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徐晓艳
进入10月下旬,我省气温持续走低,多地最低气温已降至个位数,入冬信号愈发明显,何时供暖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临沂市中心城区计划于11月1日启动热态运行,县城计划提前5天热态运行,这一消息的释放,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
据了解,临沂已提前做好供热准备工作,在运行保障方面,已完成全市供热系统注水打压,并启动了冷态运行,中心城区计划11月1日热态运行,县城计划提前5天热态运行,确保供热系统处于良好待运状态。加强煤炭储备,目前全市已储煤68.5万吨,平均可用30天。记者注意到,10月9日,临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供暖服务,相关区县做出供暖周期调整,沂南县今年供暖周期将由原110天延长至130天,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启暖至2026年3月20日结束,延长20天。
日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城镇集中供热典型经验做法》,推广各市提前谋划、科学部署、闭环落实,在供暖季前有序开展供暖准备工作的典型做法。其中,包括《临沂市扎实开展供热“冬病夏治”工作》。
近年来,临沂市聚焦“冬病夏治”,提升供热保障能力,上个采暖季供热诉求同比下降85%。今年以来,临沂市全面启动“冬病夏治”工作,累计投资约8.47亿元,实施热源建设、检修维护、智慧供热等804个项目,影响供热的堵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实施热源项目3个,其中恒新电厂新建热电联产机组、国能费县电厂首站扩能已完工,阳光热力技改扩能项目预计10月底投运,采暖季新增供热能力1400万平方米。全市计划新建清洁取暖设施170万平方米,完成190万平方米;全市计划新建供热管网10公里,完成15公里。
同时,临沂市加强供热设施检修。目前,全市18个热源检修项目全部完成,48个管网检修项目已全部完工;全面整治重点小区,全市累计排查整治问题集中小区608个;推进二网平衡改造,选取31个小区进行试点,加装二网支线阀、更换单元阀,解决用户冷热不均问题。加装室温采集装置,全市累计加装1.3万台,实时监测室温变化。升级供热信息化平台,实现热源、首站、换热站及用户室温的全方位监控,汇聚运行关键数据,实现智能分析调度。
寒风渐紧,气温持续走低,“暖屋子”成为百姓最迫切的民生期待。目前,我省各地市已进入供暖“冲刺阶段”,迎接冬季供暖大考,用稳定、温暖的供暖服务,守护千万家庭的冬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