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山东夏津擦亮千年古桑金招牌 省定贫困村变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3-05-30 10:03:4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实习生 陈子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德州市夏津县有一片古桑林,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其中,最老的一株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2018年,这里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夏津县持续推动桑产业综合开发,探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原料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工业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在稳固古桑树特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夏津坚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夏津椹果”农产品特色品牌,发展具有夏津特色的文旅产业。自2008年成功举办第一届椹果生态文化节至今,“夏津椹果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品牌。​

古桑博物馆用绘画还原了古人收获桑椹的场景

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现场

千年古桑

夏津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因“齐晋会盟之要津”而得名,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从夏津县城向北十几公里,有一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这里便是夏津古桑林的所在。

眼下,正是桑椹(也称桑葚)丰收的时节。漫步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茂盛碧绿的大桑树连绵不绝,树上挂着一串串桑椹,煞是喜人。

记者在公园内的古桑博物馆了解到,黄河改道后留下的河道称为黄河故道。古时黄河自南向北行水,多次流经夏津,又多次改道,遗留下31.5万亩的沙河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时的夏津人经过长期的探索,走出了以桑治沙、植桑造林恢复生态之路,在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8万亩,“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

自2000年以来,夏津县历届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秉承“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稳固资源优势”的理念,相继出台了多部关于古桑树保护的政策及法规,对古桑树进行编号认证、统一养护、科学管理,鼓励和指导农户开展古桑树复壮养护工作并进行相应资金补贴。

据古桑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夏津遗存古桑林400余公顷,年产椹果14000吨,其中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最古老的一株已经有1500年了,是迄今发现世界上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2014年,这里的古桑树群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公园

“这里空气很好,来这里泡泡温泉,采摘桑椹,休闲一下。”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散步园中,他们大多以旅游团的形式,在古桑林中品尝着随手可摘的桑椹。眼下,这里正在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

夏津激活古桑资源始于2007年开发建设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该园总投资15.6亿元,面积达12.8万亩,含“一带十园”,桑树相对集中的“颐寿园”为核心区,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园内有“福禄寿喜”四大树神、北斗七星古椹树等多个景点。

次年,夏津县成功举办第一届椹果生态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夏津椹果文化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品牌,每年五六月份,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2018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响亮的生态文化品牌,为夏津县文化旅游业、桑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由山东德百集团投资的德百温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镇椹仙村、椹仙传奇等景区景点集群相继运营,前屯古桑村落、平安湖小镇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相继开发,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古桑博物馆、绿巨人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产业项目也相继落成。

截至目前,夏津形成了“春吃椹果、夏摘桑黄、秋观桑叶、冬泡桑宝温泉”的文旅康养发展新模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产业链条

“这个是冻干椹果,低温脱水,保留营养,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个是烘干果,高温烘干,美容养颜。”在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的商品展示厅,一位工作人员指着两盘桑椹介绍说,白颜色的是冻干果,黑颜色的是烘干果,“都是从咱百年古桑树上采摘的。”

“桑果酿酒、桑叶做茶、枝干长出的桑黄更是不可多得的抗癌冠军……桑树全身是宝。”在德百古桑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夏津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里,记者看到,这里建设有古桑博物馆、古桑大健康产品新车间,分设为古桑茶、桑黄超微细粉、桑叶精粉、桑椹果干、桑叶面条、冻干椹果等加工车间。

除了在桑产品研发方面拥有独有的古桑资源外,夏津在桑果、桑叶、桑黄的深加工方面也都是先人一步,古桑产业研究院利用“桑”元素全方位开发保健养生系列产品,研制出了椹果酒、椹果食品、椹叶茶、桑黄四大类约200种产品。

“世界桑黄看中国,中国桑黄看夏津。桑黄一般自然生长于百年以上的桑树上,夏津县独有的古桑树群在这一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夏津桑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远超于其它地域产出的桑黄,被认证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说,夏津县在国内较早掌握人工驯化栽培桑黄技术,建成国内第一个仿生态智能大棚,桑黄年产量达到了12吨。夏津还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合作研究桑黄深加工,设立了博士工作站,开发出了桑黄酒、桑黄含片、桑黄茶、桑黄提取液,使得这一“桑黄金”真正淌金。

乡村振兴

在德百温泉度假村外,几位村民正在为景区的绿植浇水。

“德百温泉小镇景区95%的员工都是附近村民。”德百温泉小镇的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附近的村民,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内各个景点的打造,为附近村民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上班骑个电动车,5分钟就到了”。

据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景田介绍,近年来,夏津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紧紧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桑树群,大力发展桑产业,以农旅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在探索中实现三产融合循环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夏津实践。

“在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将乡村旅游作为改变乡村面貌、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前屯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苏景田介绍说,前屯村位于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核心区域内,紧邻德百旅游小镇,村内及周边有大片古桑树林。近年来,前屯村以“千年故道、千年古树、千年古村”为定位,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帮助下,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以打造“古桑文化村落”为载体,以党支部为引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以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前屯村已经成为“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古桑文化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

据苏景田介绍,通过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从以前的6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20万元,椹果的价格也从最初的两三毛钱到今天的最低保护收购价1.5元,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了从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到如今村美民富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转变。

 

来源 中国网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