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青岛,长于香港,两座城市的滋养,成就了糅合传统与现代、兼具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香港建筑设计师何文青。
“我6岁之前住在观象山,之后住在信号山。”何文青说起他记忆中的青岛生活,充满山林野趣的山头公园、落潮后可以摸小鱼小虾的栈桥海边,无不闪耀着他的童年之光。
1983年,何文青10岁时跟随父母移居香港,从熟悉到陌生,从安逸到挑战,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活。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何文青在香港大学建筑系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所设计的青岛美术学校、青岛实验高中、青岛市盲校及青岛市艺术学校等建筑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山东省及青岛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项。
毕业后,何文青就职于一家国际建筑师事务所,除了负责香港本地的大型建筑工程,还参与设计了由李嘉诚基金会捐建的汕头大学等内地项目。
何文青多次为青岛的发展建言献策。 何文青供图
借着进入内地工作之机,何文青发现内地的城市建设供建筑师发挥的空间更加广阔。于是,怀揣着对建筑理想的追求,何文青回到了内地,“回归自己内心最纯朴的源点,简简单单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才能让自己心满意足。”
学校是何文青主要的设计方向,“我爷爷在几十年前就热衷教育,如今我在青岛设计了那么多学校,也算是一种传承吧!”何文青展示在手机中留存的设计图,“这是青岛美术学校,屋脊线连绵起伏,以现代手法全新演绎了青岛老城风貌保护区的传统风貌……这是青岛市艺术学校,建筑立面犹如演奏中的手风琴……这是青岛二中的学生发展中心,选址在校园的中轴线上,建筑造型寓意大鹏展翅高飞……这是青岛莱西市香港路小学,以建筑退台来塑造自然台地。”
“香港经济发达,寸金尺土,高密度的建筑综合体对我设计城市CBD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何文青当年参与设计的青岛市北CBD中央商务区就借鉴了香港的国际大都会形象,中轴对称、立体交通等设计既时尚繁华又便民实用。
“青岛是一座活力充沛、环境优美、开放包容的湾区城市,城市面貌在变化,辐射功能日益显现。我的成长环境很特殊,比绝大多数的香港人更了解青岛,但是也比地道青岛人对家乡多了一层陌生感,可以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看青岛。”何文青介绍说,游走于熟悉与陌生的中间地带,使得他的设计既能“跳出去”,以更加开放的思路和视野来做宏观规划,也能因地制宜,挖掘更多城市独有的元素,融入其中。
与此同时,何文青还曾连任三届青岛市政协委员,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在这期间,他珍惜每一次履职的机会,认真调研,为青岛的发展建言献策,其中涉及城市建设、教育、交通、旅游、民生等众多领域,其多项建议获得了落实。
生于青岛,长于香港的何文青对于两地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何文青说:“青岛和香港一北一南,两个城市有很多相近之处,有山有水,都是沿海城市,只是青岛的四季更分明一些。我们一直在为促进两地的交流、发展而努力,希望两地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为近年来到青岛发展的香港人日益增多感到欣喜。
谈到对未来的展望,何文青表示,“我跟家人喜欢在青岛生活,无论是气候环境、风土人情,还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青岛都在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我会继续在青岛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献上微薄之力!”
目前,为集聚香港优质人才要素,引进香港高层次人才(团队),青岛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香港人员在自贸区就业创业,符合条件的,与青岛市居民同等享受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灵活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同时,香港人员纳入本地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后,由青岛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进行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为有在青岛市就业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开业指导、创业孵化等服务。
为更好支持自贸试验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青岛对符合条件的香港高层次人才,按规定发放《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在出入境和居留、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工商、税务、科研等方面,提供人才创新创业、生活乐业服务绿色通道政策。
来源 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