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淄博以“链”破局,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2024-09-20 09:52: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日前,2024年秋季淄博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共有165个重大项目参与,总投资908亿元。这些项目覆盖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淄博市530个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55.2%,到位省外资金同比增长5.5%,新引进过亿元项目同比增长7.4%。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此次开工的165个项目中,许多相关的链主企业在强化产业链、延伸产业链、补充产业链的同时,侧重于向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倾斜,可以说,这是淄博以“链”破局,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底气所在,亦是其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聚焦产业升级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速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升级、链群提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淄博强化数据整合共享、开放应用,推进高频服务事项智能办、极简办。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涉企审批事项系统性重塑、集成化再造,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服务“免申即享、直达直享”。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市场活力才能更好激发。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淄博不断健全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落实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30条措施,优化“淄惠企·服务企业云平台”功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既有发展“新芽”,亦有产业“活水”。记者注意到,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淄博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工艺提升、设备更新,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0项以上。聚力发展绿色制造,加快化工、纺织等优势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5家。

在做优做强新兴产业方面,淄博不断巩固放大传统的核心竞争优势,培育标志性产业链群,“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5%。支持新材料产业延链强链,瞄准行业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氟硅材料、聚烯烃等优势板块聚链成群;引导新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培优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扩容提质,巩固集成电路及元器件、MEMS等先发优势,加快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应用。

强化科技支撑

催生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淄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淄博正全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创新能级持续提升。

在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高导热基片生产线上一派繁忙。这是为新能源汽车上游客户提供的小批量新产品,主要应用于IGBT/Mosfet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上。最终,它们都将用在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车上。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站在产业上游关键点位的中材氮化物,高导热基板和氮化硅陶瓷球的订单猛增,年产能一下冲高到200吨。“去年上半年这两款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了97%,七八月份更是达到110%的增长。”中材氮化物副总经理杨厚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氮化硅陶瓷基片原来产能70万片,现在又新上280万片产能的产线,预计明年底产能达到350万片,未来力争产能达到700万片。

在中材氮化物产业园三期规划中,产能将扩大到400吨,这意味着这家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占率将达到20%,坐稳全球第二位置。

事实上,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显而易见。中材氮化物的持续创新,不仅让其成为全球第三家、国内唯一能够实现热等静压氮化硅材料批量化制造的企业,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淄博坚持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积极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创新需求,精准布局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产业战略咨询”“科技副总”“科技专员”等一批创新做法有效打通了科技与产业藩篱,科技服务产业效能全面提升。

培育“链主”企业

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医疗装备领域“链主”企业,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链优化升级。从研制开发了全球第一台过氧乙酸低温灭菌器、国内首台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产品,到建成了国内首个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等行业创新工程。该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小容量制剂吹灌封一体化设备凭借三项远超国外产品的指标,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亦受到国际客商追捧。

这是淄博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让传统企业焕发新活力的缩影,亦是淄博一体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的生动写照。对于淄博深而言,“链主”企业对于产业链上下游具有核心凝聚力,可带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据《淄博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及管理办法》,淄博确定了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56家企业为淄博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其中,淄博高新区共有17家企业获评市重点产业链“链主”,约占全市1/3。全部20条重点产业链中,淄博高新区“链主”企业分布于其中9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绿色能源产业链2条产业链“链主”被高新区企业包揽。这些“链主”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协同创新组织动力,正引领着各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标准化作为连接创新与市场的桥梁,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山东作为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份,淄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正以高站位、强举措、深融合为引领,全面推动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此前,淄博通过建设产业技术标准研发平台,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合作平台。在全国率先设立32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56个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培育56家标准创新型企业,不断推动市场主体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应用融合发展。

项目落地见实效

高质量发展信心足

“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是淄博推动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强力引擎。今年上半年,淄博市530个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55.2%,到位省外资金同比增长5.5%,新引进过亿元项目同比增长7.4%。

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异壬醇项目总投资18亿元,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异壬醇装置,也是全国第一套非外资投资建设的异壬醇装置。作为国内碳四深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齐翔腾达接续实施了一大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产品种类从12种丰富到21种,营业收入从94亿元增长到300亿元。据悉,异壬醇项目投产后,将大幅提升国内异壬醇的自给率,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在马桥化工产业园内,金诚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高端聚烯烃等重大产业项目梯次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在淄博经开区山东瑞海集团纳米材料系列项目进一步向下游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品水平并成功抢占中亚和欧洲市场。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见效,不仅为淄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还传递出淄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到发展壮大氢能及储能等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推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从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力争更多“人工智能+”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看到深入实施细分赛道深耕新经济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算力服务等31条新经济细分垂直赛道。

立足未来,淄博正以崭新的姿态和澎湃的发展动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