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一方银幕,一束亮光,电影放映的“装备”登场,夜晚的乡村随即热闹起来,这便是光影照亮的基层文化生活。在潍坊昌邑,随着“公益电影+”这一创新模式的推进,乡村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外延,比如流动书屋和唱歌机。每到下午,冯立春便带着电影放映队赶赴与村民的约会。自1978年毕业以来,冯立春以光影为梦,从城市到乡村,从电影到“公益电影+”,以40余载坚守点亮乡村“小银幕”,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餐”。
从城市到乡村的电影梦
时光倒回至1978年,彼时刚毕业的冯立春进入了昌邑电影管理站从事宣传工作。自此,他便正式与电影结缘。1979年,冯立春在下乡锻炼的过程中开始放映电影。此后,随着学习、从事技术工作等岗位调整,他在工作中逐渐积累了相关经验。而这,也为此后的创新转型做了铺垫。
另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2008年,也正是这一年,冯立春从城市走入乡村,成立了自己的放映队,开始了昌邑市公益电影下乡的工作。不过彼时,受条件和技术所限,处于起步阶段的乡村电影放映尚需逐步调整与提升。“起初我们利用胶片电影进行放映,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运用了数字放映机,同年数字放映机的可使用数量就达到了15台。”冯立春回忆。与放映设备同步提升的还有数量可观的放映场次。“自那时候起,我们就担负着一村一年12场电影的放映任务,年放映6600多场。这期间,放映的影片内容也对接观众群体进行调整。最初放映的影片多为战争片,后来针对乡村女性观众群体多的现状,我们又增加了反映邻里关系等日常生活的地方戏剧。”
多年在电影行业的从业经历,不仅让冯立春掌握了熟练的工作技术,亦赋予了他创新的思维。2010年,数字电影《阿凡达》在中国上映,让冯立春看到了电影发展的曙光。次年,他便开始商谈推进建立城市影院。这一设想在2012年实现。随着第一家数字影院建成落地,昌邑也从此告别了没有3D数字影院的时代。
“公益电影+”创新服务形式
也许是内心那股敢想敢做的拼劲驱使,从城市到乡村,冯立春始终在尝试和探索转型的路径。在乡村公益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冯立春曾一度尝试与企业“联姻”,但因成效不大随后终止。然而,随后现实环境的变化再次让他思考创新转型。
“2015年起,受经济、环境及文化消费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公益电影放映的观众逐渐减少,为吸引更多的乡村群众,我们便尝试与文艺相结合进行放映。”冯立春回忆,彼时,放映队尝试通过与旗袍队、二人转等表演形式的结合丰富电影放映的场景。尽管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冯立春看来,与文化的结合才是公益电影发展的长效之举。
想法落地得益于冯立春多年下乡放映的工作经验。“下乡放映电影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作为乡村文化载体的农家书屋是群众阅读的新渠道,在乡村既有的农家书屋之外提供一个流动书屋,以便捷、多元的方式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也许是一条新路径。”冯立春说。随即,冯立春便四处收集图书,在下乡放映的同时以书架的形式展示并免费提供给群众阅读。据悉,目前昌邑市20支放映队统一配备流动书柜、专用书架和200多册图书,建立“书香昌邑”流动书屋,让书香触手可及。
相较于图书馆等其他阅读场所,流动书屋的流动性使得其在借阅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下乡放映公益电影按场次在各村之间轮流进行,流动书屋的图书不便对群众借阅。”冯立春坦言,借阅的不便性一度困扰着自己。直到去年年底,一个手机端图书借阅软件的推出解决了这一难题和瓶颈。
“我们利用这个软件建立了一个书库,将流动书屋的图书进行信息登记后,带到各个放映村庄去,村民可通过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实名登记后扫码借阅,放映队也能从软件后台中即时掌握各册图书的相关信息,通过现场阅读和借阅的形式真正让图书随着公益电影放映流通起来。”冯立春介绍。此外,放映队还利用电影放映前的准备时间,加播医学知识、交通安全等宣传片,将惠民文化“大礼包”送到群众家门口。
由此,一个个熟悉而生动的场景在昌邑市的乡村上演。每到下午,放映队到达乡村后,挂起银幕、支起书架,村民们便早早地在此集结,在阅读的时光中静候夜幕的降临。这是放映队与村民们的约定,也是不断上演的乡村文化生活写照。
惠民文化套餐点亮乡村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惠民生、系民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乡村文化生活的大舞台上,不乏能歌善舞的能人。为营造映前氛围并为村民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今年,昌邑市文化和旅游局为放映队配备了卡拉OK机,让观影群众在放映前能高歌一曲,既活跃了映前气氛又为公益电影放映增加了人气。据悉,今年,昌邑市农村公益电影累计放映8280场,观看群众20万余人次,累计阅读5万余人次。“映前享阅读”“映前唱一曲”已成为当地乡村文化生活的新时尚。
在推进“公益电影+”的同时,冯立春带着电影放映队将文化送到了乡村百姓的身边。去年,他又承担了每年460场送戏下乡的任务,让群众在聆听吕剧、茂腔等乡音的同时品味戏曲风采。“去年,我们与湖北七仙女黄梅戏剧团签订合作协议,把黄梅戏作为送戏下乡重头戏,深受群众喜爱。”冯立春表示。
与电影结缘40余载,依托“公益电影+”这一创新模式,冯立春带领电影放映队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他的设想中,对基层惠民文化套餐的供给还将进一步完善丰富。“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公益电影+’这个平台,加大不同类别的图书供给,并与其他的文化载体相结合,让文化在乡村大地上流动起来。”
如今,公益电影放映平台已成为综合性、流动性的农村文化驿站,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餐”。据悉,下步,昌邑市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将农村电影放映与便民服务活动相结合,提高放映质效,积极搭建公益电影文明实践宣传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