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是金箍棒在手,神采奕奕的美猴王;也是会七十二变,嫉恶如仇的齐天大圣。对中国人来说,孙悟空的形象家喻户晓,已经化身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自古以来,诸多文艺作品以孙悟空为主角,描绘出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动人故事。如今,在济南皮影戏的创新演出中,孙悟空不仅能腾云驾雾,还与现代舞台设备、动画表现形式结合,产生更生动的形象,也将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展示给更多观众。
首演收获“赞”声一片
“俺老孙来也!”一句经典的台词,引来众多孩子们的欢呼,甚至有几个小朋友起身跟随着影片打斗音效手舞足蹈,仿佛与孙悟空并肩作战,一同战胜了各路“妖怪”。在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皮影小戏《孙悟空》的首场演出现场,家长们带着孩子前来观看这部形式丰富,将传统表演艺术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演出,引发阵阵欢呼声。
“我觉得这部小戏形式很新颖,简单的内容让孩子能够理解情节,同时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最后进行的传统皮影戏表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和孩子都深刻感受到皮影戏这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市民张敏华带着5岁的女儿前来观看这场演出,作为90后的她尽管早就知道皮影戏,但是从来没有在现场观看过演出,对她来说,这场表演充满震撼。“虽然早已经知晓故事的发展走向和结局,但是皮影戏这种演出形式对观众还是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一面沉浸在故事的趣味性中,一面感受表演者赋予作品的感染力。未来,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希望有机会能观看更多的皮影戏创新作品。”演出结束后,张敏华激动地和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道。
皮影小戏《孙悟空》以山东艺术学院为申报主体,传媒学院副教授谢征为项目负责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作为项目团队主创,成功申报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作品依托济南皮影戏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审美独特性,通过传统皮影剧目《三借芭蕉扇》与创新皮影剧目及动画《俺老孙来也》讲述了不一样的孙悟空故事。”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刘昂介绍。
老剧新编、跨界融合,数字创新……在皮影小戏《孙悟空》的演出中,传统文化故事融入百姓现代生活,满足不同年龄群众的审美需求,展现了皮影戏传承与创新的姿态与生命力。
为传统剧目带来新生
皮影小戏《孙悟空》现场,观众们看到了三场形式不同,又相互交织的演出。故事的主角是孙悟空,其中有传统亦有创新。依托同名绘本改编的动画《俺老孙来也》将皮影戏元素与动画表现形式结合,形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动画作品。作品以儿童昊昊的视角展开,创新引入现代感十足的激光超人角色,孙悟空与激光超人相互配合,最终帮昊昊将邪恶力量打败。
演出现场,动画《俺老孙来也》首先放映,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部动画与皮影有关的工作,比如,人物的造型设计、关节动作表现形式,以及皮影纹样设计等方面我都参与其中,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就是这部充满皮影戏元素的动画作品。”李娟介绍。
“皮影戏是最早的卡通,也是最早的电影。皮影戏在幕布之上进行表演,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表演者进行调整,动画的原理亦如此。比如,最早的逐格动画就是通过逐张摆拍,连续放映图片的形式来呈现连续的动作和画面。”谢征向记者介绍。
动画作品播放结束,便是创新皮影戏《俺老孙来也》的上演。这个故事被搬上舞台,将动画中的故事用皮影戏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光超人也登上幕布,与孙悟空并肩作战,一招一式之间保留了传统皮影戏动作技巧,也将新鲜元素融入其中,让小朋友们能够快速接受皮影戏这种传统演出形式。两种形式相互呼应,展现出同一个故事母本基础上,不同表演形式的魅力。
随后,融入现代光影效果的传统皮影剧目《三借芭蕉扇》上演。李娟在舞台上用济南方言将故事娓娓道来,一人分饰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铁扇公主等剧目中的角色,同时,手中亦不停歇,完成伴奏。济南皮影戏团队演员在幕布后,完成影人的操纵及表演。演出情节紧凑,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更掀起场内观众热烈的欢呼声。
从动画到创新皮影戏,再到传统剧目,皮影小戏《孙悟空》循序渐进,为观众架构起对传统表演艺术接受的阶梯,逐格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将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大家心中。
传统文化实现内容形式创新
在皮影小戏《孙悟空》的演出中,一些创新形式被引入演出之中。在传统皮影戏中,观众看到的通常是一个场景中上演的故事,景别变化不大。“创新皮影戏剧目引入追光灯效果,让观众视觉更丰富;加入聚光灯效果,让灯光在幕布上照亮一个圆形部分,影人在这个区域内表演,便营造了特写镜头的视觉效果。从全景到特写,从远景到近景,这样的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看体验。”谢征表示。此外,还有一些灯光特效的引入,让剧中场景及环境氛围变得更形象生动,比如,通过橙红色的灯光呈现出火焰山周围的高温与燥热感。
创新皮影戏《俺老孙来也》从2018年就开始筹备,至2019年已经比较成熟。创作之初,李娟也曾担心推出这样的故事能否被观众接受,“从现场反馈来看,整部小戏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欢迎。皮影戏的弘扬传承可以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年幼时就在心里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伴随他们长大生根发芽,我觉得这件事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小戏中动画、创新皮影戏、传统剧目的演出顺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观众逐步接受皮影戏这种艺术形式。”未来,她将继续考虑与儿童绘本合作,推出创新皮影戏作品,用新形式嫁接非遗,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少儿教育。
“皮影小戏《孙悟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通过一系列细节的改编创新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实现了守正创新的应用之意。将皮影戏艺术放置在当下语境中,使其更好地传承发展,焕发生命力,让经典作品实现更好的表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胡春景表示。
据介绍,未来,皮影小戏《孙悟空》将在非遗进校园、消夏晚会等活动中持续上演,将小戏小剧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也将非遗声音传递给更多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