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鲁壁藏书成佳话 杏坛讲学声犹在 走进曲阜孔子故宅

2024-08-22 11:05:3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古迹遗址,是人类在大地上建立的丰碑,于千年静默中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将见证未来的变化。而在曲阜,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当属孔庙孔府孔林。古木参天,庙堂巍峨,宅院深深……这里是曲阜城最核心的区域,也是孔子生活遗迹最核心的区域,孔宅故井“既清且渫”,鲁壁藏书让经典永流传,杏坛讲学开历史先河,精神烛照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本期遇“建”山东——2024齐鲁古建寻访之旅走进曲阜孔子故宅,从一处处屹立千年的古建筑中,感受孔子智慧与精神的浸润,与儒家思想文化气息的氤氲。

  孔宅寻迹

  西邻孔庙东墙,东接孔府西墙,一扇门、一层檐。在游人往来如织的“曲阜三孔”之中,一处不起眼的宅院安然静立,朱红色的门扉背后,承载着千年悠远的思想与行迹。这就是整个“曲阜三孔”中最为独特的建筑和最为古老的遗迹……孔子故宅,也就是孔子当年的住宅。

  走进承圣门,能看到五间正殿迎面而立,据工作人员介绍,此处为绿瓦悬山顶,名为“诗礼堂”,曾是孔子最初居住的场所。而现今的“诗礼堂”始建于元代,明清多有增修。

  缓步探幽,心随境迁。“诗礼堂”后有一口井,相传便是孔子当年的吃水井,至今保存完好。据工作人员介绍,此处在宋代时以石砌井口,明代在高筑的井台四周修建了雕花石栏。石栏的东南角上,有两根莲花柱,俗称响石,以掌击之,能发出悦耳的石磬之声。此外,栏内井口北侧立有石碑一座,上刻“孔宅故井”四字,因井水“既清且渫”,被称作“圣水”。

  井西一座四角凉亭,据传是专为乾隆皇帝“饮水拜师”而建,内有乾隆御书的《故宅井赞碑》,乾隆八次到曲阜,其中五次留言均刻在此碑上。“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碑文形象地记载着乾隆拜圣为师的佳话。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讲,站在孔宅故井前,不禁让人遥想起当年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观,感受到他思想的脉动。

  鲁壁藏书

  绕井而行,抬眼东望,一面墙壁高高竖起,形如照壁,以隶书撰写的“鲁壁”二字立于前方,提示着此处的不凡。

  据介绍,这个并不起眼的鲁壁,在后世学者的心目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文献发现的象征,有人称之为儒家元典文化的挡风墙。鲁壁是纪念孔子九代孙孔鲋藏书而筑的标志性建筑。

  有文献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将《尚书》《仪礼》《论语》等古文藏于鲁壁之内,自己前往嵩山隐居,经典由此得以保存。至汉景帝时期,皇帝刘启将他儿子刘馀从淮南迁到曲阜,封为鲁王,即鲁恭王。恭王好宫室,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旧墙时,忽然听到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发现了壁中的书籍。“这些书籍即孔鲋所藏之书,书是用蝌蚪文写于竹简之上的,不同于当时经师们利用隶书写的经典,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孔壁古文’”。

  据了解,当这些经典之作重现之日,人们发现这些书和当时民间盛行的典籍并不相同,其内容和文字引起了后代学者源源不断的研究与考辨。因此,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今古之争。其直接结果便是第一代文字学大师“五经无双许叔重”许慎历时21年著成的《说文解字》,时至今日仍对文字学研究起着巨大作用。后来孔子十二代孙孔安国将蝌蚪文重新译回古文,使儒家思想在汉代得以发扬光大,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金代为纪念孔鲋藏书,在孔子故宅内修建了殿堂,因传说拆孔子故宅墙时有金石丝竹之声、六律五音之美,故名“金丝堂”。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孔庙时,为孔庙建筑对称,将金丝堂迁到孔庙西路。金丝堂迁出后,在原址扩建了诗礼堂。后来又刻了“鲁壁”碑来纪念孔鲋藏书。其中,“壁”上多出一点时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们常认为它代表“壁”中有书,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保存了一段珍贵的过往,也开启了一个新的学术时代。

  “文籍不可以久废,亦受之以兴……其废也,赖斯壁而藏之,其兴也,自斯壁而发之。”在《鲁壁铭并序》中,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将文化复兴归功于鲁壁,足以表明鲁壁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非凡意义。毕竟,如果没有孔鲋将典籍收藏在墙壁之中,这些书籍确实将无法再现于世。

  杏坛遗响

  顺着大成门,举目北望,但见苍碧的柏松,朱红的廊柱,金黄的屋顶,重叠错落,交相辉映。迎面一块深蓝色的匾额上书“杏坛”二字,是乾隆皇帝手笔。

  曲阜孔庙里的杏坛名气很大,很多人认为,孔子当年就是在这里教学生的,而记者了解到,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现杏坛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庙的正殿。北宋时期,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扩建,位置后移。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

  据了解,杏坛内现有石碑2座,东侧一碑是金承安三年(1198年)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立石;北侧面南一碑载有乾隆皇帝手书的《杏坛赞》: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借歌颂杏坛上的花朵,来赞扬孔子“杏坛设教”的伟大功绩。

  跨越时空,面对“杏坛”之时,仿佛就坐于孔子面前,听其讲书论说,传授六艺之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诚如孔子后裔六十代衍圣公在《题杏坛》中所说,作为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在古代,“杏坛”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自古便成为美谈,如今,“杏坛”更是成为教书授人之地的代名词,时隔千年,仍一脉相承。

  如今的杏坛,依然为众人所瞻仰,持续传承着不竭的儒家学风。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