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沿着黄河遇见海|科技护航下的智慧黄河有多智慧?快来这里找答案

2023-10-12 21:19: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庆洋 王之煊

 

昔日,用脚步丈量大堤,骑着电车上报水情,黑夜里打着手电巡查堤防......如今,无人机风驰电掣穿越工程,视频监控细致入微环视大河,视频会议咫尺千里云端相聚……这些发生在济南历城黄河华山段的深刻变化,不仅源于黄河战略在基层的落地实施,更是来自“智慧山东黄河”建设为基层治黄管理模式开辟的新空间、带来的新机遇。

今年以来,今年历城黄河华山段全面应用“三个全覆盖”建设成果,探索科技治黄新模式,推动业务流程精细化,激发基层治黄原动力,而基于此正在构建的数字孪生黄河,将推进山东黄河保护治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再迭代。

21处“瞭望塔”守望安澜大河

走进历城黄河华山段防汛作战指挥室,工作人员王鹏程正通过视频监控开展工程巡查,随着鼠标移动点击,镜头放远拉近,大到河势全貌、小至水尺刻度都清楚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仅仅是历城黄河华山段21处视频监控的其中一处。

今年,历城黄河河务局加大工程管理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布置设施点位,在河道和堤防重点段落布置摄像头43处,为管理段值班室配备了80寸显示器,重点打造规范化、功能化、现代化的防汛抗旱作战指挥室,实现工程重点实时监控、工程现场实时指挥、工程问题实时处置全覆盖。同时,紧密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实施亮化工程,实现了夜间照明全覆盖,有效解决工程夜间亮化缺乏,视频监控夜间光线不足的问题。

“管理段实行视频监控全天候巡检机制,大屏幕上的画面每隔5秒钟自动刷新,各个工程重点部位一览无余,亮化工程连接着手机App,可以设置定时开关,一到点自动打开照明设备,非常方便。”华山管理段负责人刘航介绍道。

专业“千里眼”游视漫漫长垣

“无人机起飞,悬停,四方位移动,拍摄工程坦坡……”在历城黄河华山管理段,两架无人机凌空飞起,根据无人机指挥手的指令,对河道工程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并捕捉影像资料,这是华山管理段女子无人机飞行小队进行日常训练的画面。

“航拍是一个网络热词,无人机是我们的科技新宠,”无人机操作手解雨晴看着遥控画面欣然而笑,“新的科技手段让我们都跃跃欲试,原先巡堤都靠脚,现在无人机一飞,工程的各个细节尽收眼底。”

科技赋能,提高了管理效益,激起了治黄人的热情。华山管理段依托原有无人机飞行爱好者交流平台,迅速培育打造无人机飞行“生力军”,专门成立女子无人机飞行小队,把无人机基本飞行操作扩大普及到管理段的每一位职工,创新学习交流新机制,营造“比学赶超”新氛围。

“让无人机担任‘巡河员’,可以弥补传统人工巡查的不足,排查到达困难区域,缩短工程巡查时间,带动综合管理效能,特别是无人机的有效应用成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有力支撑点。”华山管理段负责人刘航如是说。

在局长杜加雷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三个全覆盖’对基层治黄能力和治黄体系的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到‘三个全覆盖’方方面面的衍生应用对基层黄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数字化”,智变涌动大河

近年来,山东黄河河务局在全河建成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三个全覆盖”,“天空地河”一体化智能感知网全面铺展,形成了“视频监控+无人机+人工”立体化、大综合智能巡查模式。如今,以2898处监控点、219架无人机、176套远程会商系统为支撑的“三个全覆盖”,已成为一线职工的“最爱”。

“‘三个全覆盖’还只是数字孪生黄河的感知网络,”山东黄河信息中心于苹苹介绍,“山东黄河河务局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将物理的黄河‘装进’数字化平台,下步将通过数字化的场景映射预判黄河变化,为防汛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提供智力决策支持。”

坚持系统整合,应用为王,山东黄河河务局搭建“一网一平台一系统一支撑”的数字化云黄河,一网就是“三个全覆盖”监测感知网,一平台就是数字孪生平台,一系统就是围绕山东黄河治黄业务建设的业务系统,一支撑就是保障安全稳定运转的数据中心等。高度定制的防洪、水资源调度、工程管理等一系列应用系统,正在深刻重塑着黄河治理的工作流程。

治黄智变涌动大河,助推山东黄河保护治理能力的跨越提升。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