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地市 > 内容详情

上九山村:石头村里觅乡愁

2025-08-22 10:15: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潘丽娜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邹城石墙镇西南方八公里处,上九山村传承千年风姿依旧,岁月镌刻下的痕迹里满载着乡愁,留待后人静静观赏品味。

传承千年“石头村”

山中藏古秀,瑞石幽韵深。坐落在两山之间的上九山村因周围有九座大小山头而得名。村庄最早源于北宋初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上九山村依山而建,呈阶梯形布局,石头房错落有致,与山体相依相存,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行走于蜿蜒的石巷深处,时光仿佛在此凝滞。那些古老的作坊——飘散着醇香的老酒坊、吱呀作响的老油坊、诉说着“赊小鸡”古约的院落,无不低语着“莫道无人见,存心有四知”的诚信祖训,这是上九山人千年不易的立身之本。

“作为中国北方保存较完整的石头古民居,上九山村有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300余套。古朴的房门、斑驳的院墙、精雕细琢的房屋雕刻……上九山村古民居不失年代感与厚重历史底蕴,于历史变迁中记录着一方水土下的民风民俗。”上九山古村景区管理部经理高德红介绍。遍布村庄内的石屋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与伏羲文化交融的无声见证者,一石一瓦间,沉淀着上九山独特的精神气质。世代相传的“至诚至信”家规,如同这些坚固的石墙,深深嵌入村落的血脉。

浓厚的信义之风,也深深烙印在村民生活的仪式之中。“婚俗院内保留着老式婚房的面貌和结婚的基本用具,房门上留下来的洞口体现了上九山民居的特点。这样设计既能减轻压门石的重量,大户人家还会在上方做一个镂空的古钱币形状,寓意聚财聚气的聚宝盆。”高德红举例分析。

这些历经风雨的石屋院落、作坊庙宇,正是乡愁最坚实的载体。它们不仅封存过往的生活印记,更无声诉说着“莫道无人见,存心有四知”的诚信祖训与“至诚至信,叶茂根深”的传世家风。触摸斑驳的石墙,仿佛就能触碰到那份流淌在千年血脉里的质朴信义——这是上九山乡愁最动人的底色,也是古村生生不息的灵魂。

山中藏古韵,瑞石筑乡魂。千年古村上九山,宛如一颗镶嵌于九座山头环抱间的石筑明珠。这里的建筑,是时光与山石、人文与自然的交响。依山就势,层叠而上的石屋院落,与山体浑然一体;古朴厚重的石门、精雕细琢的窗棂、蜿蜒曲折的石头胡同,共同勾勒出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古民居群落风貌。每一块石头,都浸染着岁月的包浆,诉说着过往的烟火与坚守的信条。

因地制宜营造特色建筑

乡村之美,氤氲在脚下漫步的每一条胡同里。行走在山里胡同,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砌积累而成的石头墙、石头路是干茬式建筑结构的生动体现。房屋布局规整,沿山顺势而建、蜿蜒曲折,在防盗的同时兼具艺术和文化价值。

这匠心独运的“干茬式”结构,不仅是应对山地环境的智慧结晶,更是古村肌理的独特密码。无需黏合,大小石块相互咬合、层层堆叠,筑就了坚固的墙体与踏实的路径,其稳定性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岿然不动,如同村中代代相传的“诚信”祖训般牢不可破。

步入王记老酒坊,斑驳的石墙仿佛仍回荡着“莫道无人见,存心有四知”的祖训箴言。这石墙围合的空间,见证了一段关于诚信立业的传奇,其精神内核早已超越了酿酒本身,成为融入建筑血脉的村魂。

古村的公共建筑,则是信仰与教化的无声课堂。老学堂的石阶承载过多少求知足迹,琅琅书声在此间回荡,儒家修身齐家的思想在石砌的院落里生根发芽。玄帝庙依山而建,层叠而上,其选址与形制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水神”庇佑风调雨顺的虔诚祈愿,是农耕文明的精神寄托之所。六合院那同进同出的一座大门,和谐共处的多个院落,正是儒家伦理中“和而不同”“孝悌有序”思想在居住空间上的完美映射。

石上九山,古韵新生

千年古村上九山,在守护与焕新之间,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动人篇章。这里,古老的石墙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而创新的脉搏正为“乡愁记忆”注入时代活力。

古村新韵,文脉悠悠,以传统建筑为载体,通过对民俗文化、风俗礼仪以活态化方式传承和创新,上九山村石墙、石屋、石路、石器得到完整保存。兴建于清朝中期的老学堂是古老的私塾学堂,承载着文化根脉,继承着上九山村的社会变迁;依山傍水的萧进士院始建于宋代初年,由3进院落25间房屋加一个后花园组成,是北方典型的园林式古民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六合院是古村忠厚传家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影响下儒学治家的典范。

这精心呵护的不仅是砖瓦梁木,更是流淌其间的文化血脉。“景区深挖古建背后的故事,整理出版《上九山的传说》,让无形的精神财富得以流传,更将这份“活态传承”的理念,延伸至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高德红介绍,老酒坊、磨坊、老油坊、柳编坊、粗布坊、染坊等10个传统作坊在古院落中重生。游客在此不仅能亲身体验酿酒、磨面、榨油、编柳、染布等古老技艺,更能触摸到那份凝结在器物中的匠心与“诚信立业”的祖训回响。

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当地对古村进行保护性修缮,上九山村以记忆小镇的面貌焕新,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动现实。

“记忆小镇”的焕新,在修复古建筑的同时为古韵注入契合时代的新动能。此外,节庆也成为活化文化的重要载体。除去传统的春节庙会、元宵赏灯、端午中秋,独具上九特色的赛诗节、丰收节、赏花节、晒关公、祭玄帝等活动轮番上演,将静态的民俗转化为动态的参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愁气息”,打造了鲜活的“乡村记忆休闲平台”。

创新的触角,也延伸至产业联动与品牌塑造。智慧旅游平台的构建,27家旅行社的合作,预约预订系统的应用,则让古老的村落拥抱了数字时代,提升了管理效能与游客体验。

石上九山,正以古韵为基,以创新为笔,续写千年古村生生不息的时代新章。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