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吕剧发源地、齐国故都,走进“千年古县”博兴县

2024-01-01 10:43: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于洋

 

打渔张引黄闸全景 博兴县民政局提供

水脉丰盛,土地随河流冲刷,历星辰斗转而日益辽阔;草木葱茏,蒲草随诗歌流传,经千万年时光而不减蓬勃。优美婉转、平实质朴,这是悠扬吕剧响彻黄河下游;波浪层叠、气象万千,这是“打渔张”见证的河口盛景……这里是齐国故都之所在,也是黄河治水之要地,2023年3月,“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正式启动。此次,寻访之旅走进滨州市博兴县,领略吕剧发源地的黄河风光。

董永公园博兴县民政局提供

蒲姑曾为齐国旧都

在古济水与黄河的最下游处,有诸多水脉汇集交错,又有平原广阔辽远,一片河清海宴盛景尽收眼底。在河湖与土地之间,一丛丛蒲草层层叠叠地密布其上……这就是千百年来博兴带给人们始终如一的直观感受。“丰茂与繁盛,是博兴这片土地一以贯之的主旋律。”山东省地名学研究会会员张传法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河湖众多、草木繁盛的自然条件,使得博兴成为了孕育文明的摇篮。夏商之际,有蒲姑国于此建立,其中蒲姑的“蒲”,一说便是取之于蒲草。时至今日,博兴仍然是国内唯一的蒲草编织产地,相关技法也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更成为博兴文脉与历史传承的绝佳注解。

据了解,对蒲姑历史的溯源,最早的描述见于《左传》,其中记载“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自龙山文化在博兴境内发祥起,爽鸠氏、季荝、逄伯陵、蒲姑国等先后于此扎根,周初时,蒲姑国因一次叛乱而被周朝平定,并最终并入春秋齐国。在博兴境内,大量的文化遗存便证明着这段历史,如今的蒲、薄等姓氏,便是部分源自于当时蒲姑国的百姓。

“说到蒲姑,不得不说的便是齐国迁都这一重大事件。”张传法告诉记者,姜太公最开始建立齐国时都城位于营丘,到第六代国君时将都城迁于蒲姑,不久后才最终迁至临淄,“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这些均是作为都城的重要前提,而当时的博兴周边正是满足这些条件的绝佳首选。”据考证,齐国初建之时,在周边并不具备绝对的控制力,在向四周扩张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附近纪国的迫害,齐国第五代国君也因此而被周王赐死。为远离争斗、寻求自保,蒲姑故地由此成为了齐国的第二个国都。

“在齐国数百年的悠久历史中,蒲姑更像是其暂时借住的驿所,伴随着它度过了初期动荡的环境,也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张传法表示,在齐国于蒲姑定都的二十余年中,虽然得以休养生息,但地理区位的限制却成为了其后续发展的掣肘,而齐国百姓同样对迁都之事颇具怨言。最终,经过又一次国君更替,齐国毅然将国都再次迁于临淄,并由此开始了征伐四方乃至“问鼎天下”的征途,蒲姑作为齐国都城的历史也正式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距临淄20余公里的博兴县寨卞村北,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旧城子”的遗址,有商周时期的陶器残片曾于此发掘,遗址周边常年有野草在立春之前便已萌发,被称为“春前草”。根据文献记载与多次考古调查,确定此处即为齐国故都所在之处。

打渔张引黄闸全景博兴县民政局提供

“昌”“兴”之替传承千年

在古汉语中,蒲与薄字通假,于是蒲姑又时常被称为薄姑,此外,又有“薄菇”“勃姑”等叫法。“这些不同的名称都有着同一个读音,即与如今博兴的博字相同。”张传法表示,春秋时期,蒲姑旧名退出历史舞台,如今的博兴县境内出现了博昌邑与乐安邑,其中的博昌的博既是“薄”字的直接继承,也取自当时城邑内“昌水气势平博”的含义。在随后的战国时期,两邑先后置县,博字正式代替“蒲”“薄”等字,成为了这片土地此后千年间的代称。

“如今这座县城被叫作博兴,但在此前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它实际上被叫作博昌。”张传法说,西汉时期,周边地区最多时有六县一国,除博昌县外,乐安县、千乘县、湿沃县等也位于如今的博兴县内,此后,不同县域之间的兼并与分割时有发生,但由于薄姑故地的历史传承,博昌之名始终不曾湮没于历史洪流中,由此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乃至隋唐,成为了一个有着数百年传承的古老地名。

既然历史如此悠久,为何不继续沿用至今,反而用博兴取而代之?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后来由“昌”改“兴”,都是因一场轰轰烈烈的“避讳行动”而引发。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为避讳祖父李国昌中的“昌”字,强制将统治范围内名字带有“昌”字的县域尽数更名。“根据统计,当时全国上下共有数十个地名被更改,山东省内也有四处更名。”张传法表示,如山东莱阳市的“莱阳”便是自那时由“昌阳”更名而来,博昌也因而改名博兴。

“在具体命名时,之所以取兴代昌,则是因为‘昌’与‘兴’的具体含义区别不大,都有着繁荣兴盛的含义。”张传法表示,虽然有着一字之差,但无论是历史传承与实际表意上均没有太大的差别。此后随着朝代更迭,博兴逐渐成为齐鲁大地上耳熟能详的地名之一,博兴县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走入如今的博兴县各处,便能发现众多自千年前便传承至今的老地名,据考证与统计,在博兴县440多个自然村中,仅建村千年以上的村落就有46个,博兴的历史文化借由古村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留存。

打渔张森林公园内的黄河生态文化长廊博兴县民政局提供

凭河远望“打渔张”

