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文化中国行|齐鲁古国风云录之宿国、东平国:古国兴替知多少

2024-11-30 14:58: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大清河水自东向西,流经千年古县东平,汇入东平湖。大清河北岸,青山环抱的沃野间,是古人眼中立国、建城的宝地。过往千年,大河左右,曾先后分布有古国和城邑10余个。东平县东平街道宿城村,风姓古国宿国书写古东平历史的悠久。战国时期,这片土地称无盐邑,曾走出了齐国一代贤后,当地人称“无盐娘娘”的钟离春。两汉时期,东平国在宿地立国,延续着这片土地的繁荣。

宿国、东平国,以及无盐城,早已在历史变迁中湮灭。在宿城村西北,远离城区与村落的一处林地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见到了残存的一段汉代城墙。在东平县博物馆,还保留着出土自宿城遗址的汉代陶质钱范。青山脚下的无盐村,仍沿用着两千多年来的名字,故城遗址已深埋地下,而“无盐娘娘”的故事依然在民间流传。

故城访古

《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大野”,即大野泽,为上古九泽之一,“东原”,即今天泰安市东平县地名的源起。清人蒋作锦撰《东原考古录》,关于东平,书中有“考自依峗开国,筑宿为城,南澄汶水之清,东撷龙山之秀”的描述。如今,在东平县东平街道有宿城村,村子北近白佛山,南邻大清河。这片土地上先后建起两座古国,见证着古东平的辉煌。

宿城村原为宿城镇(2001年撤销)驻地,又邻近东平县城区,所以有着许多乡村所不具有的繁华。记者在宿城村见到,一条东西向的宽阔马路穿过村子,道路两旁是两排沿街店铺,在工作日的正午,仍有不少过路的汽车与行人。在宿城村西北部,关于宿国与东平国的历史与遗址,几位路边摊贩、行人的表达有些支吾不清。记者在附近绕寻许久,未见有相关历史遗迹。

后来,在一位长者的指引下,终于在宿城村与郭庄村的搭界区域,郭庄路南段东侧一米处见到一块文物保护碑。

如果不是这块坐落于此的石碑,这里就是一处普通的乡村景象。外人从路边驱车驶过,很容易忽略掉它,基本不可能将这里与古国遗址联系起来。石碑位于双层水泥基座上,朝南而立,东侧紧邻一处村民房屋的西墙,西面是堆积着砖块、沙石的建设用地与一片林地,南面紧靠一棵粗壮的白杨树,中午的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石碑上。

根据正面碑文,可知石碑立于1977年。几十年过去,石碑上的漆料已经剥落,显露出石头的本色。石碑正面,“东平故城”四个刻字清晰可见,另据碑文,可知该遗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背面,斑驳的石面上,识读完整的碑文内容稍显艰难。靠近细看,依稀可辨“春秋宿国”“东平国”等刻字。

“宿国,与后来的东平国基本在同一个地方。”东平县博物馆副馆长杨浩告诉记者,宿城村以及周边的焦园、郭庄、魏庄、营子新村等村庄,正是周代宿国故城址、汉代东平国故城址所在。经初步探明,整座城址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余米。

“现在在村子西北还有一段古城墙。”如今,上了岁数的老人还记得,曾经村子外围那“一人多高”的夯土城墙。一位村民对记者说,村子周边一圈原有城墙遗存,邻近大清河的区域地势低洼,早些年村民取土垫地。也有村民告诉记者,一些当地人口头表达位置时,仍习惯说“宿城东门”“宿城南门”等,“东门、南门等具体在哪儿现在也说不清了,只是大概表达一个方位。虽然没有城墙了,还是口口相传这么叫。”

古国兴替

《左传》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司,以服事诸夏。”相传,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即为风姓。宿国与任国、须句国、颛臾国都位于山东地区,同为风姓古国,均以国名为姓,负责祭祀太皞和济水。

宿国是周初分封的七十一个诸侯国之一,周武王姬发封伏羲氏的后代宿夷在宿地立国。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的16件晋侯稣编钟上有一篇355字的铭文,其中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晋侯稣曾率兵跟随周王东征夙夷(即宿国)等一事。后来,因功获得封赏的晋侯,特意命人制作此钟并刻文纪念。当时已是西周晚期。正是这位晋侯的一时兴起,让我们得以在2800多年后间接了解到,一场未见于史书记载的战争,以及关于宿国历史的一个片段。

