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新春走基层||黄河滩区迁建村民住进“小别墅”过新年

2021-02-16 08:32:5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60岁的刘士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和老伴能搬离滩区的老家,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那是一栋两层的楼房,四室两厅两卫,还有一个独立小院。村民们管这叫“小别墅”。白色的墙和地砖,红色的木门,房子是崭新的。厨房里装了燃气,还有抽油烟机,卫生间里有洗漱台、马桶,楼上还有阳台。

这样的房子是长兴集乡八号村台的“标配”。菏泽东明县长兴集乡八号村台,是东明县率先启动建设的村台。八号村台将由东黑岗、北许庄、姚庄、崔庄四个自然村共1141户、4602口人组成。年前,姚庄、崔庄的400多户村民告别老村,乔迁新村台,他们在这里过了迁建之后的第一个新年。

喜迁新居

从姚庄村老村出发,沿着新修的路向南几百米,就到了长兴集乡八号村台。年前,八号村台很热闹,村民们置办年货,装修新房子,收拾新家,尽管忙碌,但是大家很开心,“就等房子收拾好了,在新家过第一个新年。”

搬进新家是今年1月19日,但刘士伟记得更清楚的日子是腊月初七。通往新村台的道路两侧、村台新植的绿化树上,还有各家各户新房子门口,都挂上了鲜艳的红灯笼。村民们来来往往,放鞭炮,贴对联,装扮新家。目前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和电,村民说,“水电气网都会通上。”

得知滩区迁建的消息是在三年前,那时候刘士伟便开始盼望和设想,他想象着新房子长什么样。盼着盼着,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没想到成现实,很激动,真的开心,一天就把东西都搬进来了。”刘士伟说,本来他们有三天时间搬家,不过他们等不及,希望早点搬进新家。“厨房、卫生间,还有主体装修等都是房子自带的,我们自己买点电器,把生活用品搬进来就行。”

刘士伟是木匠,有三个儿子,原来十几口住在一起,现在三个儿子都分到了房子。大儿子今年还买了轿车。刘士伟两口子住在小儿子家。相比于其他村民,在搬家方面他似乎更有经验,“先把新房子里面的东西清理出来,再把需要的东西搬进去,这样就能省很多功夫。”

记者看到,刘士伟家里干净整洁,客厅墙上挂着装饰用的图画。沙发、茶几、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都齐全。由于厨房还没有通燃气,他们用的煤气,蒸锅里还热着一只鸡。

黄河记忆

东明,黄河进入山东的第一县。境内黄河流长76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山东省第一大黄河滩区。滩区总面积317平方公里,占东明县总面积的23.1%。

近几年,为支持黄河滩区发展,国家和省市很多政策和项目向滩区倾斜。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规划》,启动了60万人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按照规划,全省总共在黄河滩区建设28个村台,而东明县就有24个,此外还需外迁1个社区。东明的滩区迁建涉及4个乡镇、148个自然村、32539户、119680人。在全省迁建人口最多、投资最大,任务最重,是山东省滩区迁建的主战场。

对于生活在黄河滩区的村民来说,他们的记忆中总有一段是黄河发大水的,那段记忆独属于他们,或深或浅,或多或少。以至于影响着他们后来的生活。

1975年刘士伟13岁,那一年他经历了记事以来最大的一次水,“天上下雨,屋里漏雨,老房子基本全塌了,地里的庄稼也全都被淹了,那时候还没秋收,玉米刚要长熟了,水来了,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水才退去,出行和粮食都靠公家救济。”

1989年刘士伟结婚后搬出去盖了自己的房子,至今,因遭遇黄河发大水,他家的房子被水冲过两次。

在张国安的记忆里,他经历过的最大的一次黄河发大水也是在1975年。“房子塌了,我记得部队的来救援,那时候我家里养了一头猪,有七八十斤了,我把猪也放在救生艇上,到了安全点之后我牵着猪在大堤上走了十几公里,最后把猪卖了,卖了30元。”

