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这就是山东|非遗助力、因地制宜,山东文化铸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0-11-10 18:58:3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近年来,山东扎实做好思想强农、文明育农、文化惠农等文章,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广大农民精神风貌明显改善,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山东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着力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文化力量。

在移风易俗中,山东通过实施全民健康普及行动、人居环境改善、文明行为养成、公筷公勺推行、心理健康促进、移风易俗深化等六个专项行动,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培养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春节、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践行正确婚丧观和中华孝道。

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山东持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送戏场次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9万余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8%。同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齐鲁文化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看大戏、赶文化大集、享文明新风。

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上,近年来,山东持续推动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实施地方戏保护工程、开展乡村非遗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全省已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210多个。渔鼓戏、大弦子戏、周姑戏、聊斋俚曲、扽腔、哈嗼嗡、山头花鼓戏等古老的山东地方戏曲焕发出蓬勃生机。

山东实施“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培育形成一批木版年画、剪纸、草柳编制作等专业乡镇、专业村,吸纳省定贫困村就业人口17.6万人,带动23万人就业。

此外,山东各地区注重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精品旅游小镇,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串联起86个乡村旅游规模化村庄和41个乡村旅游精品景区。2019年全省乡村接待游客5.4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总额2709亿元。

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带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青岛平度市南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镇,人文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地,该镇深入挖掘品牌文化资源,以特色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适合镇情的振兴路。

在平度有名的文化大村沙梁村的大街十字路口西侧,矗立着历史文物沙梁文昌阁。文昌阁格调独特,八角挑设砂铁质风铃,阁身浮雕造型精美,门上刻有“佑我文明”四个大字,碑文《文昌阁记》字迹清晰可见。周边区域是古商埠,民国时期该村綦官晟曾经是青岛盛极一时的民族商业家。

文昌阁是大沽河流域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依托这一文化资源,南村镇打造沿大沽河美丽乡村旅游带,美化一片、带动一片,增收一片。沿线各村以大沽河为主轴线,纷纷建起文化广场、水上乐园,进行环境整治,绿化美化,采取合作社等形式,在街道两侧及边角零星土地,栽培苗木,出售增加收入。引导村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把闲置房屋进行修缮升级改造,发展农家乐。庄干村引进博士驿站,建起了苹果新品种示范园,把村里的养殖区改造成乡村亲情小院,流转土地打造风迁北野菜园。沙梁片区被提升为南村镇新亮点和市民生活的新家园,形成了集采摘、垂钓、观赏、农家宴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功能区。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潍坊高密市柴沟镇坚持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原则,依托当地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各领域,全力打造“有颜值”“有气质”的文化名镇。去年,高密市柴沟镇被评为“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高密市柴沟镇高家村、王家大庄村被评为“潍坊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

在高密市柴沟镇王家大庄农家书屋内,每天都有村民前来看书。68岁的种地“老把式”孙钦武就是这里的常客。他常说:“自己在家闷着种地不行,有文化知识种起地来才更容易。”据悉,高密市柴沟镇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假期的学生、闲暇之余的村民纷纷走入其中,在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塑造良好品格。

发展公共文化,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今年来,高密市柴沟镇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79个村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50个村建有文化广场,打造了高密市柴沟镇党内法规主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阵地,形成了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来源: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