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近日,在法国巴黎巴士底设计中心举办的“龙马风度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项展览成为奥运会期间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与历史的窗口。展览中,一条来自潍坊,由竹条扎制的巨龙亮丽夺目,成为展览的“点睛之笔”。这闪耀的“中国龙”来自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潍坊市级非遗项目灯彩扎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训及其团队。
呈现中国文化特色
今年,第33届夏季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办。这座城市汇集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运动健儿,成为弘扬奥运精神,展开竞技比拼的沃土。期间,许多国家以这场盛会为契机,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日前,由中国奥委会主办的“龙马风度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在法国巴黎巴士底设计中心开幕,展览将持续至8月13日。这是中国奥委会首次在境外奥运会举办配套的体育文化展览活动,是中国体育文物在国际视野中的首次亮相,也是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促进中法两国体育人文交流的重要活动内容。展览分“同源”“共生”“交融”“互鉴”四部分,展出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精品139件(套),部分文物历史可追溯至商代。
在展览核心区域,一条高6米、宽5米的“中国龙”灯彩垂吊在展馆上空,为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条龙威风凛凛,龙鬃灵动飘逸,龙鳞排列整齐有序,龙身蜿蜒遒劲。与传统中国龙常见的红黄配色不同,这条龙以粉色和蓝绿色为主。造型尽现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的同时,又格外时尚。此外,巨龙搭配的声、光、电配置使其兼具科技气息。
这条龙由王永训及其团队历时1个月制作完成。在奥运会期间,团队制作的作品能够出现在代表中国文化的展览上,王永训十分高兴,“今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认为龙是祥瑞的象征,赋予其英勇的性格特点。制作巨龙时通过增添时尚元素,展现传统工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内生动力。以这条龙为载体,我们尽力向世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魄,也为中国奥运健儿加油鼓气。”
展现中国传统技艺
这条巨龙外形靓丽,造型生动活泼。其中内核便是风筝制作技艺与灯彩扎制技艺结合。王永训也是这两项技艺的“双料”传承人。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又称潍都、鸢都。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制作工艺考究,造型多样,在分类上有串式、桶式、硬翅、软翅、板式等。其中,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代表性作品。
龙头蜈蚣风筝集合了立体风筝和串式风筝的特色,以“龙头”为首,“蜈蚣”作身体。龙头部分用竹条扎制立体造型,这次参展巨龙的龙头便是沿用了潍坊风筝中的龙头造型和制作方法。王永训介绍,原本在设计时,考虑过通过龙头蜈蚣风筝的方式呈现巨龙,但是考虑到整体呈现效果,还是选择了风筝与灯彩结合的扎制方式。
“在灯彩扎制过程中,‘扎、糊、绘’是基本技艺。风筝制作技艺与之相比,多了‘放’这个技艺,即扎制出来的风筝需要放飞才算成功。二者的基本技艺是相融相通的,都是通过竹条等材质的扎制、绸缎等材质的裱糊、颜料的绘制完成造型。此外,因为风筝的最终目的是放飞,因此作品更讲求对称性,灯彩则没有这方面限制。在为展览制作巨龙时,我们便选取了二者结合的工艺。”王永训介绍。
展览中,巨龙悬吊在展厅上方空间,是较为大型的花灯展品。考虑到展览整体安全问题,王永训将作品的重量“压缩”至30公斤,也放弃了初期采用钢制结构制作的设计。巨龙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上千根竹条,最细的竹条厚度仅1.2毫米。因作品需要悬吊,必须保证巨龙有一条结实的龙骨,能够承受整体的重量,王永训采用了合竹的方式制作关键部位,“两条竹子,竹瓤朝内相对合起,这样便更为坚固,承受拉力也更大。”
巨龙制作过程采用了传统工艺,需要选用适当竹条进行修整,通过加热方式让其软化,便于做造型,再用线进行扎制,随后进行裱糊、绘制等工序。为让巨龙呈现更好的光泽,也为凸显中国特色,王永训选用了丝绸作为裱糊材料。此外,绘制巨龙的颜料也有讲究,丙烯等传统绘画材料运用在灯彩绘制时,会出现透光性弱,色彩还原度低的问题。王永训有他的独门秘方,“颜料是我们经过实践探索调配的。这种水性颜料更为环保,具有防水、抗日晒老化的效果,色彩也更为透亮,具备良好的色彩还原度。”
凸显中国工匠精神
今年5月,王永训接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邀请,随后,山东省体育局、潍坊市体育局、寒亭区体育局等部门联动,制定相关机制,确保作品顺利完成。5月底,设计方案最终确定。随后,经过一个月的制作,包含王永训在内的6人终于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团队中没有人退缩,大家都觉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在肩,必须要完成任务,而且必须要完成得漂亮。
虽然任务繁重,但是团队对作品精细度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这条巨龙体型大,龙鳞数量多,若每片龙鳞弯折弧度、大小不同,排列拼接后视觉效果会显得繁乱且不庄重。因此,王永训采用了竹筋加热定型、捆扎固定的方式完成制作,较传统方式更为繁琐,但是造型质量有了保证。
此外,在配色的选择上,团队也多加考虑。在不同文化中,同样的符号也会产生不同的寓意,被寄托有不同的情感。考虑到文化差异,王永训根据展厅情况和奥运会主会场的颜色,最终形成了巨龙粉色、蓝绿色的搭配。龙身内置低压LED节能灯,不会因照明产生过高热量聚集,既保证了安全,也让巨龙在夜间有了更靓丽的外表。
巨龙灯彩制作完成,团队成员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但另一项问题出现在眼前。巨龙需要通过飞机运送至巴黎,由于国际空运的尺寸限制,这条巨型灯彩被拆分成十几个部分。“拆分过程也花费了团队很多心血,需要细心操作以免竹骨变形甚至断裂。”王永训表示。
为本次展览成功制作“中国龙”,展现中国文化魅力,背后离不开王永训在传统工艺领域多年的深耕。上世纪80年代,王永训在杨家埠风筝厂工作,从事风筝扎制、绘画等工作。随后,他一直将风筝、灯彩制作作为事业发展方向,并在提升技艺的同时注重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此外,还通过组织非遗技艺培训班、开展收徒传艺等方式,推动传统工艺保护和弘扬。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为歌剧《诺亚方舟》用风筝制作技艺制作了演出所需道具。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亮相的主题花灯,王永训也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