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德州深化“三农”实践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3-11-03 09:31: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秋收后的山东省德州市乡村大地上,农户仍未停下辛勤的脚步:拖拉机在田间驰骋,翻松土壤,为冬小麦准备好舒适的苗床;不少变身“产业工人”的农民奔波忙碌在各个产业园区;人人出力、户户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向“美”而行。

近年来,德州市各级各部门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坚定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大旗,聚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强市……道不尽的“德州实践”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美丽画卷。

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时下在德州乡村,处处是金灿灿的玉米,一个个粮囤装满丰收的喜悦。

在近期各地开展的实打测产现场,“玉米亩产900余公斤”的捷报频传。“遇上了好年景,玉米生长关键期风调雨顺,2023年的收成比往年都好。”好收成让农户喜笑颜开。

牢记“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求,德州市不断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连年丰收。

如果说秋粮丰收更多得益于“天帮忙”,那夏粮丰收更多体现了“人努力”因素的重要性。2023年上半年,德州市“吨半粮”核心区九成以上地块小麦亩产超650公斤,实现“吨半粮”产能创建夏季目标。小麦在250余天生长周期内,遭遇重重困难,可谓一波三折,气候就是最大的“拦路虎”。

2022年10月底的断崖式降温让部分小麦出现严重冻害。2023年5月中上旬,小麦又遭遇超级“干热风”,给籽粒灌浆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针对降温,德州市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保春管,指导农户抗寒保苗。通过镇压,沉实土壤,减少透气跑墒,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面对高温天气,指导农户多次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起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籽粒重的目的。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田管措施,让800多万亩小麦成功抗住“冷”、隔住“热”,实现大丰收。夏粮秋粮多次在天气不利情况下,仍产得出、供得上,这说明德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粮食生产,政策是保障。在系统集成政策鼓励下,种粮大户的种植意愿更强了。2022年,齐河县龙轩家庭农场农场主范智亮又流转土地400余亩,种植面积达到700亩。因为干活专业、踏实,齐河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沿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托管方式把土地交给范智亮打理。

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德州在粮食生产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上创新,通过系统集成改革,再探高产“粮”策,“吨半粮”产能创建加速推进。2023年,德州市入选“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试点建设期3至5年内,德州市符合立项条件的825.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吨半粮”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基础设施将得到全面改善,亩均粮食产能将提升10%以上。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路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看农民富不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践,必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中共德州市委农办主任、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德州市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土地流转生租金、入园打工生薪金、股权分红生现金。‘一地生三金’让农民参与农业全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宁津县柴胡店镇党委书记徐显法说。

柴胡店镇创新“三类地”改革,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后组织旧村庄土地复垦,复垦整理出的土地并入大田,腾出指标用于乡镇工业园建设,群众在乡镇工业园就近就业,推动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地盘活利用、“飞地”抱团发展,实现农业园促增收、工业园带致富、新家园提品质。

通过改革,2022年宁津县7197名农村居民迁入新居,乡镇驻地面积增加了1.2平方公里。宁津县12个乡镇(街道)建起工业园区,吸纳了150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2.5万名农民变成产业工人。

在2023年3月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现场推进大会上,宁津县“一地生三金”促农增收的做法受到表扬。中共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要求,要用好农村资源,大力推广“六金一利”利益联结机制,让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风险防范有基金、参股经营有红利。引导德州市85%以上的小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让群众更多分享发展红利。

德州市现有农村劳动力超过250万人,如何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路?德州市在山东省率先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在出台集成改革试点方案、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推出16个配套方案,从开发公益岗、以工代赈岗,到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端上“薪”饭碗。2023年,德州市继续深化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实现全年新增公益岗3.5万个、农民工免费上大学340名。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气势磅礴的仿古建筑、林立的厂房、高标准的居民小区、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齐河县祝阿镇曾是老县城驻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该镇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镇标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产城融合样板镇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德州市坚持强村与富民、美环境与优服务并重,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将小城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中心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建设,重点打造10个中心镇、11个特色小镇,100个中心村,为德州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探索路径、树立榜样。

“门前就是柏油马路”“自来水随时用”“取暖有气有电”“快递送到家门口”……如今,乡村百姓的生活丝毫不比城里差。

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公共服务也在加快完善。“走进一扇门,可办三地事,太方便了。”对平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恩城分局推出的“政务服务联动联办”,平原、武城、夏津居民赞不绝口。

恩城镇与武城、夏津相邻,平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恩城分局成立后,与武城、夏津签约,分局服务范围覆盖“三县四镇”,向西延伸到武城东南部地区、夏津东北部地区,同时覆盖恩城、王杲铺、腰站、王打卦等平原乡镇,满足群众高频事项就近办需求。

恩城镇、杨安镇、尚堂镇……德州市一批产业振兴的引领镇、公共服务的先行镇、乡村文明的样板镇、共同富裕的示范镇相继涌现,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形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和省里要求,德州市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山东省率先提出“八清零一提升”任务目标,确定了19项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垃圾综合处理等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截至目前,德州市完成农村改厕59.2万户,基本实现300户以上的自然村、乡镇驻地村、美丽村居示范村的农村公厕全覆盖;在农村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90座,配备中大型生活垃圾清运车辆381辆,接近90%的乡镇实施了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7座,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88个,10个村在山东省“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