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于齐鲁大地绵延千年,在山与河的交叠中开启了横跨华夏历史的名称流变;自五帝时期名传百里,在变与合的轮替中勾勒出黄河沿岸的文明兴衰。一片陶文,昭示着文明何以久远,一部《尚书》,彰显着文脉何以延续,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呼号声中,驻足静观“天下黄河第一拐”的波澜壮阔,以繁荣与兴盛叩听历史的回音。
今年3月,“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正式启动。此次,寻访之旅走进滨州邹平市,共同领略“齐鲁上九县”之首的人文风采。
邹侯沧桑
离开与黄河缠绵百余公里的泉城济南,继续沿河而下,一座开阔而富饶的鲁中新城便出现在眼前。邹平市,曾被冠以“齐鲁上九县”的美称,如今又作为“全国百强县”而闻名,黄河脱去了曾经的狂暴与凶恶,经此处平缓流向远方。在满眼的繁华与兴盛的背后,数之不尽的文化印记与历史遗存让这座城市更加丰富与立体,一段从邹侯故国开始的故事则让这座城市鲜活而悠久。
“邹平的‘邹’,可以一直向前追溯到五帝至夏代。”邹平文史馆馆员王生华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表示,邹在古文中通驺,即“驺虞”,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在单独拆开时,又作“刍”“阝”用,意为“割除草木以建立城池”,在这些解释中,均较为生动地反映了邹平草木葱茏、环境优渥、平安祥和等特点。据考证,东夷部落“有虞氏”曾以“驺虞”为图腾,夏朝时,这支氏族被封为“邹侯”,其城址便位于今邹平市孙镇周边,由此,这片土地开始正式与“邹”结缘。
“邹平与远古邹氏的文化联结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从夏代至今,邹字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本地地名中,几乎未曾中断。”王生华表示,历经商周春秋时期齐国的控制,至秦汉年间,先后多个县在这片土地上被并行设立。“当时,今邹平市境内最多时曾同时有七县并立。”王生华表示,其中邹平、梁邹、东邹三县名称便直接取自“邹”字,“从驺虞图腾到邹氏、邹侯国,再到邹平县、梁邹国,历史的演进体现了一脉传承的历史基因。”这些县域在不同的朝代历经无数次分合与改制,邹平县址也历经数次迁移,其名称却最终得以保留至今。
而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时期设立的七县中,另有一县同邹平县共同长期扎根于此,并最终合而为一,成为了如今邹平的前身。在邹平县临池镇古城村一带,有一座旧城址,其东南角、西南角还能看到残存的旧城墙,东、西、南三面的老城也基本存在,这便是著名的於陵故城遗址。“‘於陵’之名究竟起源于何时,如今已不可考,但无论是《孟子》《战国策》等重要著作,还是陶渊明、陈子昂、王维等文学大家均屡屡提及,可见这一名称在古时曾长期闻名于世。”王生华表示,於陵同邹侯一样,本是一座部落国,后齐国于此设邑,自秦国设县后,又在南朝与隋朝先后改名为武强县、长山县。
“古於陵的文化历史同样极为丰富”,王生华表示,如今的淄博周村、张店,邹平的临池、长山等地均为於陵县故址,据民国时期的一次调查显示,战国以来齐地丝绸以於陵为冠,甚至有部分人认为於陵城一带就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最直接的证据便是曾作为於陵故城的淄博周村至今仍然以古丝绸著称,於陵的丝绸传承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在邹平长山镇丁公村,一座重要考古遗址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邹平悠久的历史文脉。在这座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丁公遗址中,除发掘出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以外,考古人员还在其中出土的一块四边形陶片上发现了共计5行11个文字。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显示,这些文字的书写时间约为4200年前,一举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余年。如今,丁公遗址参观者不断,众多知名高校已将此作为专业教学和科研实习之地。
