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积极推进济淄、济泰同城化 省会都市圈建设按下加速键

2023-02-17 10:04:3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城市是引领、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城市之间的合作则给这个发动机加装了新引擎。

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管圣喜在会上表示,2023年,济南将加强统筹谋划,全力推进重大战略落实,争取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尽快获国家批复,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济淄、济泰同城化。

这意味着以济南为核心,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辐射带动省会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再次加速。​

泰山风光 通讯员 孟怡辰 摄

“强省会”带动“强辐射”

山东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总面积6.0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06万人,占全省的36.5%。

近年来,城市竞争已从之前的城与城的比较转化为城市群、都市圈的竞争。“强省会”战略下,做强城市发展能级是济南的任务。唯有此,才能提高济南这座省会城市的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1月28日,济南市统计局官网公布济南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相关数据。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202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

“从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回落4.4%到半年增长0.7%,再到前三季度增长3.1%,再到全年3.1%的增速,济南交出一份不错的经济答卷。”济南社科院研究员王新军认为,2022年济南经济运行面临较多的内外部冲击,四个季度经济增速有起有落,但全年能够实现3.1%的增速,跑赢全国增速,而且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再上新台阶,充分反映出济南经济的韧性、潜能和活力。

从GDP增速看,2022年,济南GDP以3.1%的增速跑赢全国3.0%的平均水平。

据了解,2022年,济南深入推进动能转换。举办2022年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建空天信息产业联盟,全面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产业布局。推荐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争取获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4个、“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均居全省首位。

此外,去年济南还新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个、服务业创新中心8个。研究出台《济南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新认定市级总部企业12家,中建二局、中国市政工程西北院等央企区域或功能总部落户。推动市政府与中国融通、国家能源、中国广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电投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东强”的济南和“西融”的淄博

淄博作为省会经济圈经济总量第二大的城市,具有雄厚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加速转型跨越的要求也让其进入了新的奋斗周期。

从两地轨道交通连通写入发展规划,到两市规划文旅发展“一张图”,再到淄博周村区与济南章丘区签订一体化发展协议,一系列行动记载了济淄同城化的步步深入。

近年来,淄博自觉融入省会经济圈,全方位对接济南。在济南“东强”、淄博“西融”城市发展新格局中,强化济淄两市同城效应,对于两者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去年5月22日,济南-淄博同城化合作推进会召开。两地市委书记和市长出席会议并进行座谈交流,传递出不少济淄同城化工作的最新进展和下一步打算。据淄博日报报道,此次会议,双方进一步确定了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六个同城化”发展,明确了阶段性推进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济淄同城化取得更大突破。

可见“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是此次会议的一大成果,预示东与西两座城市的相向而行已然走出了加速度。而这背后,基于双方前期为同城化所作的努力。

自2020年7月,济南-淄博省会经济圈合作推进会议以来,双方密切沟通、深入协商,签署了同城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加力抓推进抓落实。去年4月23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的意见》公布。具体包括打造产城融合先行区、加快发展高端特色产业、共建区域系统创新体系等九大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先行区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济淄同城化初见成效。同城化首要的是实现交通同城化。

在去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经十路东延工程后,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快推进济淄同城化发展。

主动融入,同频共振,两地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正乘风破浪前行。

共建“大美泰山”生态文化共同体

在省会都市圈中,泰安经济体量最小。

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泰安对接的是济南“南美”战略,共建“大美泰山”生态文化共同体。

大美泰山,即是济泰一体化的发力点。“一山一水一圣人”一直以来都是山东旅游的名片,泰安也因泰山而名扬于天下。也正是因为泰山的存在,泰安拥有了世界级的旅游号召力,是国内外游客眼中的重要选择。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黄潇婷教授认为,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通过整合各地的优势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将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泰山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无论是自然山脉还是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时的边界都是跨行政区域的,但在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之前,泰山这么大的一个旅游资源就是被碎片化利用了,结果就是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市场影响力不够大。”黄潇婷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泰山景区看似很大,但是从资源支撑角度来讲,依然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产品主要是登山的主轴,并没有超出古代帝王封禅的那条路线,很多人去了之后,不到一天时间就可以游览完。”

在济南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看来,成型的交通网络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目前济泰之间已经有了高铁、高速公路,未来还将规划建设一条高速磁悬浮实验专线,因此两地协同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王征表示。

在产业方面,泰安与济南优势互补,构建济泰协同发展共同体,重点承接科技创新、教育医疗、旅游服务、体育休闲等重要产业类型。在空间方面,济泰区域联动,构建东中西三条发展轴线,即“中部商务文旅轴”“西部智能制造轴”“东部科技创新轴”。

王征认为,依托省会“一日通勤圈”,激活济泰协同发展新动能。一是承接济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康养宜居、科技创新等功能,二是利用生态文化优势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高端手工业,三是“协同创新”,助推区域创新加速发展,培育智能制造、科技研发、会议休闲旅游、智能物流等四大协同创新的新动能。

王征告诉记者,“泰安是一座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同时也有着不错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在当前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泰安在做好传统产业去产能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可以与济南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方面加强整合发展,避免出现区域间的重复竞争现象,同时还可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培育上进行区域分工与整合。”

“济南-泰安同城化发展,既要避免‘简单均衡’,也要避免马太效应。”王征认为,统筹发展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载体,加速形成完善的产业协同链及价值共享链,形成强大的上下游集群创新能力,形成功能分工、错位发展、融合畅通的新格局。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