至春秋时期,宿国沦为宋国的附庸国,并一度成为关系复杂的两个强国的“战略缓冲区”。据记载,公元前722年9月,即位之初即主动与邻国修好的鲁隐公,曾邀宋穆公在宿国会盟。公元前716年7月,宿国再次作为会盟地“出场”,“七月庚申,盟于宿。”宋、鲁在宿国会盟9年后,鲁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鲁国联合齐国、郑国攻打宋国,“辛未取郜。”

“三月,宋人迁宿。”短短6个字背后,记录的是宿国的一场“浩劫”。据记载,公元前684年,宋湣公下令攻取宿地,将宿国百姓迁至别处。宿人从此离开故土,去往他乡。在宿人背井离乡的那年春天,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击退齐国,也便是那场战争中,上演了著名的“曹刿论战”。宿国灭亡3年后,公元前681年,宿国东北方的遂国(今东平县接山镇上遂城村)为齐国所灭。宿国灭亡20年后,公元前664年,齐军打败宿国东面的鄣国(今东平县接山镇鄣城村),鄣国灭亡。

当年为宋国攻占的宿地,后来归入齐国疆域。据载,战国时期,齐国曾在这里设无盐邑。秦朝时,又在此设无盐县。至汉代,这片土地上再次建立起诸侯国。

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弟梁王刘武死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将原来分封的梁国“一分为五”,分封给梁孝王刘武的5个儿子,即梁国、济川国、济东国、山阳国、济阴国。其中,刘武之子刘彭离获封济东王,治所即在无盐。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济东王彭离有罪,废徙上庸”,济东国改置大河郡,存国不到30年的济东国匆匆“下场”。关于济东王刘彭离被废的原因,《资治通鉴》中记载:“济东王彭离骄悍。昏暮,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杀人,取财物以为好,所杀发觉者百余人。”

西汉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宣帝刘洵第4子刘宇获封东平国第一代王,国都即建在当年的宿国故地宿城,无盐村属东平国。当年的宿国故土之上,东平国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延续着这片土地上的繁华。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汉光武帝刘秀封其子刘苍为东平王。此后,虽历经朝代更迭,至三国、晋朝时,东平国仍为皇子封国。直到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宿城县改为东平县,东平县之名自此确立。

考古宿城

从宿城村出发,往西北方行驶约2公里车程,高速收费站东面可以见到一片杂树林。沿树林西侧的一条小路向东行然后再折向北,共步行数百米,一段四周由绿色铁网保护起来的古城墙遗存坐落在树林之间。

站在这段汉代城墙旁,东平县文旅局文物科科长吴振东对记者说,该城墙遗迹位于城址的西北角,属于北城墙的一段,夯土层清晰可见。记者见到,现存城墙外形为一座长方土台,长约180米,宽约15米,目测高约两米,上面长满杂草与灌木。城墙北面不远处,是自东向西流经城区的白吉河。

2004年,为配合济菏高速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宿国(东平国)故城遗址的西北部进行了局部考古发掘。魏成敏是当年考古队的领队,今已退休多年。4月14日,记者辗转联系到这位曾近距离“对话”宿城遗址的当事人,他向记者再度谈起19年前的那次考古发掘。

“当时只在城址西北部的局部城墙开挖了一个小的探沟”,所以“出土的文物也很少”,发现了一些汉代陶器、瓦当等。稍显遗憾的是,由于当初发掘时间短暂,且时间过去许久,有关当年宿城遗址考古发掘的细节,魏成敏已记不清楚。而在历史的记忆中,无论是风姓古国宿国,还是后来繁荣于两汉的东平国,地面之上仅遗黄土一堆,剩下宿城与东平之名见证着当年的历史。

杨浩告诉记者,除了那次城址西北部的局部发掘,宿城遗址尚未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当年修高速时,宿城村西南不远的魏庄曾发现有一些古代遗物,那里被推认为是东平国故城的作坊区。“城址范围内还出土有虎符,以及一些隋唐时期的瓷器、铁器等遗物。”

在东平县博物馆展厅,记者见到了一批汉代陶质钱范,即当时铸币的模具。陶质钱范残块上,一些见有打孔,铸痕均成行排列。据介绍,2011年9月,宿城遗址出土了200余件西汉五铢与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货币的红色泥质陶范母及背范,有的见有铭文,如“始建国元年三月……造”等。根据这批钱范的数量,考古人员认为,宿城曾是一处重要的汉代官方铸币场地。

