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连续五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威海靠的是什么?

2025-01-03 10:57: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逄增凤 范心雨

 

2024年12月20日,“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在上海举行,山东威海再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这也是威海连续五年荣登这一榜单。

近年来,威海围绕“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要求,不断加强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

如今,幸福不仅是威海的符号和名片,更转化为产业升级、活力迸发的发展机遇,体现在每一个熨帖舒适、温暖人心的民生细节里。

经济活力铸就幸福城市基石

幸福的城市,首先得是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

国内首创的大水深抗流强深海铺缆机器人、首次突破ROV耐高压的深海3500米悬浮作业机器人……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深海机器人自主国产化的高科技企业,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产品推陈出新,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0%。

2024年,威海深入整合各类科研资源,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延链强链、未来产业前瞻布局。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3.01%,稳居全省第一。

搬来威海后,山东威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分钟就能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0%。随着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已有包括威鸿医疗在内的200多家企业落户。

威海大力实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八大产业集群。2024年以来,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入选2024中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百强榜,海洋科创硅谷入选全省场景创新引领区,乳山市海上风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上榜2024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在对外经贸合作上,威海持续开拓非洲、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已有620余家企业与非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全年对非出口将创历史最高纪录。

创新平台升级扩能,经贸合作稳中提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文旅消费亮点频现……威海一系列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正转化为幸福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生实事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幸福不仅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也洋溢在温暖人心的民生实事里。

威海高区金海滩花园小区内,停车位整齐划一,道路宽敞平坦,各种健身器材上新……“小区清清亮亮,住得真舒心!”提起2024年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居民赵诗洁赞不绝口。

2024年,威海推出老旧小区改造、市区路网优化等20项民生实事和15项补短板事项,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身为一名全职“宝妈”,市民王丽丽2024年在“社区微业”的带动下,有了手工编织的副业,每月至少多赚500元。她将最真切的感受“置顶”在朋友圈——“幸福的城市,成事的幸福”。

聚焦就业这一最基本的民生,威海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促进活动,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100个,建成基层就业服务网点339个。

家门口更有“医靠”。2024年,威海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级卫生室医保门诊报销服务,推动12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现门诊统筹结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文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威海深化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建设,举办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威海分会场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2万余场。

一连串的民生“大礼包”,让每位市民都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中感受城市发展的温暖与美好。

精细化管理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崮山的无花果,文登宋村的草莓柿子……各种新鲜水果和小园菜,在小区门口的路边摊就可以一并买齐,太方便啦。”一大早,在威海市环翠区顺河街的季节性惠农摊点前,家住黄家沟小区的市民徐新华一边采买一边感慨,季节性惠农摊点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秩序,真是个好“发明”。

近年来,为了帮助城区周边农户解决时令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销售问题,满足市民和游客的购买需求,威海城市管理部门反复调研摸排,按照“合理设置、规范有序、属地管理”原则,利用城区边角、次要道路等区域,合理设置季节性惠农摊点99处、摊位1983个。

2024年,威海对季节性惠农摊点进行了升级,选取40处符合条件的摊点,增设文创产品和非现场加工食品摊位。钩织手艺人戚韶华在古陌路拥有了自己的文创摊位,“以前不知道怎么推销,有了摊位后,自产自销容易多了”。

对于流动摊贩,威海市城市管理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殷福元表示,城管执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倡导包容审慎执法,“首次发现录入管理台账并共享至工作群,二次发现再次登记相关信息并给予警告,三次发现后会依法处罚”。

“威海城市管理有人情味、有温度,我们有需求,政府就会有回应。”王爱芹是西城路的老住户,她去季节性惠农摊点买果蔬的同时,会顺便到离家不远的环翠楼公园锻炼身体。微风徐来,吹拉弹唱声此起彼伏,不远处跳交谊舞的老伙伴们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温馨幸福交织于亭、廊、榭、阁之间,公园内其乐融融。

王爱芹还经常到锦绣园、栾华园、骆驼游园等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散心,她尤其爱到骆驼游园看市民跳欢快活泼的新疆舞。

近年来,威海充分挖掘背街小巷边角地、空闲地,新建改建口袋公园266个,这些口袋公园星罗棋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方便市民一步入园。同时,威海大力推动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提升公园无障碍环境,增设衣帽架、储物柜、直饮水机等便民设施3700余套。开放共享公园绿地32处,开放面积142万平方米,在全市26处景观区域实施落叶缓扫,充分满足市民亲绿享绿需求。

无论是引摊入市的疏堵结合,“登记+警告+处罚”管理机制的宽严相济,还是提升绿地功能的主动靠前服务,无不诉说着威海精细化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全龄友好绘就幸福新图景

幸福的城市,是一座为所有年龄段的人提供友好服务和支持的城市。

每天,在鲸园文体公园标志性的“鲸鱼城堡”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穿梭其间,攀爬跳跃。不远处的休闲步道上,大人们自在漫步,享受悠闲时光。自建成以来,这里成为一处可满足全龄需求的乐园。

2024年,威海全面回应各年龄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积极推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和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三城联创”,探索建设全龄友好城市。

从“1米高度”视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威海持续推进8大领域适儿化改造,累计建成儿童友好空间297处,266处口袋公园、94处综合公园实现儿童活动设施全覆盖。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状态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威海定期更新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多领域、多维度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全市建设老年餐桌1094处,覆盖1390个村居,建立山东全省首个市级便民服务呼叫平台,养老机构社会化率到95%以上。

威海集聚11所高等院校、501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等创新资源,打造“英创会”“威海人才·遇见未来”等人才品牌,推出“旅游+就业”融合发展计划,为青年在威海施展抱负、创业奋斗提供广阔平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