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东濒渤海“营”接未来 走进“石油之乡”东营市东营区

2024-01-22 10:28:5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土地栽种文明,因黄河夜以继日的冲刷而生生不息,历史埋藏财富,由海洋千万年间的哺育而源源不绝,一座油田为一座城市的发展赋予可能,又由汇聚而来的奋斗者将其变为现实。这里西接长河、东濒大海,前有东西二营串联起历史与当下,后有东西二城带来繁荣兴盛。在这里,不仅有从一座村到一座城的传奇故事,更有从遍地荒凉到举目繁花的开拓之路。

2023年3月,“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正式启动。此次,寻访之旅走进东营市东营区,在“胜利油田诞生之地”,发现地名的文化脉络。

由“营”说起

沿黄河一路东行,自利津进入“摇摆不定”的尾闾河段后,有一片狭长的土地横卧于河道之东,它西接黄河、东连海湾,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先后同盐与石油建立了难以分割的联系,这便是作为东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营区。“与黄河三角洲上的其他县区一样,东营区的大部分土地也是由黄河冲积退海而来。”东营区方志馆馆长、东营区地名专家王文勃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营区位于黄河淤积平原的南部边缘,北部区域均由黄河活动所产生。而据《东营区志》记载,东营区内南部古陆地历史相对更为悠久,出土于本地的文物同样可以追溯至4000余年前。

“殷商时期,这里与周边众多县区同属薄姑国的故地。”王文勃说,此后的东营区又历为湿沃县、千乘县、蒲台县等属地,至民国时期,境域仍然作为广饶、蒲台、博兴三县的交界之地,始终未曾以独立的名称存在。而由于其紧邻渤海的区位特点,这一地区自齐国统治时便作为食盐的重要产地,“伐薪煮海水为盐”成为其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直到20世纪60年代,极富传奇色彩的“胜利油田”得以勘探发现,东营作为一个独立区域才开始拥有了真正的历史。

当时,大规模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已在4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但一连六口油井打下去均未发现石油的迹象,正是此时,第一股工业油流自东营的“华八井”腾空而起,自此揭开了华北地区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上世纪80年代,由石油最初的发现地“东营村”为名,东营市与东营区先后成立,并在此后的40年间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区域。为什么一座城市要以一座村庄命名?1982年的《关于建立东营市的请示报告》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东营’这个地名,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全国皆知,故建议市的名称叫‘东营’。”

事实上,在东营市成立之前,作为地名的东营村早已在本地传承了至少数百年之久。据本地传说,秦始皇在东征胶东半岛时,曾于渤海之滨扎营休整,营地划分为东西两座,两处驻军地在千年后分别形成了东营村与西营村,其中的东营村便是胜利油田的勘探地。有趣的是,在另一种传说中,驻扎渤海之滨的并非秦始皇,而是“秦王”李世民。对此,王文勃表示,“李世民说”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理由便是如今东营市内有相当一部分地名与唐王东征的典故有关,“这些地名中,比较著名的有望参门、王署埠、唐头营、沙营等,其中也包括东营、西营。”

而从有据可查的文献推断,东营村最为可靠的源头应出自明代,那时东营和西营还统称为“吴家营”。“黄河在历史上以‘善徙、善决、善淤’著称于世,黄河三角洲自古以来即‘增长’不断,东营区也不例外。”王文勃说,明代初年,统治者为尽快恢复元末受战乱与灾荒重创的经济,颁布“招垦”政令,开始了史上著名的“移民就宽乡”运动,广阔而人烟稀少的黄河三角洲成为了重要安置地之一。据东营村《王氏纂修支谱》记载,如今的广利河东西两岸,分别安置了由同时同地迁来的两户人家,随着两家在河边扎根繁衍,逐渐合并为一,共称为“吴家营”。

此后,为方便日常生活,人们习惯性地称河东岸的居住区为东吴家营,河西岸的则为西吴家营。“大概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东营、西营的称呼已然定格,‘吴家营’这一称呼只留存在了代代沿袭的族谱记载中。”王文勃表示。翻开如今的东营区地图,自广利河向东西找去,仍然可以轻易发现“东营社区”与“西营社区”,其平整的街道与修葺一新的环境,无不见证着东营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城分东西

随着胜利油田的发现,“东营地区”的概念随之明晰、成型,更以如今的东营区西城为中心,产生了最初的城市规划。“从整体布局来说,东营区是一个组团式发展的结构,不同的区块由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历史沿革演进形成,客观造成了城区内东城、西城并立的情形。”王文勃表示。如今的东营区主要分为东城、西城、八分场等主要的团块,不同的团块之间既在城市规划上彼此关联,又在功能运行上相对独立。

“以东、西营所在地西城为例,由于其首先作为油田出现,随后才演变为城市,其中最早的一批建筑多是由油田基地及其下属机构独立建设。”王文勃说,西城初建时,只承担了企业总部驻地的功能,当时,一条中心路把几个区块连接起来,各单位便如“摊大饼”般分布其中。这一特点造成了西城不同区块有着彼此分割的倾向,往往以不同的油田、单位为中心,建立起一座相对独立的“大院”。此后随着城市整体的兴盛发展,不同的“大院”之间才彼此串联。

记者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东营区内最开始仅有西城,并无东城。而为了后续城市布局的需要,进一步形成完善的城市格局,地方行政部门整体由油田基地向东搬迁,东城的雏形才因此形成。“电话没有汽车快,电线杆子当树栽,三个蚊子一盘菜,政府建在荒郊外”,流传在本地的“东营四大怪”正是当时东城的真实写照。“那时东西二城虽同属一区,中间却隔着十几公里的荒地,从西城走到东城,更像是去了另一座城市,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少见的。”王文勃表示,此后在长期的努力建设下,如今的东城逐渐繁华,更由于其行政功能需要,形成了相较西城更为开放式的布局。

