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莘县答卷”

2020-09-30 16:23:4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莘县答卷”

——基于对莘县农村地区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新起点上,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为明确地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对莘县而言,作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如何更好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如何更好补齐农村地区发展短板,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年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近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莘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统筹布局、分类施策,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实施精准脱贫、培育文明乡风、加强基层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等方面,总结探索出很多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推进工作,我们深入到莘县10个乡镇、18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全境南北长68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辖24个镇街、10个城市社区、1116个行政村,总人口115万,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县。作为农业大县,莘县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下大力气实现农民增收,努力补齐农村地区发展短板,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截至2019年底,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41.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2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42元(见图一)。“莘县蔬菜,健康生态”品牌享誉全国,同时也是“聊·胜一筹”蔬菜品牌的主产地,被誉为“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中国小肉食鸡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2020年8月,莘县成功入选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名单。

(图一:2009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注:2015年以后因统计口径变化,指标名称有所改变,计算方式与以往不同,故较2014年有所下降。)

 

农业产业化 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莘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化管理经营农业,以精细化生产引领农业”的发展思路,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培育研发端,聚焦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做大生产端,聚焦市场品牌效应,拉长销售端。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壮大种苗研发、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四大“企业集群”,形成了农业发展“全产业链”,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增长极”。通过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极大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农村长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农业产业不断“旺”起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莘县在农村地区启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蔬菜温室大棚建设。20多年来,莘县蔬菜大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七大规模种植片区(见图二)。一是以燕店、河店、魏庄等镇为主的无公害香瓜、甜瓜种植区。二是以董杜庄、俎店、妹冢等镇为主的绿色西瓜种植区。三是以十八里铺镇、莘州街道、燕塔街道、张鲁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四是以张寨镇、王庄集镇、燕店镇等镇为主的无公害韭菜种植区。五是以朝城镇、徐庄镇、王庄集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区。六是以莘亭街道、河店镇、古城镇为主的葱蒜等露地菜种植区。七是以王庄集镇、观城镇、樱桃园镇、王奉镇为主的无公害山药种植区。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2万亩,总产量520万吨,全县蔬菜总产值突破200多亿元,先后有266个蔬菜品种通过农业部、省农业厅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率先实现了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均稳居全国县域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第一县”。

(图二:莘县七大规模种植区分布地图)

农村发展持续“强”起来。莘县20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又带动了农村发展。燕店镇东孙庄村就是依靠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的典型,该村现有人口526户、1462人,耕地1747亩,其中大拱棚600多亩,冬暖式大棚800多亩。1994年,该村抓住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契机,大力发展香瓜产业,成立了宏源合作社。由宏源合作社牵头流转了土地,建设了千亩农业示范基地(见图三),用于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之后,为了便于新品种试验、智能种苗繁育和高科技种植技术展示,该村又高标准建设了香瓜博览园,形成了集育、产、供、销、游于一体的香瓜产业链条。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3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省级文明村”“聊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再比如,观城镇的西马沟村,同样是依靠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率先致富的村庄。该村坚持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内源性动力,着力推动“农业变产业、农民变股民”,按照“不拼规模拼效益、不比产量比品质”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2015年,村内耕地全部实现流转,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以饲料、食品公司为依托,创建了“贵和”养殖基地,引领村民发展养殖产业,打开了村庄发展新路子。2019年,村党支部又牵头成立了“野猪林”瓜果集体合作社,村集体筹资3500万元,群众入股2500万元,发展现代化、高标准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樱桃、蜜桃、蓝莓等高品质水果1000亩,盛果期销售利润可达1900万元,村集体和群众按照股金分红实现了双赢。西马沟村的产业发展,让原本贫穷落后的村庄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旧村改造全部完成,统一规划建设两层住宅楼110栋、老年公寓40户,社区医院、社区办公楼、休闲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2019年,该村被确定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见图四)

(图三:莘县燕店镇东孙庄村千亩农业示范基地)

(图四:莘县观城镇西马沟村村容村貌)

 

农民腰包真正“鼓”起来。莘县农业产业化在推动农村大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莘县燕店镇葛楼村的葛兆红对此感受很深:“去年夏天我又建了一个大棚,种上了黄瓜,一季黄瓜收入了八九万元,今年的樱桃、西红柿也能给我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像葛兆红这样通过蔬菜大棚产业富起来的农民还有很多。尤其是在七大规模种植片区,农户一年收入20多万元非常普遍,比如燕店镇的杨二庄村,全村仅去年就购置了40多辆迈腾轿车。再比如,魏庄镇落寨村大力发展洋香瓜及其他名优蔬菜产业,2019年底,全村农民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落寨村民仅在莘县农商银行的存款就超过了8000万元。通过以上村庄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莘县二十余年坚持不懈推进农业产业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截止2020年7月,服务“三农”的莘县农商银行存款余额已达到229.3亿元(见图五),这对工业欠发达的莘县来说,看得出来农民的腰包真的“鼓”了起来。

(图五:莘县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对比)

 

 

村庄更美丽 让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

在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变强、农民增收的同时,莘县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弘扬文明乡风,让农村群众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了极大提升。

