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德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政策扶持

2024-03-29 10:11:1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月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国工匠再次成为热门词汇。千工易寻,一匠难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焊花”中走出的大国工匠程平、“手舞银丝织彩凤”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王晓菲、“钢铁丛林”中的“女超人”齐鲁大工匠孙一倩、五金模具的“微雕大师”齐鲁大工匠赵磊、奋战电力检修一线守护万家灯火的德州大工匠吴延明……近几年,德州市致力于工匠人才的培育、选树、宣传等工作,一大批工匠人才不断涌现。

人才兴德

壮大工匠队伍

3月中旬,德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度“德州工匠”“德州大工匠”“德州工匠工作室”新闻发布会。现场公布了王文成等5名2023年度“德州大工匠”、李海娥等50名“德州工匠”,及刘书杰工匠创新工作室等10家“德州市工匠工作室”入选名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德州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兴德”行动,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围绕壮大工匠队伍,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激励。

2020年3月,德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实施“德州工匠”建设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德州工匠”建设工程,并将“德州工匠”纳入德州市高层次人才库。2021年,德州市对该项意见进行修订,将“德州工匠”由每2年评选30名,扩大到每年评选50名左右,每人一次性资助1万元。同时增加“德州大工匠”项目,每年选树10名左右,每人一次性资助2万元,并将“德州工匠”纳入德州市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子项目管理。2022年出台《德州市工匠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每年遴选认定德州市工匠工作室10家,每家一次性资助5万元。

成长平台的成功搭建,让更多工匠人才脱颖而出。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德州市共选树德州大工匠13名、德州工匠268名、德州市工匠工作室20家,示范带动各级各行业选树工匠人才3000余名,为德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州市级示范带动下,德城工匠、禹城工匠、齐河工匠、犁城工匠、德州警营工匠、德州建筑工匠、普利森“冠军级工匠”等市县级及行业、企业工匠也在持续培育选树,初步形成了工匠人才梯次培育格局。

筑巢引凤

人才政策迭代升级

培育选树工匠人才仅仅是德州打造人才高地的一角,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以来,德州市不断筑巢引凤,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

2015年,德州围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出了《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即人才政策“黄金30条”。2020年,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打造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升级版。

2022年5月,德州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等人才新政4.0版,打造上不封顶的“无框”政策体系,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提升至2亿元。同年,德州印发了《德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了“一年全面起势、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形成特色”的总体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到2024年德州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10万人,并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023年,德州加大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力度,启动实施了人才工作“北接南融”专项行动,全力打造承接京津、雄安等周边地区人才资源外溢辐射的主阵地。同时建成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2个科教产协同创新共同体,在全国10余个中心城市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此外,德州还以1小时交通圈为基础,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限时间、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据报道,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名京津冀专家教授,以假日专家、离岗创业、双向挂职等方式赴德州合作。

为了进一步吸引广大青年人才毕业留德、工作来德、在外回德,德州市还出台了《十万大学生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实施引凤、留凤,还凤、强凤、惠凤“五凤工程”,提出了34条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大学生,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行之有效

“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政策的不断升级,使得德州的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生态持续向好。

据悉,近两年,德州申报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20人、省泰山人才工程4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86万人,集聚大学生近7万人,人才队伍实现量质齐升。此外,德州市深入实施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畅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23项服务绿色通道,建成高品质人才公寓4万多套,“德州人才之家”投入使用,“德才码”数智化平台上线运行,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更多保障。

人才是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区域竞争的最核心要素。近年来,德州市不断健全人才政策配套体系,以实施“人才兴德”行动为统领,探索出了一条后发地区人才工作“非对称”竞争、差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

德州市通过引进博士研究生和优秀青年人才,着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新型人才,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特别是新智人才所具备的人机共生思维和跨文化行动力等特质,或许将为德州市在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事实上,无论是青年博士还是优秀青年人才,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有专家指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依靠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要充分激活人才这一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以“智”提“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德州市通过引进留住新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或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

德州的人才战略也是山东省人才战略的缩影。

据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3月25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等介绍推动“技能山东”建设、构筑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494万人,居全国前列,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31.8万人,同比增长45%,技工院校215所、在校生4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另外,我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400万人,现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70人,全国技术能手695人,齐鲁首席技师210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3599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