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粤港澳媒体看山东】 黄河赋:留白城市间

2021-10-11 18:01: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九曲黄河,自菏泽东明入鲁,行经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蜿蜒千里抵东营入海,润泽了山东腹地。

人均GDP早已突破1万美元的北方大省山东,正迎来“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后的高质量发展时刻。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加持,作为沿黄九省区唯一地处东部、唯一沿黄又沿海的省份,山东获得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山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另外一方面,作为实现国家“黄河战略”海陆统筹的战略支点,山东内陆城市得以纵深开放,重塑了经济地理。

10月11日,2021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来到山东,看到了一个动能澎湃的新山东。

 

 “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后的山东

环境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这个理论提出,经济发展初期,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到一定临界点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对冲关系会出现反转,使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产生正向促进和改善。

纵观国际发展大势,这个拐点多出现在人均GDP达到6000至1万美元时,人均GDP早已突破1万美元的山东正当其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这个经济大省正努力通过绿色发展实践,为美丽中国、全面小康不断探索新路。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3月13日,山东举全省之力开启一个大工程:沿黄九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重点项目开工。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在此次开工仪式上明确指出,“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沿黄九市要提高政治站位,扛牢使命担当,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保障,以生态保护的新作为新成效,保护好黄河、治理好黄河,加快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齐鲁画卷。”

9月16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对外通报,2021年1月至8月,PM2.5同比改善幅度达到14%。2019年,山东沿黄9市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为75.6%,清理整治河湖违法问题近1.9万处,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59平方公里。

在济南东北角,“小华山”周边大片的石料厂房早已成为过去,这里如今已经变为拥有6.25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华山湖与小清河、大明湖、护城河、趵突泉等水系连通,既保护了生态,又再现了山水相映、云雾润蒸的“鹊华烟雨图”。这里,成为山东沿黄城市生态建设的缩影。

 

  

发挥“比较优势”重塑经济地理

202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战略平台叠加优势时,指出:“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赋予山东重大历史机遇。”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报告用了“特别”这样的前缀词。

“黄河战略为山东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沿黄一直往西,可形成巨大的战略纵深;向东可进一步深化与日韩的合作。其中的关键是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以区域、全国、东亚思维去谋划发展大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认为,山东沿黄九市在落实黄河战略中,要放到黄河流域、全国、东亚的概念中去定位,用区域、全国、东亚思维去谋划发展大局。

黄河入鲁第一市菏泽,在过去的2020年录得GDP3483亿元,同比增长3.9%。下一步菏泽将持续聚焦聚力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力攻坚,推动核心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推进优势产业向高端化迈进,为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增长引擎。

记者注意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的第五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中,90家企业“鲁字号”有24家,其中济南就有5家,是山东此次荣获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最多的城市。这5家企业均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名。在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增长12%以上,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自2021年5月份以来,滨州在对铝业未来进行勾勒时,首次提出“推动高端铝产业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短短23个字的背后,是滨州主打产业从原铝向新材料提升,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轻量化制造发力的新价值链体系。

在落实黄河战略上,山东着眼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立足于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完成从新旧动能转换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提升,进一步提高山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和优势。

 

筑牢民心工程打好“黄河牌”

 “早些年,遇上好年景,吃饭没问题。可遇上洪水,一年收成打水漂。要是遇上旱年,一场风过来,那就是遍地飞沙。”说起黄河滩区的生活,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庞道口村村民庞秀臣用“靠天吃饭”来形容,他家曾经离黄河只有1000米,村里高高的房台是每栋房屋的标配。   

坐落于泰山、黄河之间的长清黄河滩区,曾经备受水患侵扰,滩区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滞后。“黄河边十年九淹,干旱满蚂蚱,涝了是鱼虾。”这就是黄河滩区的真实写照。

2017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全面启动,作为全省滩区迁建任务最为繁重的县区之一,长清黄河滩区总面积226平方公里,涉及文昌、平安、归德、孝里4个街镇、224个行政村、15.71万人,是长清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建工程,也是山东规模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工程。    

长清区将安置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宜居宜业、人居环境优良的“特色文旅小镇”,统一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同时确立“科学规划,流转土地,企业开发,就近就业”的安置区和产业区“两区共建”发展思路,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就业”两大重点,确保滩区群众迁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不仅在长清,山东对沿黄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视,带动了各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高歌猛进,菏泽牡丹、鲁西黄牛、东阿阿胶、沾化冬枣、黄河口大闸蟹等特色品牌热销,成为颇有口碑的“黄河牌”代表。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山东,正奋力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高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