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这次改道深远地影响了黄河岸边的每一寸土地,黄河过处,或将文明湮没而成历史、或使贫瘠蜕变而成繁华,而在博兴,它则使一座村庄的名字与黄河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一座黄河岸边普普通通的百户小村,这就是‘打渔张’最初的样貌。”张传法表示,明初,来自河北枣强的张氏族人移民来到了当时仍属大清河沿岸的山东蒲台,并世代以打渔为生,“打渔张”的名号由此出现。黄河的改道让大清河不复存在,沧海桑田间,让打渔张村顺势成为了黄河岸边的众多小村庄之一,1951年,国家决定兴建大型引黄灌溉工程,渠首最初的选址恰巧位于这个渔村旁。

“起初,相关工程的选址已经确定,但在实际勘察过程中,研究人员出于河道周边复杂的地理情况,提议调整工程的实际建设地点。”博兴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瑞新表示,为保证引黄治沙的要求,渠首选址最终由打渔张村上移至王旺庄险工河段兴建。打渔张村与打渔张渠首擦肩而过,但为了保持与最初定名的统一,渠首工程和整个灌区仍以打渔张的名义得以保留。

“它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也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任瑞新介绍道,这座引黄闸标志着新中国在黄河下游治黄事业的成功开始,因为其重要地位与举足轻重的作用,又被冠以“黄河都江堰”的称号。如今的打渔张引黄灌区渠首处有着3座闸,分别建于1956年、1981年与2017年,代表着引黄治黄的三个时代,灌区覆盖博兴、广饶、垦利、寿光四县。历经65年的风雨沧桑,“打渔张”依然巍峨屹立于黄河岸边,为博兴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农业增产增收以及灌区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巨大作用。

来到如今的王旺庄村以北,老、中、新“三闸飞潮”的盛景蔚为壮观,又辅以老一干、引黄济青、三合干、十三条渠等分水闸的衬托,共同组成了现代水工建筑群,成为观河垂钓的绝佳去处。此外,波涛汹涌的黄河与沿岸草木繁茂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幽、静、秀、野、怡”的特色显露无遗。行至文化长廊门口,“打渔张引黄济胶千秋业,三角洲华夏文明万代长”的对联雕刻于两旁,黄河文化、灌区文化、地名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了博兴县名副其实的黄河地标。打渔张引黄灌区也于近年被评为博兴唯一一家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2023年4月26日,淄博、东营、滨州三市共同于打渔张森林公园举办了“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实践活动,地名文化研究队伍、黄河地名志愿服务队先后相继建立。“以此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凝聚黄河魂助力幸福梦’地名文化主题活动,展现黄河地名文化新时代价值,营造地名文化良好舆论氛围。”任瑞新表示。

黄河岸边吕韵扬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如今的“打渔张”引黄灌区大部仍然是一片内陆海湾。彼时的博兴,与周边的利津县、东营区等共同作为济水入海之处,承担着济水河口的重任。那时,河流汇聚、渔盐兴盛,来自各地的商贾顺水而下,至博兴而止,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也逐渐在河口沉淀,成为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契机。

时间来到近代,经由山东琴书沿着黄河流域的广泛传播,一种以二人唱答为主要形式的独特艺术也逐渐形成,并被冠以吕剧之名。张传法表示,之所以叫作吕剧,本地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捋”是一种操作乐器的手法,在吕剧中经常运用,吕剧最初应该名为“捋剧”,而另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吕剧经常由夫妻二人搭班演唱,即对应吕字“两口子”的字形。此外,更为可信的说法则认为,吕剧其实原为“闾剧”,由于共同唱戏之人多为同一户闾的街坊邻里而得名。

“博兴是率先开始对吕剧进行探索创新的地区”,张传法表示,虽然博兴与邻近的广饶均是吕剧发源的土壤,但从年代来看,吕剧在博兴的生根发芽显然更早。在吕艺镇、纯化镇一带,1880年左右就通过探索创新形成了如今吕剧的雏形。至2007年,博兴县吕艺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也为这一发展脉络得到了确证。

在如今的吕艺镇,结合文化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从深入挖掘“吕剧起源”入手,围绕探索推进吕剧文化“宣传、研究、科普、传承、发扬”五方面,启动实施了吕剧起源馆建设项目。其中,位于刘官村的起源馆展厅采取传统媒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对吕剧艺术进行了充分展示,吕剧文化得以与其诞生的土地相互关联,成为了博兴的文化名片。

【点击】

董永故里在博兴

因卖身葬父而名列《二十四孝》,又因绝美的爱情传说而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但在大多数人眼里,董永以及围绕着他展开的众多故事都仅仅只是民间流传的故事。然而,一些证据表明,董永的事迹并非完全虚构,其原身或许正是出生于今博兴县,曾官居东汉高昌侯的一名董氏族人。

“在山东省嘉祥县出土的武氏墓中的汉代画像石上,生动地刻载了董永和其父亲相依为命的场景。”张传法向记者表示,“鹿车载父”“肆力田亩”“象耕鸟耘”的故事均在画像石上得到了生动展现,其中更有“董永千乘人也”的字样清晰可见。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千乘就在如今的滨州、淄博、东营一带。而另据史书记载,西汉末年高昌侯名为董忠,其后代因行为奸佞而被剥夺爵位,至东汉,其后代董永又因孝顺的贤名被再度封为高昌侯,而此处的高昌即为今博兴县。至此可以确信,董永传说确有其人,还曾作为一方列侯而名列史书。

在山东省博兴县,同样有许多与董永传说有关的文物遗址和文化遗迹,如县内陈户镇出土了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等。此外,博兴县内还有着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董永祠等地标,进一步确证了董永生于博兴的说法古已有之。而作为董永故里、孝子之乡,博兴县以这一地名文化为基础,打造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董永公园,已成为博兴的一处著名地标。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