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平阴县东阿镇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7-29 10:20: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通讯员 韩志颖 实习生 杜天宇

 

数字时代的浪潮中,如何让数字红利渗透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七月,平阴县东阿镇用一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搭配持续推进的数字乡村建设,给出了温暖而有力的答案——从3岁幼儿的数字启蒙到白发老人的智能生活,从田间地头的产业升级到村委办公室的高效治理,精准化的行动让数字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精准部署:串联“全民提升”与“数字基建”

数字素养的普及与数字乡村的建设,从来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7月14日,东阿镇全民数字素养及技能提升月工作部署会召开,全镇机关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现场参会,各村通过党建e平台同步收听收看,让部署要求直抵基层“神经末梢”。会上明确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思路,不仅为数字素养提升画出最大“同心圆”,更为数字乡村建设奠定了协同基础。

科技科协、教办、农办、文旅办等多部门拧成一股绳:给企业员工讲解数字化办公与电商运营,帮学生划定数字安全“红线”,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防范诈骗;而农办与村“两委”则同步推进数字乡村平台搭建,整合5G网络、智能设备等资源,让“提升方案”既含技能培训,又有基建支撑。正如会议强调的:“不是让群众适应数字,而是让数字主动贴近群众。”

娃娃启蒙:把数字种子播撒在稚嫩心田

“小朋友们,超市扫码付款时,数字正在帮我们‘算账’呢!”东阿镇中心幼儿园里,一场“提升数字素养守护网络晴空”主题活动正在进行。老师用孩子们熟悉的场景打开数字世界:指着教室的数字时钟讲“时间密码”,拿起玩具扫码枪模拟“超市付款”,让“数字就在身边”变得可触可感。更贴心的是网络安全启蒙——通过“小秘密不能说”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使用手机时不能透露家庭住址,在稚嫩的心田里悄悄种下“安全上网”的种子。

同期,云海少年宫暑期托管班也围绕这一主题开讲,让数字启蒙覆盖更多青少年。正如中心幼儿园老师所说:“数字时代的启蒙,就该从娃娃抓起。”

大集宣讲:把数字技能送到“手边”

“婶子,按这个键,微信语音就能转文字,跟娃聊天更方便!”7月的东阿大集上,志愿者的方言讲解格外接地气。宣传台设在摊位旁,案例都是村民最需要的:从“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到“微信视频通话”,从“刷单诈骗识别”到“直播卖农产品技巧”。遇到种大棚的村民,志愿者还会顺手点开数字乡村平台的小程序:“你看,这能实时看棚里的温度,手机上就能调通风。”

针对农村老人易受骗的特点,志愿者用“冒充客服”等身边案例敲响警钟;对返乡创业青年,则重点讲解电商运营与直播带货——北市村的粉皮、阿胶等特产通过直播销往全国的故事,成了最生动的教材。大集的烟火气里,数字不仅是生活帮手,更成了增收“利器”。据统计,活动期间志愿者解答咨询200余次,不少村民当场学会了用手机发农产品视频。

数字赋能:从生活便捷到产业振兴的升级

数字在东阿镇的渗透,远不止于技能普及。在北市村,数字乡村建设正让“数字红利”从“会用”走向“用好”,形成覆盖治理、产业、康养的全链条赋能。

治理上,“大中小三屏”联动的数字乡村平台成了“智慧大脑”:大屏在电子地图上实时展示村庄数据、监控信息,实现“一屏统管”;中屏让村干部随时掌握村民需求,提高办事效率;村民通过手机小屏能查“三务公开”、一键反馈问题,网格员接单处理的全流程透明可溯。此前村民办事要跑镇里,如今在村级数字政务体验馆,社保、不动产等200余项事项“四端通办”,“往返跑”成了“指尖办”。

产业上,数字技术正重塑乡村经济形态。大棚基地里,自动放风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物联网传输数据,村民在手机上就能调控温湿度;北市村作为国家3A级景区,“一码游”让游客扫码查攻略、订民宿,智慧民宿的智能感应系统更成了“吸客亮点”;5G直播不仅吸引超10万人次观看“村晚”,更让特产通过屏幕走向全国。

东阿镇的数字建设,从来不是“一阵风”。中心幼儿园已计划持续开展数字启蒙活动,大集宣讲将固定为“每月一课”;而数字乡村平台则在不断升级——从农业数据监测到旅游服务优化,从治理效率提升到康养服务完善,数字正从“工具”变成乡村运转的“基础基因”。

东阿镇的实践证明:数字素养的普及与数字乡村的建设,本质上都是让“人”与“数字”和谐共生。这场从生活到产业的数字革命,正让东阿镇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