美丽乡村舒适宜居。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莘县根据各镇街、村庄的不同情况,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形成了良好成效。十八里铺镇苏堂村蔬菜产业年收入超过36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60万元,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撑,该村在2012年就启动了新居建设,统一规划建设两层“小别墅”186户,五层楼房1栋40户,老年公寓60户,搬入新居的群众接通了网线,安装了地暖,用上了天然气,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7年,该村又启动了新的发展规划,建设了绿化景观带、新型住宅区、传统风貌区、林果采摘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湿地公园景观区,成为山东省省级文明村、山东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山东省级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森林村居。(见图六)2018年8月18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专程到十八里铺镇苏堂村进行调研,对村庄产业发展、新居建设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图六:美丽宜居的莘县十八里铺镇苏堂村)

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整治是补齐农村地区发展短板、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莘县积极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把分散在城区、镇街、村庄三个层级的环卫资源、环卫人员、环卫资产,统一纳入莘县物环公司集中管理,实行“一个公司、一支队伍、一套体系、一个标准”,实现了对全县24个镇街1116个村庄、40个城中村、122个“三无小区”物业环卫服务全覆盖,城乡面貌大为改观。针对农村卫生死角,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了集中整治,先后出动专业保洁队伍90支800多人,机械200多辆,对“三边(村边、路边、田边)、三底(河底、坑底、沟底)、三界(县界、镇界、村界)”集中清理,共清理垃圾7.8万吨,“三大堆”4.5万处、废弃宅院3200多处、残垣断壁1400余处,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全县”。河店镇河店村家家户户种植蔬菜瓜果,原来每到6月份村庄公路两旁就瓜秧成灾,交通安全隐患很大。如今,莘县物环公司统一免费收储,就近运送到山东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物肥,再循环到瓜棚,既解决了瓜秧乱堆乱放的“老大难”,又形成了新产业、新项目,实现了良性循环、多方共赢。截止目前,全县先后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36个,美丽庭院119856户,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文明风尚滋养人心。莘县在改善村居生活环境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家教家风、卫生健康、传统文化、孝老爱亲等文明生活新风尚的培育,引导农村家庭成员学习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邻里之间的相处之道,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精准开展医疗服务、爱心帮扶、法律援助、捐资助学、就业创业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莘县已成立志愿服务团队1537个,志愿者55537人,活动时长20.12万小时,有效覆盖群众200万人次。同时,加强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莘县好人”“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常态化推荐评选表彰机制。通过百姓宣讲、经典诵读、文艺志愿等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理念,既传递了正能量,又形成了新风气。比如,古云镇先后成立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法律援助、健康保健、家风家教、助残扶困、文艺演出等8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乡村(社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善。

 

 

服务精细化 显著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强调的则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此,莘县在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等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群众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

抓好党建“牛鼻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莘县在实现全面小康之路上,突出以党建为引领,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和致富带头人,通过实施“头雁领航”“人才强基”“增收固本”专项行动,带动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还看领头羊。”大张家镇安楼村党支部书记吕敬新就是农村脱贫致富领头人的优秀代表,吕敬新当选支部书记后,从立规矩、定制度到学思路、定规划,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按照精品村、特色村、样板村建设方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使得原本负债累累的村当年村集体收入就突破20万元,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如今的安楼村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成了全县的亮点村、市级示范村和省级美丽乡村。

一张网格管全县。“我是朱楼村网格员,刚得到最新信息,朱楼网格在武汉打工的村民朱先生正驾车返乡,即将转入古城收费站匝道,请接应。”古城镇副镇长吴丽平接到网格员张兰凤的电话后,立即和其他值守人员跑到收费站出口,拦截下朱先生的车,安排他测量体温、信息登记、居家观察。吴丽平感慨道:“多亏了我们的网格员,我们才能将外来人员信息掌握的如此准确。”近年来,莘县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健全运行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将全县科学划分为2242个网格,配备了网格长和网格员,最大限度整合了现有服务资源,搭建起实体化、实战化社会治理平台,实现了多网融合、数据共享,有力提升了全县基层治理水平,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准扶贫奔小康。莘县是全省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之一。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莘县全面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医保、低保、残疾人救助等应享尽享,明确靶向精准扶贫,依靠项目带动,因户、因人施策,确保了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建立了系统完善的脱贫帮扶机制,县级干部联系镇街,省市县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近4000名县镇村干部对接贫困户,每个管区配备1名扶贫专职主任,每个村(居)配备1名扶贫专干,形成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同时,发挥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激励作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莘县妹冢镇王世后村的贫困户王章站能够实现脱贫,就得益于金融扶贫政策,他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向农商行贷款3万元,建了一个蔬菜大棚,两季就收入2万多元,不但摆脱了贫困,生活更是达到了小康水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交汇点上,勤劳质朴的莘县人民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以更加坚定地信心、更加昂扬地斗志,努力开创莘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莘县答卷”。

调研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中共莘县县委

调研成员:刘汝成 赵敏 和德道 李念斌 张如昊

刘冬冬 杨歌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 王莹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