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是沂蒙革命老区,兵员大县,现有退役军人2.8万人,每年还有200余人回到地方,所需岗位多、就业压力大。近年来,该县创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库联动”工作机制,“四措并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构建“五新驱动”加速引擎,积极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新格局。
2023年2月20日,临沂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进百镇”活动在沂南启动。
“三库联动”,构建“闭环式”服务格局
建立就业意向库。深入分析退役军人上岗就业形势,开通退役军人就业信息“直通车”,通过大数据检索、服务窗口问卷等形式,广泛征集退役军人就业意向,将退役军人姓名、年龄、技能特长、就业意向等8项指标录入意向库,为引导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至2月底,累计完成307名退役军人的信息录入。
建立企业需求库。建立常态化信息联络机制,精确筛选退役军人定向岗位,拓宽退役军人就业选择空间。定期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扩大就业途径。目前,已建立涵盖帅克集团、广汇集团等多家企业用工需求库,需求总量达到2000个,精准双向推送两类需求1000条。2023年以来,举办专职招聘活动3场次,帮助37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建立技能政策库。将有关退役军人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纳入系统管理,整合具有跨领域关联、诸要素协同的扶持政策15条。
沂南县退役军人局为退役军人登记就业需求。
“四措并举”,织密“立体式”保障网络
强化政府支持。建立健全军创企业联络员制度,部分县领导和主管部门党员干部与30家军创企业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纾困解难。帮助军创企业引进亟需人才7人,协调证件办理23项。
强化平台支撑。打造20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园区,吸收260名退役军人就业。在临沂信息工程学校等教育机构设立6家“沂蒙星火”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站,强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在全市率先启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进百镇”活动,邀请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创业大学、临沂百城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岗位和培训服务。
强化资金保障。用好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基金,稳固企业资金链条,累计为县内36家成长性军创企业发放创业贷款2000万元,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强化技能培训。创新“123”技能培训法,建立培训需求一张清单,组建专家人才和培训项目两个数据库;围绕县域重点扶持产业、上级政策重点扶持产业、信息化支撑三个导向,已充实专家库人员50人,设立教学点35处,编制教学项目10个,组织各类培训活动8期,培训人员达到50人次。
沂南县设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揭牌。
“五新驱动”,打造“多缸式”加速引擎
在新行业扩面。引导退役军人进入基层农业产业合作社、创业培训、网络直播、网红食品生产等新兴产业,抢占市场资源,确立竞争优势。如,退役军人彭德明创立的悦尚客乡村农产品线上销售公司累计开设网店6家,建立物流仓库2处,人均直播带货销售额超过120万元。
以新技术强基。紧跟新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对新兴行业的培训力度,先后在无人机驾驶、预制菜等新兴行业培育新型技能人才60名,提升了就业竞争实力,实现了快速就业。
近年来,沂南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就业创业退役军人。
用新渠道增速。依托双创科技园等条件较好创业园区(基地),设立“老兵直播间”,搭建退役军人“直播带岗”平台,定期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融合借鉴全省“码上就业”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录入用工需求200条,退伍军人就业需求18条。
创新机制提效。引导退役军人和军创企业加入“乡村振兴合伙人”,借助乡村发展空间、人力资源等优势,降低军创企业发展成本。累计参与“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军创企业达到60家,节省企业运转成本120万元,带动52个村集体增收。
树新标杆导航。强化示范带动,积极实施“最美创业退役军人”“优秀兵支书”评选活动。先后推荐“全省优秀转业退伍创业军人”2名,“山东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标兵”1人,选树县级优秀创业退役军人20人,优秀兵支书10人,为全县退伍军人树立了标杆。
通讯员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