1956年,长山县撤并至邹平县,1958年,又有齐东县并入邹平县,邹平建置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至此邹平县域面积扩大近三倍,正式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齐东疑云
与有着完整历史脉络的邹平县与长山县不同,作为邹平市前身之一的齐东县建县时间较晚,且遗留下来的历史信息较少,它的来处与归途始终被笼罩于一层历史的黄沙之中,甚少为人所知晓。但事实上,这座县城与黄河的关联极为紧密,正可谓生于黄河、湮于黄河。“如今的齐东故城几乎都位于黄河河道中”,王生华表示,在邹平市台子镇境内,每逢天旱水少时,一座古城的遗址便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在无声中讲述着一段黄河岸边的城市兴衰史。
据了解,齐东县原本为邹平县的一个镇,早年名为赵岩口,金朝时因“位于齐州之东”而改为齐东镇,元朝时正式改县。因临近济水,齐东县是周边极为重要的一处水陆码头,向东可到达渤海湾,向北则直通京津地区,向西则能连接中原。“那时,山东的布匹物资正是从这里通过水陆手段运送到辽东半岛,东北地区的粮食、药材、木材等也经此地转运至中原、南方等地区,更承担着海盐西运的重任。”王生华表示,长此以往,一座店铺林立的富庶之城由此屹立于济水之畔,被誉为“元朝巨镇、济郡名城”,更曾有“小济南”之称。
不幸的是,同诸多黄河沿岸古城一样,齐东县故城同样难以从黄河的冲刷中幸免于难。1855年的铜瓦厢决口不仅使故城赖以生存的大清河不复存在,更使齐东县城长期暴露在黄河巨大水量的威胁下。为了从黄河手中“抢救”出齐东县城,当时的人们在县城上游约11公里处修建了著名的梯子坝险工。“这座大坝是一段单一的挑水坝,形似一段长梯,目的是让水流尽量北移,以保护河流南岸的齐东县城。”王生华表示,此后,历经多次修建,梯子坝目前已经成为黄河上最长的险工土坝基,被誉为“黄河险工第一坝”。
虽有着“第一坝”的守护,齐东县城却仍然没有逃脱被淹没的命运,就在数年后,黄河水再次泛滥,冲毁梯子坝300余米,河道南移、县城被淹,整座齐东故城仅存东南一隅,此后县址迁至九户镇,繁荣长达642年的齐东县旧城就此长眠在黄河滩涂。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迁移过程中,不少住户因留恋于齐东城往日的繁华,始终不愿意搬迁,直至水患愈发猛烈,才不得已四散而逃。这次逃散也将“齐东”之名带往全国各处,据了解,在如今的青岛与东北地区,还有着不少名为“齐东路”的街道,应为自齐东故城逃散之人所命名。
从黄河边迁出的齐东县尚未等来转机,却又被另一场灾难“光顾”,在此后数十年间,周边地区始终处于战乱之中,长期的战争与水患多次侵袭使得齐东县的历史大量遗失。直至1958年,齐东县得以与邹平、长山合并,以邹平这一崭新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中,并以此前未有的速度发展至今。“天灾人祸共同毁灭了齐东的繁荣,但重农重商、重礼兴学的文化基因却被勤劳质朴的齐东人继承下来。”王生华表示,如今,齐东故地终于获得了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大河安澜,在梯子坝不远的田拐村,一座“天下黄河第一拐”的碑刻立于其上,显示着此处一段不凡的历史。
紧抓这一历史,邹平市民政局积极与台子镇联合,共同打造“黄河地名文化主题公园”,新增“爱在黄河边”等网红打卡地标,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黄河,在传承保护黄河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价值。此外,随着黄河水位的下降,台子段的黄河河床大面积裸露,沉眠黄河之下的百年齐东古城又一次“重见天日”。齐东古城的再次现身,为台子黄河考古、文化研究工作带来了有利契机。
名士辈出
