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于洋
淄博管仲纪念馆
夜幕降临,无数行人穿行在大街小巷,往来络绎不绝,在本地人的热情款待下,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距离逐渐拉近,地域的间隔悄然消散于无形——这就是当下山东淄博每天随处可见的景象。而倘若将时间倒退2300年,在同一片土地上,一番近似的盛景同样在众多稷下学子的推动下不期而至,历史中古齐国的影子似乎与当下的淄博悄然重合。
淄博博山豆腐箱
淄博齐文化博物馆
探源
开放包容的齐文化
“彼时,各个地区的年轻人与知识分子一起拥至,交游学习、谈笑往来,这是一片何等繁华气派的景象。”在齐文化研究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刘东祥的描述下,一座恢宏而充满活力的齐国故都缓缓浮现在听者眼前,而这正是2300年以前在淄博切实发生的事情。
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74年的淄博,因地处齐国国都临淄城稷门附近而得名。作为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此后150年中,造就了司马光描述的“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的景象。
谈到稷下学宫有着如此吸引力的原因,刘东祥解释,当时稷下学宫聚集了天下最顶尖的学者,如孟子、邹衍、淳于髡、慎到、荀子等,形成了“稷下先生”这一独特的学者群体。他们被齐王授予特定的官职爵位,手握举荐弟子入朝为官的特权,既各自著书立说、收徒授业,形成许多思想特征鲜明的学术流派,又作为齐王的政治顾问在国家舞台上施展自身才华抱负。
彼时淄博之“火爆”,求学弟子之繁多,各种文献对此均有详细记录,《战国策》记载著名的学者田骈有“徒百人”,《孟子》记载孟子出行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太平寰宇记》中记录稷下最为出名的学者淳于髡有“诸弟子三千人”。到齐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已经多达“数百千人”。弟子游学出行时,往往前呼后拥,众多年轻人行走在齐国都城内,占据了齐国的大街小巷,形成了独属于当时齐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与当下的淄博仿佛重合在了一起。
聚焦
集齐文化之大成
历经千年独此一例,稷下学宫在中国古代史中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姿态充分彰显了古齐国独特的风俗文化。这种文化氛围从何而来?刘东祥表示,这还要说回那位被誉为“百家宗师”的姜太公,“周朝初建,姜太公分封至齐国,在即位之初就定下尊贤尚功的政策,强调官员任用不重出身而重能力,这奠定了齐国后续数百年的文化氛围基调。”面对齐国原住民“东夷人”,姜太公并未强行改变其固有的生活习惯,而是“因俗简礼”。对文化的尊重和沿袭为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文化氛围,此后又有管仲与晏婴两位名相分别于各自的时代继承并发扬,至稷下学宫绽放出了最灿烂的光华。
如今,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晏婴墓在淄博的一角相互守望,越来越频繁地“亮相”于各类文旅活动中。“每年,姜太公的后裔姜姓、丘姓、丁姓、崔性、高姓等,都会来到姜太公祠寻根祭祖。”刘东祥表示,围绕姜太公祠与管仲纪念馆,一批研学旅游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五年的考古发掘,“寻找稷下学宫”考古项目获得重大突破,位于淄博临淄区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经碳十四测定结果显示,其年代正好略早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与史料记载相符。
时光荏苒,从齐国到当下,历岁月而来的齐国故城正展开怀抱迎接新的客人,尽展齐国的厚重与灿烂。记者获悉,值“五一”假期,除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等免费向游客开放外,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齐故城排水道口、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齐文化集聚地同样也推出了优惠措施。
看点
美食,古齐之风的浪漫体现
来淄博,除了感受齐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流传数千年的齐地美食,同样不能错过。
“先要四独盘,行件要六样。海参烧锅肘,大盘豆腐箱。十条银丝卷,干饭嫌冰凉。下上几碗面,来碗鸡蛋汤。”在淄博博山,鲁菜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构成了淄博历史文化的根基,并随着花样百出的菜系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博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福源表示,一些研究显示,淄博的博山是鲁菜的发源地,其历史最早发源于西周齐国时,同样是古齐之风的集中体现。
在淄博鲁菜中,“博山酥锅”是其中一道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肉切块、鱼切段,猪骨铺在锅底,藕、海带、白菜叶、鱼肉、葱姜等顺次放入大砂锅中,直至高于锅沿半尺,而后调料调味、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炖数个小时,酥锅就做成了。”提到酥锅,李福源如数家珍,他向记者表示,淄博的特色菜还有很多,如粗料细做的“豆腐箱”,将家常的豆腐推向国宴,又如春腌香椿夏吃凉面,秋晒萝卜冬炒苤蓝等节令美食。可以说,淄博的美食文化已随着岁月浸润到淄博人的骨子里,成为当地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