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非遗“潮”出新风尚

2024-09-18 10:08:4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携带着历史的烙印,如今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它们与新技术、新思路结合,被赋予时尚潮流的光环,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状态。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中,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牡丹传说IP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颇为夺目,展现出当下传统与时尚碰撞的火花。

曹州牡丹甲天下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时被称为曹州,盛产牡丹,被誉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牡丹栽种历史非常悠久。隋代曹州著名花师齐鲁桓为隋炀帝培育出高过楼台的牡丹花,“楼台牡丹”的故事便广为传颂。唐朝开国名将徐懋功将御花园的牡丹从长安带回曹州老家种植,他与牡丹的故事千古流传。曹州在明代已成为全国的牡丹栽培中心,至清代便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称,形成了“村村有花园,户户养牡丹”的风貌。

对当地人来说,牡丹不仅是装饰生活的美丽花卉,也是寄托文化底蕴与地方特色的象征。自古以来,咏赞牡丹的诗句不胜枚举。牡丹传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与牡丹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包含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品种传说和风俗传说等,其中不乏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相关。这些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牡丹的遐想,人们也通过不断丰富民间文学故事赋予了牡丹铮铮傲骨、善良多情等品性。牡丹传说蕴含着百姓的生存经验、审美方式和思维模式,是菏泽民间传说的精华内容之一。

如今,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牡丹传说,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发系列数字化产品,以牡丹传说为主题的数字IP形象为支点,充分运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数字产业形态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学院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搭建交流平台,打造特色课程和驱动式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形成非遗研究成果,促进非遗创新发展。“小牡丹,大宇宙”动漫国潮IP、“小牡丹家族系列IP形象”等不仅丰富了非遗保护传承内涵,探索了数智时代数字IP赋能、媒介融合的方式,也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

牡丹表情包走红

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美术专业的院系之一,在美术、设计、动画等专业培养了诸多人才。依托“中国牡丹之都”优势,学院将牡丹作为重要元素,展开对学生的教学与培养。

“学院重点进行菏泽国家级非遗相关的数字化产品开发与传播,选择以牡丹传说为主题的牡丹虚拟IP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开发。从最初的表情包拓展至漫画、动画、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等内容,摸索出菏泽国家级非遗与动漫、影视、IP开发相结合,更全面、多元的数字化产品开发传承新模式。”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有数千种花型、花色。菏泽悠久的牡丹文化是形象创作取之不竭的资源,每一品种的牡丹各具特色,每一个牡丹传说凸显不同的性格特色。表情包是当下年轻人喜爱的社交表达方式,既可以形象地表达情感,又能够彰显个性特色。

“牡丹传说”数字IP化创新开发相关工作在学院内积极开展。美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老师带领学生,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专业实践,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通过绘制牡丹表情包的方式,打破牡丹单一固化的传统形象,让更多年轻人用更形象、更具体的方式理解牡丹,推动牡丹传说传承弘扬。

师生选择了红色系牡丹品种“霓虹幻彩”作为形象来源,开启创作。霓虹幻彩花瓣呈洋红色,色泽清透,带有一定的渐变,既有华贵气质,又透露活泼可爱的个性。以此为基础,同学们设计形成“小牡丹霓霓”形象,挑选日常语境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设计与制作出“小牡丹家族”系列表情包,并在微信表情公共开发平台上线发布,以供用户下载使用。随后,“小牡丹家族”系列表情包内容不断丰富,也推出许多新形象,并推出“牡丹家族文明篇”等有明确主题的表情包等。目前,该系列表情包累计下载量超6.1万次,发送量42万余次。

探索非遗创新传播模式

从表情包开始,越来越多的创意设计涌现出来,依托牡丹传说形成的漫画、动画、旅游文创产品等接连面世,“小牡丹,大宇宙”动漫国潮IP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系列漫画《城里有座牡丹园》是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国风科普作品,将牡丹传说与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结合,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搞笑的日常故事对牡丹文化历史及相关品种知识进行科普。数字插画“小牡丹家族非遗系列”推出后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这些创新作品获得了诸多奖项,积极探索了非遗教育传播方式。

不同于目前常见的以牡丹作为整体概念进行设计的作品,系列IP开发聚焦于具体的牡丹品种和其背后故事进行创作,比如,“机灵小牡丹软玉”是以牡丹花“软玉温香”为原型创作,“活力小牡丹御哥儿”是以菏泽黄色系牡丹“御黄袍”为原型创作,“温柔小牡丹蓝玉儿”是以牡丹花仙为基础创作。这些内容形成了有趣又易于传播的风格,在多种新媒体载体上发布,形成合力,带动更多人了解牡丹,热爱牡丹。

与此同时,学院关于非遗教育普及的科研工作也在进行,《“非遗思政”高校动画专业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探索》《基于地方文化研发的动画课程实践教学路径的研究》等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相关工作开展打下学术基础。

从故事传说中的抽象符号,到直观有趣的视觉形象设计。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对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传播及衍生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诞生了IP孵化、艺术作品推广等模式,拓展了非遗传承传播路径。“以牡丹传说数字IP化创新开发研究为突破口,丰富的牡丹传说内涵和民族元素,为IP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这种IP化创作也推动了牡丹传说传承生生不息。”相关负责人表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