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打开与商朝对话的时空之门 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揭面纱

2025-05-19 12:20: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实习生 尉笑

 

甲骨卜辞的刻痕记载着古老的故事,青铜器上的斑驳纹路呈现着历史的恢弘。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大辛庄遗址公园主题活动在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办,商代文明在此化作可触可感的文明长卷,带领人们穿越时光的长河,探寻三千多年前古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山东迄今发现面积最大商代遗址

作为山东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商代遗址,作为商朝最东方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大辛庄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

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约677亩,总投资约16亿元,是济南主城区首个以商代遗址为主题的公园,整体布局为“一馆五区”。先行开工区域总占地172亩,其中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

“大辛庄遗址是我国商朝时期重要的聚落遗址,更是国家大遗址保护的重点项目。自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发现以来,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甲骨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研究商朝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见证。”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说道,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业团队将继续对大辛庄遗址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辛庄遗址始于商代早期,和殷墟时代是差不多重合的,出土的文物有商代青铜器、玉器、甲骨文。在全国,除了殷墟之外,只有大辛庄出土了甲骨文,所以其地位在商代是很高的,是商代人向东扩张过程当中重要的桥头堡。”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说,“大辛庄文物一部分在济南市博物馆,还有一部分在山东大学,现在发掘的面积不是很大。建议开馆后有些亲民的基础设施,把文物活化起来。就像我们大众要看青铜器,应该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比如怎么开矿、怎么冶炼、怎么浇铸、怎么使用,讲故事一样。”

主题为“茫茫东土泱泱商邑”

整个博物馆以“茫茫东土泱泱商邑”为主题,东土大邑、率民事神(上、下)和百工惟时四个展厅环形分布在中庭区域,分别讲述了商代时期大辛庄遗址的政治与社会、占卜祭祀之仪、环境与经济三方面的历史文明,还原了三千多年前商朝人文、社会的发达程度。

展厅中心还设计了一处以“族徽密码,文明穹顶”为主题的族徽大厅,四面墙上的“辛”字则为族徽的核心符号,顶部悬挂圆形吊顶,呼应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置身其中,既能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解读古老符号,又能在光影流转中感受商文明的厚重与神秘。

大辛庄遗址博物馆还设置了多功能研学互动区,将来这里将通过多媒体交互和研学课程的形式,对当下青少年进行甲骨文相关知识科普和考古知识的科普,让文明的火种在这里薪火相传。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集中观看了主题宣传片《千年寻踪—大辛庄遗址》,通过东方重镇的崛起、沉睡千年的苏醒、甲骨文与王权之谜、从遗址到文明的灯塔、永恒的交响等篇章,借助光影艺术生动展现了三千多年前商文化的独特魅力。

700余人日夜奋战高效完成项目

“历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将大辛庄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作为文化强区建设的核心工程,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指导,从前期规划到建造落成给予了大力支持。”历城区委二级巡视员魏宏新介绍道。历城区于2024年委托历城城发集团启动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建设工作,旨在打造成一处商代遗址主题公园,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一处探寻历史、感受千年商文化的绝佳场所。

“针对不同的建设时期,项目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项目建设前期,组织项目管理、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定期召开读图识图会,将各专业图纸学透吃透;建设过程中,每日召开生产例会,全力推进施工生产;收尾抢工阶段,开展夜间巡场,采取‘人员两班倒,机械不停歇’的模式,确保完成节点任务。”项目负责人吕昭元说道。

与此同时,在历城区重点项目党委的指导下,项目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和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与青年团体的先进性、积极性,全面调动一线施工人员的建设热情,为全力推进施工进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对于保护、传承、开发大辛遗址具有重要意义,历城城发集团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效率推进,细化节点任务,组织700余人日夜奋战,70余台设备持续轰鸣,逐一梳理1200余类材料,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诸多技术建造难题和复杂多变挑战,干出了城发效率,让大辛庄遗址博物馆真正伫立在我们面前。”历城城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曲晓平说道。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