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济南市市中区:打造市民家门口的精神文化“加油站”

2024-07-01 16:21:0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社区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优化文化设施体系,充分发挥教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嵌入式”市民教育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全龄化、全时段教育文化公共服务需求,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社区嵌入式市民教育服务全面铺开  

市中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引导各社区多方链接社会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空间”换资源,打造嵌入式市民教育服务设施。从青年夜校、老年大学到社区大学、家长学校,再到四点半课堂、社区学院等面向全龄化、全时段居民需求的市民教育模式不断优化。  

目前,市中区依托城市社区建成老年大学28所、家长学校118所、社区大学2所、青年夜校5所,拥有四点半课堂15处、科普大学30处。  

此外,市中区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引导科协、文联、团委、教体等部门将优质教育文化资源下沉基层一线,引入文化教育类企业、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围绕文化文艺培训、体育健康健身指导、老年群体数字技术知识普及、金融反诈知识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普及、儿童友好、非遗手工教学传承、科学知识普及等相关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市民教育活动,2024年上半年,全区开展市民教育类文明实践活动近2000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  

家门口的青少年宫  

未成年群体,是家庭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关爱未成年人是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市中区,各类助力青少年成长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  

市中区结合辖区实际和群众需求,逐步探索“多方参与、智慧管理、精细服务”的市民教育工作模式。今年4月,七里山街道卧龙社区、海珀社区成立了济南市首家省级社区青少年宫,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省级青少年宫优质课程,围棋、跳绳、美术、歌唱、朗诵……20余个门类任孩子们选择,赢得市民交口称赞,被誉为“家门口”的青少年宫。  

为破解人手不足、服务不专业等问题,舜玉路街道、四里村街道积极引入辖区高校、爱心商家和社会组织等力量,日常开设“四点半课堂”,在寒暑期利用青少年宫师资和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开办“托管”课堂,提供学业辅导、监护陪伴、课外活动等全方位青少年关爱服务。  

老年大学开在社区  

在关爱“一老”方面,市中区完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助餐点等养老服务设施,打通了“医养结合、公益助餐、文体娱乐、健康理疗、智慧助老”养老服务全链条。而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上,各种嵌入式教育举措在各个街道社区展开,不少社区成立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在王官庄街道,八区社区、十区社区成立了济南市老年大学教学点,九区社区设置科普大学,邀请专业教师常态化教授文艺体育等文化课程,使辖区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得。在四里村街道建设路社区,社区老年大学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路社区文联、广友书画院和泉声艺术团共同组成,面向社区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开展书法绘画、旗袍走秀、刻瓷剪纸等艺术教育服务。白马山街道原山首府社区老年大学设立民族舞、剪纸等课程,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娱生活,富足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在市中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市民夜校不断涌现  

夜校风靡山东,市中区也不例外。今年4月,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建新社区以“党建引领、社企运营、群众参与”的“红色合伙人”模式,开办了“建心邻里”社区夜校,以休闲娱乐艺术类和职场必备技能课程为媒介,为辖区居民搭建“家门口”的学习平台。通过有效利用社区场地开展夜校,不仅能够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乐趣,满足自身对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现实需要,还有效缓解了工作焦虑和社交恐慌。  

兴隆街道兴华社区聚焦居民“八小时外”需求,推出延时服务,把更多的“封闭空间”变成“开放空间”,积极链接第三方社会资源,开办社区夜校,现已开设瑜伽、中医养生、花艺、古琴、亲子围棋、茶艺、形象管理等课程,奏响居民终身学习的幸福乐章,进一步打造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温馨家园。  

创新举措层出不穷  

为更好地打造嵌入式市民教育服务模式,市中区接地气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  

在大观园街道,睦和苑社区联合经五路小学,以打造“爱家学堂”公益家庭教育平台为契机,结合青少年成长所需,让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走进社区,通过线下讲座和线上直播,为广大家长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指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家校社共育中。  

在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联合济南育英中学建立“尽美”全环境育人实践教育基地,让雷锋精神滋养青少年成长;启动“新市区圆梦民生行”校社联动行动,通过多彩“圆梦行动”实现共育成长的美好愿景;挖掘凝聚历史打造“齐泉书屋”文明实践基地,让历史藏品“叙说”百年发展故事、记录时代变迁,让参观市民感悟时代发展进步。  

在舜耕街道,舜雅社区与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共同成立“社区学院”,精心打造医疗志愿公益课堂,普及居民日常医护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随着更多家门口精神文化“加油站”的建成使用,市中区文化社区建设步入“快车道”,各项惠民措施也将陆续落地,为百姓生活赋能,为精神文明“加码”,让市民在社区享受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