宣教等四方面开展工作。

终期评估

目前,山东省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

农村供水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成立191家农村供水公司。县级农村供水公司的成立,实现了农村供水统一管理、专业化管理,确保了农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群众长期受益。

三年攻坚

山东省已经实现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目标,各种重点地方病已经达到了控制和消除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山东省已经不存在地方病了。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