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小田变大田,农民乐开颜” 商河郑路镇农业发展进入新篇章

2024-12-02 11:11:2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走进现在的郑路镇,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麦田,微风吹过能过听到饱满麦穗碰撞发出的声音。如果你有一台无人机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郑路镇的耕地呈现出大片划分的状态,这一场景源自于郑路镇的“小田变大田”改革。

精心组织

郑路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率先在黄岭村、解家村开展试点,打开改革“突破点”。加强宣传引导,试点村多次召开村居“两委会”统一思想,打消村组干部怕引起秩序混乱、怕改革失败担责的顾虑;组织干部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入户宣传,承诺不改变土地承包政策,不减少承包土地权益,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尊重群众意愿。村组干部统计土地确权信息、种植现状和种植意愿,坚持田块基础信息、农户诉求回应、合并方案认可、种植意愿选择、合并田块四至“五个确认”,结合群众需求,设计了自种农户优先选择优质田块的“一户一田”和不愿自种农户相对集中合并流转的“多户一田”方案,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化解改革阻力。

确保不触红线。坚持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框架内组织实施改革试点,通过调查摸底、地块评级、确定地块、拟定方案、测量定界、审核公示、明确模式、检查验收等步骤,运用土地确权成果,确保田块合并后,农户种植面积不减少,种植成本不增加,经营收益不降低,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

整合资源

优化农田基础设施。通过田块置换合并,零碎土地整合,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给沟渠、涵闸、道路、桥梁配套带来便利,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实现了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进了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节约化拓展了空间。

优化农业发展布局。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户转型,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生产经营服务互动发展,有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发展效益。

优化农民经营模式。“小田变大田”为群众提供了更多选择,让愿意种地的农民“田转人不离”增加经营性收入,让不愿种地的农民“田转人离”增加获取工资性收入机会,保障农民以土地参股分红实现“田转权不离”增加财产性收入。

改善治理

增强农民长久预期。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导向,以产能为测算依据,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分散的“小田”,按“一户一整块”划分给农户,承包地田块集中、界址清晰、面积明确,增强了农民经营预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贯彻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的基础更加坚实。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改革后,试点村土地渗溢面积达10%左右,通过发包经营,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农田耕作管理更加便捷,机械服务融入更深,避免了机械作业后还需人工弥补的情况,亩均收费同比减少20%、劳务支出减少2个工以上,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加了亩均收益。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小田变大田”解决了“一户多块田”引起的耕种摩擦,降低了土地流转谈判成本,和谐了邻里和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年年丰收场景,农民开心的笑容,是对郑路镇“小田变大田”改革最好的肯定,郑路镇农业发展也必将在新篇章中再次书写辉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赵广爱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