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威海荣成:港西镇以“美德信用+” 引领文明新风尚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024-09-13 10:02: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谷欣洋 阎玲慧 毕春燕

暑期旅游旺季,北环海路景区人流如织、人气爆棚、人山人海,在港西镇那香海,各村居、社区的志愿者们放弃假日休闲时光,积极协助景区工作人员维护秩序、清扫垃圾,提供旅游咨询、交通疏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红色的志愿马甲成为景区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游客来旅游是好事,说明那香海越来越红火,参加志愿本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还能得积分、拿奖品,大家的劲头儿可高了!”港西镇王家村的王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港西镇持续探索“美德信用+”文明实践模式,创新拓展美德信用应用场景,成立了文明向导、护林防火等23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美德信用积分与评选文明户、兑换暖心福利等挂钩,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服务,变“被动”为“主动”、由“看客”变“主人”。

应用场景惠民生

在泊子周家村的信用超市,牛奶、面条、酱油……全都是老百姓的日常必需品,一应俱全,村里的周大姨正在用美德信用积分兑换商品,她是信用超市的铁杆粉丝,她经常会到信用超市逛上一圈。“我上个季度攒了30多个信用积分,一分能当五块钱花,能来换不少东西呢!”周大姨自豪地介绍。 除信用超市外,泊子周家村将暖心食堂、信用调解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集中整合,创新性打造“文明实践大院”信用场景综合体,建设集“积分兑换、文化娱乐、法治宣传”于一体的信用应用场景,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创造“得分”机会,将善行量化入账,让美德保值增值,让德治教化一方。

随着信用建设的不断深入,泊子周家村不断创新美德信用管理方法,特地为村民们定制了“美德信用码”,也是村民们的“美德信用身份证”,通过扫码村民们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在捐款、环卫、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美德信用加分情况,还可以查看和监督其他人的得分情况。

移风易俗换新风

港西镇积极发挥”美德信用+“建设在移风易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引导,形成崇尚文明、追求进步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小西村,有一支孙大姐移风易俗宣讲队,由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组成,他们中有退休老教师,有个体经营者,对社会的发展变迁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集中宣讲和入户宣传结合的形式,向大家宣传解除陋习、给大家讲解信用评价指标中关于红白喜事操办的加减分指标,把移风易俗的观念传递到每个人心中,引导居民自觉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文明新风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网格调解助治理

此外,港西镇积极还充分利用“信用+网格”在民主协商中的优势,通过发挥网格横向服务到边,纵向服务到底的乡村治理模式,持续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各类资源和法律服务队伍力量,在调解员进网格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时,同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普法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到哪里,就把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到哪里,同时建立矛盾纠纷“回头看”机制,按照“一事一回访”“谁调处、谁跟进”原则,服务全程有温度,长效化解矛盾纠纷。

港西镇越来越多的村居也将美德信用纳入村规民约,将信用建设与环境整治、文明实践、清洁家园、护林防火、敬老爱老等基层重点工作紧密融合,切实把信用建设深度嵌入村庄治理各领域,用“美德信用+”穿针引线,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各村呈现出一招对路“满盘活”的良好发展态势。

下一步,港西镇将通过进一步规范各村美德信用信息采集流程、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居美德信用基金补贴扶持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美德信用激励举措,真正推进“美德信用+”模式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让美德信用之花遍地开放,推动精准治理、多方协作、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