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赶年集,赶了个晚集

2024-02-08 21:31:1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赶集,又称市集,是一种民间风俗,南方称作“赶场”,是过去农村和偏远地区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年集是一年中最大的一次集市,一般在农历新年前。

2月8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镇赶了一次年集,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高,各种购买渠道便利,但是人们依然愿意赶年集,享受传统年集带来的那份热闹与年味。

不嫌晚

梁水镇大集也叫梁浅大集,位于梁水镇镇中心街附近。梁水镇镇是记者的家乡,位于聊城西北部,历史上一直为为鲁西重镇,现为聊城市东昌府区辖中心镇。

聊城市曾是大运河畔的重要码头。明清时期,聊城、临清等地借助大运河漕运之便,繁荣兴盛400多年,是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

梁水镇镇的历史同样悠久,有资料显示,隋初,梁氏家族迁此立村,名梁浦、梁家乡。京杭运河开道后,此村成为漕运码头,故更名梁水镇,亦名梁浅。因政府驻地位于梁水镇村,又靠近京杭运河而得名梁水镇镇。

2月8日,记者乘坐刚开通不久的济郑高铁从济南回到聊城,时间节省不少。8日中午,走出聊城西站,阵阵喧天的锣鼓声传来,有舞狮队在表演,过年的气息一下子浓烈起来。

梁浅大集,五天一集,农历逢四、九是集。腊月二十九的集就是年集了。农村的大集一般从清晨就开始,梁浅大集也不例外。但记者下午两点多才赶到,算赶了个晚集。不过,集市上仍然人山人海的、嘈杂沸腾着,这个年集丝毫不嫌晚。

赶集非要买点什么吗?也并不。事实上,现在农村的物质生活较几十年前已有极大提高,在梁水镇镇的中心街上,各种商店、超市、饭店鳞次栉比。从家电、家具到生鲜食品,再到五金百货、电动车、衣物等等,应有尽有。记者发现,街上还开了一家专门卖零食的超市,玻璃门窗内的货架上摆满了各色小食品。但是,人们依然愿意赶年集,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享受。问起来,人们会回一句,“过年嘛,还能不赶集?”

买年货

赶年集,当然是备年货,食品是大头。刚走入集市,几辆卖“下货”的三轮车前挤满了人。所谓“下货”就是熟食,猪头肉、猪耳朵之类的,本地“赵家下货”较为知名,有几十年历史,十里八乡都知道,这几辆卖“下货”的三轮车就是他家的。

然后就是卖鲜肉的。在集市上割上几斤猪牛羊肉,回家包水饺,也是传统了。集市上的鲜肉,并不摆在案板上,而是用铁钩子穿住,挂在铁架子上,任人“宰割”。想要哪一块,就切哪一块。

还有炸好的鲤鱼、蒸好的年糕之类,摆在条案上卖,是人们祭祀所用。还有卖香的,又短又长,长的有一人多高,像是“章丘大葱”。

香油摊、调味品摊、茶叶摊也都摆出来,大集上不止一家在卖,每样都得五六家。香油是现磨的装在玻璃瓶里,花椒、茴香、大料之类的调味品则装在袋子里铺展开,茶叶呢则是一个个盒子装着,又把每种茶叶都放一个个小碟子里。其他油盐酱醋就不消说了。

坚果也是过年必备,在大集的摊子上,各种瓜子放到一个个大筐子里、大铁盆里、大笸箩里,还有糖果也是,一盘盘的糖果一长条摆开,五颜六色的分外喜人。

梁浅大集上辟有专门的菜市,在集市边缘的树林里,韭菜、豆角、鲜藕、西红柿、豆制品、冻带鱼、鲜鲤鱼……人们围着一个个摊位,在挑选着,在谈着价格,务必是物美价廉,双方满意。

“好声音”

大集上还有专门卖衣服的市场,主要针对老人和孩子。男装都是灰黑色的,女装要时尚一些。有一位大嫂带了上年纪的妈妈来赶集,给老太太挑了个花袄穿,老太太喜得和什么似的。

也别说年轻人不喜欢,抖音上不也流行大学生穿花棉袄吗?这里可多呢。还有一位男生挑选毛衣,问了问价格,老板娘就介绍上了,“这个质量好,保准不掉毛,这个价格卖给你我还赔5块呢。”

差点忘了,过年必然要贴春联。卖春联的摊位不少,这里的春联都摆在地上,看好哪个拿哪个。记者去的时候,有的摊位上的春联都所剩不多了。除了春联,还有大红灯笼,一对对地卖,有金穗的、红穗的,价格也就三四十一对。

还有各种农家用具也都有,竹子做的大扫帚一堆堆的,马扎一排排的,还有卖铁锨、铁叉、镰刀、斧、锯的呢。记者问摊主,大过年的,有人买吗?他回说,“怎么没有?过了年不用吗?”其余像锅碗瓢盆之类,那必然也是整整齐齐摆上一串。

大集的理发摊也是一景。一凳、一盆、一个棚子、一位老人,这就是一个经典的理发摊了。一位摊主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他告诉记者,这多半天的功夫,理了十多个呢。

孩子们也有好处,他们缠着家长,要气球、要糖葫芦、要五彩的小鸡仔。小鸡仔被涂了颜色,挤在一个大盒子里,小朋友们喜欢,非得要一个不可。

年集上的声音透着热闹,让人迷醉。很多摊位上摆着小喇叭,喊着什么“纯豆油、花生油、玉米面……”呀,什么“十五块钱一双处理”呀,什么“冰糖葫芦、糖炒栗子,现炒现卖”呀,什么“买一瓶送一瓶”的香油啦,还有什么“韭菜,红根的”,人们讨价还价,孩子们的嬉笑声,车辆的鸣笛声……混在一起的各种声音是人们热烈的生活,也算是一种中国独特的“好声音”了。

从大集上逛一圈回来,已是下午三四点钟。路上,碰到邻居家大嫂才刚去赶集呢。“不晚,年集,到天黑都不晚。”她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