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2024年3月26日下午,“老谭会客厅”在山东潍坊举行。
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意大利法拉帝集团董事长、德国凯傲集团监事会监事谭旭光亮相“老谭会客厅”。
跟“老谭”一起露面的,还有来自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山推股份、潍柴重机的高管团队。原定1小时30分钟的见面会,延长至1小时40分钟,在场的投资机构和媒体抛出24个问题,谭旭光全程脱稿回答。
全程脱稿的背后,是“国内柴油机行业他要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的专业和自信。
上市20年市值增长30倍
二十年前的3月11日,潍柴动力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
2007年4月30日,通过创新性的“倒三角”吸收合并方案,潍柴动力换股吸收湘火炬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是国内第一家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实现“HtoA”两地上市的企业,被全球资本市场称为最具创新价值的第一并购案例。
借力资本市场,潍柴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全球首创黄金一体化动力总成,四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建成全球“灯塔工厂”,建设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潍柴动力从发动机单一业务做起,成长为整车整机为龙头、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大型工业装备集团。
这场发布会的前一天,潍柴动力公布了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2139.9亿元,同比增长22.2%,净利润90.1亿元,同比增长83.8%。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国资价值回报、股东价值回报、员工价值回报,潍柴动力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139.9亿元,增长33倍,累计实现收入1.8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04年的5.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1亿元,增长16倍,累计创造归母净利润936亿元,20年累计分红超过280亿元,员工年平均收入增长9.3倍。
截至目前,潍柴动力总市值超过1440亿元,较上市之初增长30倍,最高市值较上市之初增长超40倍。
国企改革的潍柴模式
当天上午,同一会场,潍柴动力上市20年改革创新发展成果学术研讨会举行,探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一个共同的看法是,潍柴动力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地方企业,到成为全球动力巨头,走出了国企改革的潍柴样本。
“潍柴当年也曾非常困难,具有传统的国有企业的一切弊端包袱和难处,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样子,核心因素第一个是改革。”研讨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邵宁表示,经过几十年改革发展到今天的状态,潍柴是国有企业改革非常成功的样本,“潍柴的实践表明,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再加卸掉各种历史包袱的改革之路是走得通的。”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国有经济比重较高。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省属国资国企先行先试、敢闯敢拼,一大批核心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带动强劲的省属国企加入上市赛道。
研讨会上,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满慎刚透露了一组数字:2023年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29户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500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1065亿元、同比增长12.1%,净利润755亿元、同比增长21.7%,规模净利润增长了104%,资产总额50031亿元,同比增长10.5%,四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省属国资国企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0家,总市值超过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资产总额、净资产占省属企业比重过半,国有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贡献度也在逐步提升,规模效应不断增强。
“潍柴的‘企业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战略,给山东国资国企链接资本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借鉴经验。”满慎刚说道。
目前国企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回看潍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只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去处理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就能迎来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春天。”在点评潍柴动力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给出这样的思考。
老老实实种好自己的“田”
潍柴动力上市20年改革创新发展成果学术研讨会上,谭旭光发表了主题为《成长·价值·未来》的演讲,总结了潍柴动力历经20年沉淀的“四大发展逻辑”:“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是潍柴动力做强做大的产业腾飞逻辑;老老实实种好自己的“田”,是潍柴动力屹立不倒的长期战略逻辑;拥有别人拿不走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潍柴动力永争第一的全球竞争逻辑;大集团大协同,是潍柴动力价值倍增的链合共赢逻辑。
“产品经营是企业立身之本,没有好的产品,一切都是零;资本运营是企业实现产业快速扩张,放大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谭旭光表示。每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潍柴都前瞻布局、大胆出手,精准用好资本杠杆,搭建起了全新的产业生态。每一次的并购重组,潍柴的产品都升级一次、技术都前进一次、产业链都补强一次,产业结构、增长引擎、发展模式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储备了未来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谭旭光看来,无论面对何种境地,潍柴始终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杂音所扰,坚持非主营业务不做、低附加值产品不做、重复性规模扩张不做,专注做强中国动力心,奠定了在全球动力领域无可撼动的龙头地位,“如果自己的‘田’种不好,更种不好别人的‘田’”。
做强自身的发动机产业,兼并重组湘火炬,平行整合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打造一体化黄金动力总成,又将陕汽重卡、雷沃农业装备、雷沃工程机械等产业资源收归旗下,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潍柴动力“去粗取精”砍掉房地产等无关产业,处置、变现不良资产,并不断加码专业能力。
正是有“一辈子做好一种产品”的心无旁骛,有“专注主业追求极致”的战略坚守,潍柴带领中国内燃机行业真正在国际舞台上站起来、强起来。
保持顶峰意识做世界一流企业
亲眼见证潍柴20多年发展变革的邵宁表示,顶峰意识与专注的态度是潍柴成功的关键。
“所谓顶峰意识,就是看得远,不能只看到眼前,要盯住产业前沿有明确的长远目标。”邵宁表示,在潍柴20年改革创新历程中,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的梦想。
截至目前,潍柴实现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箱销量全球第一;陕汽重卡与中国重汽重卡销量全球第一;农业装备、车桥等销量全国第一。
正是“顶峰意识”的坚持,使潍柴实现了从潍坊潍柴到中国潍柴再到国际潍柴的一路赶超。
“二十年,潍柴动力营收增长超30倍,年均复合增长20%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长达到16倍,年均复合增长16%。”在老谭会客厅,被问及为何能取得当前利润,谭旭光表示,中国制造不等于低成本,中国制造需要高端品牌,“潍柴动力出口产品毛利20%,始终瞄准世界一流企业,如卡特彼勒、小松,提质发展,不搞低成本制造。”
以其生产的大缸径发动机为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MTU,“我们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别人46周交货,我们3个月便可交货”。
在谭旭光看来,潍柴动力未来还有很大盈利增长空间,“目前整车整机企业毛利率还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拉低了整体毛利,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