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参与度与分类精准度,济南起步区创新推出大件/可回收物回收便民服务卡,通过“精准宣传+便捷回收”模式,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居民日常。
此次推出的便民服务卡,聚焦居民高频使用场景——电梯,将服务信息“送上门”。卡片设计简洁明了,清晰划分了大件垃圾与可回收物的回收流程,为居民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
对于大件垃圾(如桌椅、沙发等),居民只需联系物业,将其投至指定存放点,由物业统一对接收运企业。这一举措有效杜绝了公共区域随意堆放大件垃圾的现象,维护了小区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对于可回收物(如废纸、塑料、衣物等),垃圾分类房被定位为定点回收场所。督导员在早7:00-9:00、晚18:00-20:00时间段内,按照市场价(投放点公示价格)进行回收。居民需提前对可回收物进行清洁整理,以便实现“便捷售卖+资源循环”的双重目标。
全区统一定价、收运,规范流程提效
起步区以“统一标准”为抓手,建立了全区统一定价机制与收运流程。督导员在垃圾分类督导宣传中同步开展回收工作,既强化了分类意识的普及,又打通了“回收最后一米”。垃圾分类房作为可回收物的定点场所,实现了“分类投放—集中回收—资源利用”的闭环管理。这一举措不仅让居民省心省力,更让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四分法”,倡导全民参与
服务卡同步强化“四分法”宣传,呼吁居民将生活垃圾细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并精准投至小区对应投放点。从“举手之劳”做起,凝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分类共识。
咨询便捷,服务“不断线”
居民可通过拨打垃圾分类专属400电话随时了解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回收及垃圾分类细节,扫码还能获取更多动态信息,让服务“触手可及”。
济南起步区以便民服务卡为小切口,推动垃圾分类“精准化、便捷化、规范化”升级,不仅让资源回收更高效,更以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居民绿色习惯。未来,起步区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创新实践,让“绿色引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泉城注入“分类动力”。
(通讯员 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