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枣庄,百年煤城华丽蝶变

2024-08-23 10:41:4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作为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枣庄,这座百年煤城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蝶变。

日前,枣庄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枣庄地区生产总值为1118.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居全省第2位、连续10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枣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37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5.7%。

从“一煤独大”的传统工业基地,到“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和“世界中小机床之都”,今天的枣庄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不仅凭借转型发展积累的“枣庄经验”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上半年成绩单,还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向新姿态,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向“新”再升级

老产业积蓄新动能

8月14日,在滕州市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套3000吨级OMB粉煤加压气化炉正平稳运转。作为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南化工”)节能减碳一体化工程项目的核心设备,该装备不仅实现了低阶煤的提级利用,也填补我国在劣质原料煤气化技术领域的空白。

“该炉型基本实现了对煤炭的‘吃干榨净’,对我国煤气化技术改造升级、清洁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鲁南化工的工作人员表示,早在2020年,为了推动粉煤气化技术实现大型工业化应用,公司就申请以自主技术实施3000吨级OMB新型粉煤气化为平台的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向着更先进的干法煤气化工业化装置发起攻坚。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鲁南化工积极抢抓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通过实施“存量优化、增量跨越”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全省、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随着煤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的化工、新材料发展格局优势渐成,鲁南化工还被确定为山东省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链主”企业。

事实上,在枣庄,像鲁南化工这样的升级蝶变仅仅只是城市加快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如是说道,“枣庄作为资源工矿型城市,工业是求变图强的坚实底气,转型是重塑辉煌的必由之路。”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枣庄围绕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在立足市情实际与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提出了“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目标,并从总量倍增、企业倍增、投资倍增、园区倍增等四个方面明确了实施工业倍增任务目标,以此来实现老工业城市的“转型突围”。

今年以来,枣庄工业强市优势继续得以夯实。今年上半年,枣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37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5.7%。

提“质”谋未来

新产业注入新动能

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智能配送AGV来回穿梭,走进山东极电电动电池总成项目联合车间,5条先进的生产线全速运转,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块电池包下线,单线生产效率仅117秒。

日前,山东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极电电动电池总成项目顺利开工投产,作为吉利控股集团的重要布局,吉利控股集团在北方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后可逐步对关键零部件和下级子零件实施本地化开发应用,从而在枣庄形成完整的动力电池系统产业链,带动当地电池箱体、电器零件、线束等下游产业发展。

发力锂电产业,亦是枣庄老区焕新、提质发展的另一个缩影。近年来,枣庄将锂电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枣庄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突破行动,探索走出一条以提质创新为导向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枣庄按照“全市域覆盖、全链条贯通”发展思路,枣庄本地形成了以吉利、欣旺达、丰元锂能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精准招引上下游配套项目,鼓励引导市内锂电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推进降本增效,加快构建“本地为主、系统完备、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持续增强枣庄锂电产业综合竞争力。

机械臂的高速运转下,氢能燃料电池空冷堆石墨板点胶,与CCM、阳极/阴极GDL紧密贴合……在协氢(枣庄)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裁切、点胶、装堆、检测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小型氢燃料电池得以量产。

协氢(枣庄)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兵告诉记者,作为协氢新能源在全国布局的四个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枣庄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集中资源倾力培植产业集群,“落户这里,正是看中了枣庄新能源产业发展强劲的势头,以及当地的决心和力度。”

事实上,除了顺应新能源电池技术和产品加速迭代趋势,枣庄还通过超前布局快充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行业新赛道,加快抢滩产业发展制高点。

眼下,枣庄锂电企业发展到百余家,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80%以上,入选山东省首批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从“百年煤城”到“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到如今着力实现的“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枣庄正不断蓄力,为锂电产业新发展注入不竭新动能。

改革催活力

靠实干书写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传统资源型城市,枣庄在2009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并由此开始了周期长、任务重的转型发展之路。面对诸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枣庄能够在改革的阵痛中焕发传统产业活力,持续擦亮“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等名片,除了基于自身产业的耕耘、拼搏外,还充分发挥了深化改革的“枣庄经验”。

7月31日,枣庄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上半年,枣庄地区生产总值为1118.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2位、连续10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连续36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站在了山东经济竞速的前沿。

记者注意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枣庄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例如,枣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聚焦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资金、集成政策、集聚人才,高质量推进农村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枣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3元,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0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增长6.3%,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再比如,枣庄立足打造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目标,抢抓数字机遇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今年上半年,枣庄组织开展“智造数造”赋能集中对接会和“一对一”入企诊断服务活动7场次,服务企业278家次,推动促进实施“智造数造”项目100个,其中已完成项目23个、正在实施项目77个、计划实施项目27个,“枣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成功被确定为省支柱型雁阵集群。

此外,枣庄还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服务,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从“有求必应”到“有需必应”,枣庄一改以往“被动”解决企业需求的作风,主动靠前服务。

受此助力,截至6月底,枣庄全市新增“四上”企业568家、增长34.6%,净增“四上”企业518家、增长56.5%,“四上”企业总数达到4827家,增长49.6%。着眼未来,在制造业、特色产业等优势产业支撑下,枣庄发展动能十足,长期向好。

面对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枣庄稳住步伐再出发,“打开指标分析上半年工作,持续固强补弱扬优避短”。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枣庄)坚持以改革开路、靠实干出彩,奋力谱写枣庄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