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张恒 张渊栋 发自德州
近些年,原本被旅游大军冷落忽视的县城正越来越多地被当作假期出游的首选目的地。随着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与文旅的融合逐渐加深,众多县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也为文旅市场带来了新机遇。4月25日,在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会议现场,滕州市、威海市环翠区相关负责人围绕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发言。
“通过推出考古研学游,我们充分发挥薛国故城等遗址类项目溢出效应,掀起跟着考古学家打卡‘东方古滕’文明热潮,近三年全市研学人数年均增长25%。”滕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不止于文化研学,通过VR、AR等信息技术,滕州得以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国潮文创、演艺赛事等新业态也相继建立。
记者了解到,作为千年古县,滕州拥有7500年的北辛文化,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今年1—4月间,滕州累计接待游客2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7亿元,上拉全市限零额10.5个百分点。而瞄准打造“墨子故里、善城滕州”的文旅IP,滕州还将大力引进首店品牌、培育首发经济,抢抓“齐鲁1号”开通机遇,为后续发展保驾护航。
无独有偶,在威海市环翠区,本月迎来了自对韩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省内最大规模的韩国入境旅游团,整个一季度,环翠区入境游增长134%。“我们激活商旅融合的‘流量密码’,下功夫打造特色商圈,让百年老街栖霞街焕新重启,威海卫城、九龙湾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单日客流突破15万人次。”威海市环翠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内还依托“一路十八湾”,将火炬八街、威海湾等“串珠成链”,打造出半月湾看日出、小石岛观日落、猫头山、大相框等50余处网红打卡地,在火遍线上线下的同时,还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发展十佳案例榜首。
“下一步,我们还将创新‘海上看威海’‘海岛游’ 等业态,引育VR体验等新业态,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抢抓‘齐鲁1号’开通、入境免签等机遇,借势群星演唱会、城市马拉松等大型文体活动持续引流,推动文旅流量变经济增量。”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