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使用无人机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
2018年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农业农村领域新动能作为统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出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以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把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动力,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成效初显,为全省保供给、稳预期、强信心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农业产能持续优化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650万亩。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末建成6100万亩。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89.4亿斤,比去年增长1.68%,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出台生猪养殖屠宰企业贷款贴息、猪肉应急储备等政策措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截至9月底,全省生猪存栏2623万头,提前完成国家确定的任务目标。水果、蔬菜、水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为抗击疫情、稳产保供奠定重要基础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全省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产业融合集聚优势凸显。出台《山东省农业“新六产”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省已创建农业“新六产”示范县40个、示范主体418家。品牌强农战略持续推进,全省共推出60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0个省知名企业产品品牌。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5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9个,省级以上田园综合体46个。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资源要素供给明显优化。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到近50万家,全省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万家。产业人才规模不断壮大,印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到2020年底,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总数达到27个;农技推广人员达到2.7万人,培训高素质农民52万人(次)。设立现代高效农业基金14只,认缴规模196亿元。加强产业用地保障,盘活用地24.9万亩。
农业绿色发展势头良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进程加快。2019年,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4.7%和20.5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6%,农膜回收率达到89.4%,提前完成国家规定目标。枣庄市、齐河县先后获批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70余家、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5个。
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实施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和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试点工程,打造境外产业平台,再造境内开放优势,全省省级以上“两区”试点达到15个。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中日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日本高端蔬菜基地等一批合作项目落户落地。举办中日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交流洽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亚洲(青岛)食品农产品博览会等高规格活动,提升了山东农产品知名度。农产品出口占全国比重近四分之一,连续21年位居全国首位。
重点项目建设初具规模。加强对优选项目、“双招双引”项目和重大支撑性项目的跟进服务,建立完善省、市、县联抓联管机制和专班项目帮包责任制,开展重大支撑性项目劳动竞赛,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实现投资进度再提高、建设进度再提速。培育现代高效农业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7个、领军企业11家,全面提升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截至10月底,现代高效农业第一批优选项目和“双招双引”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显著。自2018年6月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单位以来,实现“改革范围全覆盖、改革时限较全国提前一年和取得一批制度成果”三项任务目标。深入推进28个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890.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2.3%。
下一步,按照新旧动能转换“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总要求,我省将进一步明确重点举措和突破目标,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推进绿色发展,提升质量效益,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由“三年初见成效”向“五年取得突破”大踏步迈进。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