“无盐娘娘”钟离春

往东平县东南部约6公里车程,大清河以北,有一座无盐村。无盐之名,自战国时期齐国置无盐邑,一直沿用至今。在《东平县志》中,可以见到古代无盐的繁荣。结束宿城遗址的采访后,记者来到无盐村探访。

村子三面环山,村南的田野里分布着许多种植草莓、西红柿的温室大棚,还有大片的樱桃林,村东的麦田一片碧绿,远处群山相连。记者试图在村中寻觅古迹,但询问多位村民后未果。后来,一位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商贩告诉记者,早年间村东原有一些石像,不知何时没了踪影。

“史书上关于无盐的记录比较少,目前,无盐城的具体位置尚未确定。”杨浩对记者说,此前,当地文物工作者曾前往无盐村及附近进行调查,但收获甚微。“推测认为,现在整座村子建在故城址之上。”记者随后在泰安市人民政府官网一篇介绍无盐村的文章中看到,“故城遗址全都被大清河冲走了,城墙、道路、房屋等都被淤泥埋在了地下。”据悉,这里曾出土鎏金三足双鱼纹青铜洗等文物,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宿地归齐,到后来的济东国、东平国,无盐一直是当地重要的城邑。而提到无盐,熟悉历史的人会想到一个名字,那就是齐宣王的皇后,当地人口中的“无盐娘娘”钟离春。

钟离春,或因家乡无盐邑之名,又被称作“无盐女”“钟无盐”。据传,钟离春是一位丑女,《列女传》中曾描述其样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同时,她也是一位才女。“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是在当地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史书记载,钟离春曾长途跋涉面谏齐宣王,言明政事得失,令齐宣王幡然醒悟,后“拜无盐为王后”,“罢女乐、退诌谀、纳忠言、选兵马”,使得“齐国大治”。

钟离春劝谏齐王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同时,也为后世文学、艺术表达提供了一个经典主题,并流传千年。记者查阅得知,山东济宁市嘉祥县武梁祠的画像石中,便有该故事的刻画。有学者指出,唐宋之际诸如李白、苏轼、欧阳修等文人常在诗文中自比钟无盐以表达自谦。到了元代,元杂剧盛行,这个故事被写进剧本、搬上舞台。经历代文学艺术演绎,故事的女主角钟离春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钟无艳”。

“迁宿”何处

让目光再次回到公元前684年。那年3月,宿国国人被迫迁离宿城故地。至于迁往何处,史书无载。两千多年来,关于宿人的那场“迁徙”,后世史书给出了多种判断。记者梳理得知,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宿人当初被迁入宋国境内,如今,主要围绕两个地名中带“宿”的城市之间有所争议,即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和江苏省宿迁市。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宋人迁宿”的目的地是宿迁。“宿迁县……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宝应元年以犯代宗庙讳,改为宿迁县。”宋代《太平寰宇记》中也提到宿迁为“宿国所迁之地”,“(宿国)南附于宋,北逼于鲁,遂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也。”

但清代姚鼐曾在《宿迁县志》序中指出,“唐人乃以宿迁为宿国之地,于古无征。”据宿迁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开资料,宿迁地名的演变,概括为“秦代置下相县,东晋设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讳,改称宿迁至今。”

史书记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始置宿州。关于宿州的地名,《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提到,宿州之名的由来乃是“取古宿国为名”。《宿州县志》中则直接言明,“(宿)州依春秋时期宋湣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明、清两代也有学人指出,宋人当年“迁宿”之地是宿州。

据《扬子晚报》,原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县级《宿迁市志》主编刘云鹤曾撰文,“今宿州市在春秋时正是宋国的内地,今山东省东平县境的古宿国正是迁往那里的。”

近年来,继续有学者围绕“宋人迁宿”作出探讨。学者朱继平通过释读前文提到的晋侯稣编钟铭文推断指出,“春秋初年以附庸身份参与宋所主导的会盟、后又为宋逼迁之宿,应是分布于获水北岸的宿夷,而非远在东平无盐之宿。”其在文中将“获水北岸的宿夷”称作“南宿”,将东平的宿国称作“北宿”,推断双方因对周朝的态度不同而“分裂”,并认为“今宿州附近本就为南宿分布地”……

作为曾经地处鲁西南的小国,宿国的历史脉络伴随着那个群雄逐鹿时代的落幕而迅速模糊。但两千多年后,关于它的故事,仍不时被人提及。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