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庆洋 王之煊
“老街长巷、非遗大集,吉时已到、鼓乐齐鸣,开集!”随着村民赵云全的一声高呼,这条紧邻黄河北岸的“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在震天的鼓声中浩浩荡荡地开始了“营业”。
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位于盐窝镇,南起南岭村黄河大堤,北至北岭村,南北贯穿4个行政村,全长5公里,村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百年老街、十里长巷。
近年来,利津县确立“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启动实施“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项目,集成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保护,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旧街巷”摇身变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2022年,核心区南岭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首批全国非遗旅游村寨、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从“老街长巷”的大门楼下穿过,右侧就是村里的一方老戏台,传承近两百年的扬琴戏正咿咿呀呀地唱着。扬琴戏是吕剧的前身,在南岭村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当地有“一听扬琴响,把那饼子烀到门框上”的俗语,意思是村民听到扬琴戏开唱,顾不上做饭就跑去听。
除了扬琴戏,这条长约600米的老街沿街分布着90多个流动摊位和21家非遗店铺,实现了赶大集、品美食、买手造、看展演、逛美景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老街长巷”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按照“一街三区”规划思路,投资2200余万元,打造非遗文创核心区、花田露营体验区、四贤历史文化区,重点突出非遗、民俗、国学、田园等元素,聚力打造黄河流域文旅标杆。
目前,老街已入驻35项各类非遗项目。其中,利津水煎包、刘氏布偶、留年旗袍、黄氏酒坊等省级非遗4项,曲式酱园、十八梭布艺坊等省级非遗工坊2家,利津剪纸、北岭丸子、老扬琴、黄河口夯号等市级非遗8项,黄河澄泥印、南岭八阿碗等县级非遗24项。
“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项目采用“国有公司+非遗项目经营主体+农村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组建演艺队伍十支,一周两市开展“黄河非遗大集”,以“小投入、多参与、共致富”的独特模式,带动周边2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不仅实现非遗传承、群众富裕,还让广大游客体验到浓浓的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
此外,“老街长巷”将结合重大节假日和二十四节气等时间节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乡村好时节”“沿着黄河来旅行”等系列活动,充分体现当地的黄河文化、非遗文化、风土人情和文明生活,吸引周边地市、县区游客来到集市体验非遗技艺,品尝非遗美食,购买非遗产品。
自今年2月份开集以来,“老街长巷”累计接纳游客76.72万余人次。其中,五一“黄金周”、端午假期、中秋国庆双节分别累计接待游客10.7万人次、2.1万人次、15.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