“满招损,谦受益”“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人人耳熟能详的语句均出自于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然而没有人能够想到,在2000多年前,这部皇皇巨著曾因战乱而几度陷入失传境地,在一位儒生的拼死守护下才得以保存,这便是流传于世的“伏生护书”,而故事的发生地正是邹平。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时,以熟读《尚书》而闻名的伏生将书藏于房屋的夹墙中,使其最终得以部分流传。”王生华介绍道,由此,百篇《尚书》得以留存二十八篇,又经西汉文臣晁错之手得以重新进入庙堂。在如今邹平市韩店镇东言礼村和苏家庄之间,一座由祠堂改建的宅院仍立于其上,据当地人表示,此处曾是后人为纪念伏生所修建的祠堂,元明清均有重修,至建国时仍然保存完整,另有伏生墓位于邹平市魏桥镇冢子村以西,据传为秦汉时期所建。可惜的是,如今这两处建筑已多遭破坏,至今不复此前景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名传后世的《岳阳楼记》中,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抱负与胸襟展露无疑。然而较少有人知道的是,虽未曾于齐鲁大地出生,范仲淹的青少年时期却是在邹平度过。
“他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父亲范墉早年在五代十国的吴越国为官,后又归降宋朝,不久因病死于任上。”王生华表示,当时母亲带着年仅两岁的范仲淹来到长山县,最终改嫁于当地的朱氏族人,范仲淹也因而改姓为朱。正是在这里,范仲淹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也正式走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不仅留下了“划粥断齑”的美谈,还为其经天纬地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中进士,随后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王生华表示,虽然已不再姓朱,但其对长山仍然怀有深厚的感情。据《长山县志》《范仲淹传》等记载,范仲淹“性至孝,虽改姓还吴,仍念朱氏顾育恩,乞以南郊封典,赠朱氏父子太常博士,朱氏子弟以荫得官者三人……”“在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此外,《范文正公全集》尺牍卷与朱氏的十余封信件也同样是其与朱氏深厚情谊的明证。
在如今的邹平市长山镇范公村,一座范公祠便建于范仲淹青少年时期生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全国第一个纪念范仲淹的祠堂。据了解,范公祠门前古槐为始建范公祠时所植,距今已有960多年的树龄,有“邹平树王”之美誉。此外,在阳镇醴泉村南,范仲淹读书洞、范文正公祠等也均位于其间。
“齐鲁上九县”是哪九县?
黄河水患、土地盐碱化、旱涝灾害,古代齐鲁大地始终深受这三种灾难的影响,遍观山东全省,不受其中任何一种灾难影响的区域少之又少。在这些极为珍贵的土地上,不仅环境优越、河患洪灾较少,还风调雨顺、经济富足、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齐鲁上九县”的说法。
事实上,这“九县”并非各自孤立存在,而是汇集分布于齐鲁大地三个自然条件优渥的区域。其中,“长邹桓”是位于鲁中地区的长山、邹平、桓台三县,其中长山县为齐鲁上九县之首,是山东农业生产最富足的地方,如今已与位居“齐鲁上九县”第二名的邹平县“强强联合”,使得邹平市成为了当下无可争议的高速发展区域。桓台在“上九县”中建制最晚,是我国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和著名的建筑之乡。
“肥泰莱”则位于泰山周边,分别为肥城、泰安、莱芜三县。其中肥城以产桃闻名中外,也是山东省十五个历经千年而未曾更名的县之一,如今已撤县设市。泰安县即为如今泰安市中心区域,莱芜县如今已整体划归入济南,成为了省会城市的副中心。
“蓬黄掖”指位于胶东半岛的蓬莱、黄县和掖县,巧合的是,如今这三座县城的建制均已发生调整,其中蓬莱县成为了烟台市蓬莱区的一部分,黄县改名为龙口市,掖县则改称为莱州市,均位于烟台市以内。
近年来,在我国百强县排行榜上,时常可见“齐鲁上九县”的身影,其中龙口市常年位居前十,邹平、莱州、肥城、桓台等一度榜上有名,进一步印证了“齐鲁上九县”的底蕴和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