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
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山东省政府网站获悉,《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执行。根据方案,山东大中小学将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建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还将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或参考。
在教育内容方面,劳动教育方案明确:小学低年级进行劳动意识启蒙,学习个人生活起居自理。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初中开始兼顾校外生产、服务性劳动,初步养成有责任心的劳动品质,懂得劳动安全。高中丰富职业体验,懂得自立自强、关心社会和他人。职业院校还要注重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高等学校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山东要求,大中小学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普通高校明确依托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山东将组织专家编写具有山东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鼓励学校根据现有资源开设田园、烹饪、维修等特色劳动教育项目。
根据劳动教育方案,山东将建立劳动周制度,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学校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结合生产类实习实训活动,积极开展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山东还将建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让学生承担擦黑板、分午餐、扫地、打水、清洁校园、植树除草等力所能及的班务及校务劳动。高校应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注重与新技术相衔接,开展创造性劳动。要完善勤工助学制度,为学生提供助教、助管、助研、助后勤等助学岗位。
山东明确,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劳动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党日团日队日活动、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同时,加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加强家校协同,中小学校针对学生成长规律布置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整理房间、倒垃圾、做饭、照顾老人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分年级建立家庭劳动清单,帮助学生每年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方案提出,根据劳动教育需要,为中小学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县(市、区)为主,政府统筹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各学校都应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地区安排相应的田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学校举办者或学校应投保校方责任险。支持保险机构探索设立商业性学校劳动教育安全险。
山东提出,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或参考。改革考试命题,加强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劳动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实践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