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通讯员 邸志刚
有庙堂林立,有宅院深深,伴儒学日兴,历百世留名。作为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文庙历经千年儒风浸润,逐渐成为儒家文化尤为独特的一道历史印记。放眼华夏大地,无数形制类似、意涵相近的文庙建筑星罗棋布,极尽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华,成为了古代建筑中文化底蕴最为独特的类型之一。
本期遇“建”山东——2024齐鲁古建寻访之旅将深入齐鲁大地,探寻圣迹,遍访传承,流连文庙之中,相遇浩荡儒风。
曲阜孔庙:开百庙之先
孔子故去后,以其生前居住之所为基础,一座“庙宇”在鲁国国君的设计下草创初成,首个文庙的雏形也由此出现在华夏大地之上。“当时的孔庙仅有房屋三间,供奉着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车琴书等。”曲阜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玉春表示,此后,历春秋战国,经秦皇汉武,由唐宋至明清,两千余年间多次扩建,近百代传承不息,曾经的简陋庙宇如今已成为了被梁思成称之为世界建筑史上“孤例”的宏伟建筑群。
“具体来说,孔庙总共历经十三次大修,三十一次中修和上百次小修以后,才最终达到了今天的规模。”李玉春表示,现存孔庙保存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呈三路布局九进院落,5殿、1祠、1阁、1坛、2庑、2堂、15座碑亭、53座门坊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总共有房屋100余座,占地面积达到十四万平方米。“其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存之完整可见一斑。”
步入孔庙,见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左右工整对称,布局严谨细致,庙中东、西、中三路主题各异。殿祠阁坛、亭堂坊庑,各式建筑自宋金至民国时代均有涉及。据工作人员介绍,曲阜孔庙沿中轴线共分布九进院落,前六进院落是“引导部分”,后三进院落则是“祭祀部分”。在前六进院落中,奎文阁又当属其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作为孔庙最早的建筑之一,其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原名“藏书楼”,后又经多次重修,最终以“奎文”定名。
在奎文阁之后,经十三碑亭院,入大成门,过杏坛,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大殿出现在眼前,正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供奉孔子的正殿——大成殿。记者了解到,该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近看殿身,见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金龙和玺彩绘绚丽异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殿前檐下的10根深浮雕龙柱,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顶尖水平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前面的露台,正是古代祭祀孔子演奏宫弦之乐、表演传闻中“八佾之舞”的月台。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曲阜孔庙的建筑史,事实上也是此后无数文庙的礼制发展史。以这座最为古老、最为重要的孔庙为“蓝本”,如今华夏大地乃至世界各处,都能找到文庙的踪迹。“一般来说,文庙都需遵守共同的建筑规制,如大成殿、明伦堂及与其配套的大成门、棂星门和仪门、学门等,这些最初均是以曲阜孔庙为模板。”李玉春表示。
泰山孔子庙:名山儒庙世所罕有
离开曲阜,放眼齐鲁大地,文庙同样多如繁星,无不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脉与历史。在巍巍泰山之巅,坐落着全国名山中唯一一座儒家庙宇——泰山孔子庙。
与其他文庙不同,若想来到这座矗立于岱顶望吴峰的庙门前,还需首先登临泰山之巅。沿天街而上,路过著名的“望吴圣迹”石质牌坊,经形制独特的卷石拱形门洞步入其中,一座小而精致的孔子庙便出现在眼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孔子庙为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所始建,万历年间修大殿。孔庙大门为卷石拱形门洞,山门上镶石匾额“孔子庙”,为当年主政山东的韩复榘在1934年重建时所书。进入其中,正殿、耳房、配殿一应俱全。
“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与泰山的关系不止于“登泰山而小天下”,更有“过泰山”“游泰山”“南望吴阊门”等诸多典故,共同组成了泰山及周边的儒脉传承。记者自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在此处孔子庙建成前,泰山山顶已有挟仙宫、过化楼、过化亭等多处与孔子有关的景观,但这些景观不仅在建筑规模上不成体系,且难以对祭祀孔子的活动予以保障。于是,一座形制规整的孔子庙则成为了泰山儒脉正统的传承之处,也为“山水圣人”的历史文脉提供了串联融合的生动案例。
记者自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岱顶孔子庙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在泰山纪念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虽然此后孔子庙随着历史不断沉浮,但儒家文化却始终于泰山传承不绝,不断激发着游客的历史与社会记忆。
鲁西南文庙:星罗棋布坚守传承
走下泰山,步入广阔的鲁西南平原,仍有无数文庙坐落其间,在承接着儒家文化传播任务的同时,也讲述着不同区域的历史故事。
在远古大野之畔,坐落着鲁西南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巨野文庙大成殿。这座大成殿为仿曲阜孔庙大成殿所营建,明清时期,在这座大成殿周围,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明伦堂等也相继建成。“当时整座文庙占地已达到三十余亩”,巨野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非遗股股长姚继平介绍道,名为文庙,也曾一度履行着书院的职责,错落有致,间以苍松翠柏,形成一处气势磅礴、浓郁葱茏的古建筑群。可惜的是,周边建筑随着历史更迭而逐渐坍圮,只余一座大成殿及周边建筑存在。
如今来到大成殿,24根大型石柱支擎而上,或深雕虬龙、或浅雕花卉,檐边彩绘富丽堂皇,集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在大成殿周边,大成门等标志性建筑也得以重建,继续传承儒风浩荡。
在黄河入鲁首站东明县,始建于明朝的东明县文庙大成殿同样雄伟,黄瓦红垣仍在,高柱矗立依旧,雕梁画栋、飞檐翼张,极为雄伟壮观。记者了解到,作为伴随黄河起落的一座文庙遗存,这座文庙历史上曾因黄河淤积而毁坏,又于清朝重建。而在千年古县成武,文庙旧址前,一座元代棂星门仍顽强屹立于原地,展示着曾经文庙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