黄河发大水的记忆停留在2003年之前,村民们说,2003年之后,便几乎没有再经历过黄河发大水。

老房子

张国安58岁,他的媳妇是河南焦作的,他记得那以前走亲戚要走一天,现在开车只用两个小时。张国安的老家是1991年盖的,1996年一场大水让房子成了危房。

家里兄弟姐妹多,光靠种地难以致富,张国安选择外出打工。1996年他去到新疆一家针织厂打工,一个月收入500元,第二年他的老伴也去了。2003年,夫妻俩又南下去了广东打工,2005年来到佛山。两年后,张国安的二儿子毕业后也去了他打工的工厂。2016年,二儿子成了厂长,定居在佛山。张国安在佛山给二儿子带孩子。

常年在外地打工,张国安说,那个时候只要一有空回到家,就要去买砖、拉土、拉秸秆,修房子,攒的钱都用来建房子。“垫4米高的房台,那时候条件不好,自己烧砖盖房,地基软,一发水就被冲了。”

在一个9岁孩子的印象里,老房子“有点挤,还漏雨。”这是刘士伟的孙子说出的对老房子的记忆。

为了让房屋能够抵御洪水侵蚀,建房之前要修建房台,这些房台高3米以上、面积半亩左右,筑房台成本6到8万元,占建房成本的一半以上。由于历史上洪灾频发,造成房台塌陷、房屋损毁,滩区村民始终循环在房子建了拆、拆了建的怪圈中,他们将这称为“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村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实现安居梦。

生活便利

来到八号村台时会路过部分老房子“遗址”,老房子拆掉之后,只剩下小土丘,车辆驶过,扬起灰尘。看着现在的生活环境,村民们感慨道,“真的没有想到。”“变化太大了。”

记者了解到,东明县24个村台社区和1个外迁社区建房近50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近30万平方米。2019年年初,各村台社区工程在完成地基处理后陆续开工,2019年8月,长兴集八号试点村台社区工程开工建设。去年7月9日,八号村台主体封顶。

八号村台在建时刘士伟在这里打零工,他看着房子一天天建起来,心里又开心又激动。

村民介绍,八号村台内建有商业街、幼儿园、小学、超市、诊所等,设施齐全。住在新村台,村民依然能在原来的自留地上种地,距离并不远。而且,附近还有大集。总之,在这里生活很方便。

80后的崔守超现在是菏泽一家汽车贸易公司的老板, 但多年前,还在上初中的他连东明县城都没有去过。他的老家在崔庄,他记得有一年暑假,黄河发大水,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水才退去,“开学之后我们去上学都得拄着棍子走,因为路上全是很深的泥。”大学毕业后,崔守超到济南打拼过几年,后来回到老家创业。“没有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跟我们小时候相比,条件好太多了。”

今年他们一家也在八号村台分了新房子。年前一家人在给新房子装修,他们对比城里的别墅要求对房子进行装修。

新家新年

“把房子装修好之后,在这里过了第一个新年,以后我会经常回来,陪陪父母,再约上好友一起来家里,聊聊天,喝喝茶,很美好。”崔守超说道。虽然在菏泽有房子,但是一家人仍然选择在新家过新年。

崔守超的父亲崔敬芳是一名教师,他教书35年了。他记得家里的房子盖了三回,最多的一次,房子盖好之后撑了三年。崔敬芳告诉记者,5公里之外就是黄河。村民世世代代在黄河边生养,靠黄河水哺育。从小在黄河边长大,他们对于黄河有无限的情感。

对于张国安一家来说,这个新年意义非凡。他们一家已经三年没有在一起过年团聚了。张国安说,在外多年当然会想家,小时候在这里长大,这份感情无法割舍。“在外漂泊,这就是家,就算在佛山生活,我也经常看跟家乡有关的视频,关注家乡的变化。”

两个儿子每人分到了140平米的房子,房子刚动工时张国安还特意回了趟老家看看。今年1月4日张国安和二儿子一家从广东佛山开车回到了老家,还带回了广东的特产。张国安说:“儿子比我还着急,一直说要回来看看。”

在张国安一家人看来,年味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买点菜、买点肉,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在新家过年。”

刘士伟的老伴喜欢种花,他们特意在小院里弄了一个花坛,花坛旁边还有一口水井。她说,“等到来年开春,我在里面种上花,红红绿绿的,可好看了。”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施娟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周里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翟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