据了解,东西二城刚刚形成时,彼此主要的联系方式只有数条横贯的公路,一条“车流汹涌”的黄河路从油田基地腹地直通东城,如黄河一般成为贯通左右的主干与“生命线”,以此为中轴,先后有“南一路”“南二路”“北一路”“北二路”等分列南北,共同承担着汇通二城的重任。

记者同时注意到,除以“黄河路”为中线、依照方位划分的数条道路外,如今的东营区内还有一些南北延伸的道路被冠以“东”“西”之名,这种命名中存在什么玄机呢?对此,东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李辉解释道,与济南“天经地纬”的道路命名方式不同,东营区道路的东西之分其实正是东西城并立的直观体现。“以东青高速公路为界,东营区东部为东城,西部为西城,与此对应,位于东侧道路以‘东’命名,反之命名为‘西’。”由此,东营区的道路命名不仅突出了城市运输的效率性,更充分体现了东营东西城分立的区位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东城区的崛起,西城区也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年轻城市中的“老城区”。在此情况下,东营区以高品质城市建设为目标,除通过建设“中城”串联东西外,更全面启动了“新西城”建设。据悉,胜利油田三大院搬迁工程已在进行中,将为东营市西城的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此外,分布于西城的数十座绿地公园也已陆续提升改造完成,一幅东西贯通融合的崭新画卷在东营区正徐徐展开。

黄河沉浮

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大批石油工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东营区,掀起了东营区高速发展的浪潮。然而,作为黄河三角洲新淤地上崛起的一座移民城市,东营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移民史。在胜利油田被发现之前,东营区早已历经数次移民浪潮,“其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洪洞大槐树移民’。”王文勃表示,这次移民也同时引出了一个黄河岸边的富庶大族随着黄河变迁而兴衰沉浮的故事。

据了解,东营区境内黄河流域长度约12公里,在龙居镇,黄河经过了整条河道中最后一道90度左右的直角弯,此后便一路奔腾,向北注入渤海。这座驻守黄河最后一道大弯的龙居镇,传说因曾作为宋太祖赵匡胤东征的居所而得名。“元明清时期,龙居镇的麻湾是大清河畔的重要渡口,得大清河漕运之便,利津的永阜场、丰国场、宁海场的原盐可以溯河而上,运送至省城济南,再经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王文勃说,当时周边素有“麻湾不发船,济南没了盐”的说法。

明朝时,由直隶枣强迁来的刘氏家族便定居于麻湾。历经多代的持续发展,刘氏家族最终看准了这座渡口的运输价值,开始经营盐滩与运输事务,最兴盛时,刘氏曾拥有盐滩五处,盐工多达2000余人,并在济南、青岛、天津、沈阳等地设有商铺。至明末清初,蒲台(今属东营区)刘家与章丘孟家、栖霞牟家并称为“山东三大富户”。当时有句俗语说:“顺着黄河走,上至济南府,下到入海口,无人不知麻湾街。”麻湾街出名的原因正是因为其中有着远近闻名的刘氏地主庄园。

然而,虽盛极一时,这座庄园却并未逃过黄河变迁带来的巨大影响。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道由利津铁门关入海,此后河床逐渐淤高,尾闾决溢频繁,加之海潮侵袭,盐场废弛,水运衰落,麻湾渡口风光不再,刘家也逐渐家道中落。1937年,黄河河水再次暴涨,麻湾险工段堤坝危在旦夕,在国民党执政者“以邻为壑”的恶劣行径下,河堤完全决口,患及周边多个县域,也彻底断送了刘氏的基业。此后,虽经由解放区治黄,黄河尾闾全部回到人民的掌握中,但闻名天下的麻湾刘氏庄园却永远埋在了漫漫黄沙之下。

如今,在东营区的方志馆内,还仍然记载着这段围绕黄河发生的故事,此外,突出黄河文化及河道特点,黄河南展区生态旅游基地、东营区新区黄河公园等也先后展现出鲜活生动的黄河地名文化。

东营的制盐传说

东营区地处极具古文明色彩的“济水”河左,商代后期,中国古代先人经蒲姑国故城沿济水顺流而下进入渤海,获取海上资源,成为古代中原人利用海上资源的文明滥觞之地。周代以降,此滨海“泻卤之地”又成为齐国“渠展之盐”核心产区,为齐桓公春秋争霸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本地传说,炎黄时期鲁北沿海一带有名为夙沙的部落,首开华夏制盐之先河,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煮海为盐”的氏族,被后世尊为“盐宗”。对此,《尚书》记载称“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厥贡盐絺。”齐相管仲在鲁北沿海煮盐,“煮沸水以籍天下”,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管仲也被奉为“盐神”,由此可知东营区境内盐业生产历史久远。

历史上,东营区曾多次因盐而闻名遐迩、繁荣昌盛,大清河、小清河都是山东省内著名的“盐河”。这里有许多的盐业遗迹、民间传说,1977年于境内北辛村被发现的北辛遗址,出土了生产食盐的盔形器。2014年,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组织专家对该遗址进行现场勘察,初步判定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制盐遗址。明代,境内有辛镇、王家岗等2处盐场。清代,王家岗盐场是山东省重要的产盐基地之一。那些名字中带有“盐”“灶”“坨”“垣”“滩”字的村落,也大多与盐有关,如东营区龙居镇盐坨村、辛店街道皂户刘村,就是历史的遗迹和验证。至2018年底,东营区尚有盐场3个。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