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以“志愿服务+阅读推广”形式深入推动乡村阅读(受访者供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于洋
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阅读是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日前,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系列成果发布,泰安市东平县的孙新荣获全国“乡村阅读榜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阅读于孙新而言既是一辈子的缘分,也是一辈子的事业。“小时候我通过阅读从乡村走出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教师后,我也希望阅读能给更多人带来幸福。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阅读同个人生活的联结,让更多人接触、参与阅读,这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意义。”孙新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孙新在推广阅读(受访者供图)
让教育与乡村阅读深度融合
“让更多人通过阅读获得幸福”,是孙新的教育初心,也让他与乡村阅读紧密联结在一起。多年来,任职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孙新的活动范围从学校拓展到整个东平,除了本职教育教学工作外,他还频繁活跃于志愿服务、农家书屋建设与阅读活动推广活动中。其中,最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志愿活动群体。“东平有很多非常活跃的本土志愿者协会,此前组织的志愿活动多以‘送米送油送面’的物质援助为主,虽然我也长期参与,但我认为除了物质,他们同样需要精神层面的帮助。于是我决定在常规志愿活动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孙新坦言。
据了解,在东平县以“志愿服务+阅读推广”形式开展的文化志愿活动中,孙新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家长及老师群体,以周末为主要活动时间,深入乡村播撒文化种子,“起初是送去一些书籍,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发现条件成熟之后,会利用本地农家书屋在村镇内直接召开小型阅读交流会,效果同样非常好。”
一来二去,孙新不仅成了东平文化志愿者群体的发起与组织者,也成为乡镇农家书屋的一位管理员,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孙新创意颇多,“我们对农家书屋的建设主要从软实力着手,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书屋,重新调整布局,赋予其独特文化主题,让它首先‘活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课程化阅读,让农家书屋真正具备长期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支撑。”
所谓课程化阅读,主要针对文化基础初具规模、群众文化氛围也较好的地区,由教师等专业人员充分发挥教学优势,依托农家书屋开展长期课程指导,为每个地区都“量身定做”一套高度规划,有主题、有侧重的课程。据悉,相关课程既涵盖儿童话题、亲子话题等热门主题,也有科学类、思想类议题,不单侧重于阅读与教育,更成为所有人都能参与,真正包罗万象的综合文化活动。“有时候我们还会组织县城里的一部分学生进入这个课堂中,进行一对一活动,或者开展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拓宽课程的内容和影响力。”孙新表示。6年来,农家书屋的课程化阅读真正让阅读和农耕文化相结合,让近万个家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以主题活动传承耕读文化
在一系列阅读实践中,学校教学与阅读推广充分交叉,通过课程化阅读深度联结,成为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对此,孙新表示,“一开始确实担心这两者是否会产生冲突,但后来事实证明它们最终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据了解,阅读的课程化使阅读活动从组织性到主题性都有了明显提升,而得益于乡村丰富的文化实践,阅读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日常课业教学。同时,这一举措也让教师群体成为开展阅读与教育活动的“中继站”,使基层教师担负起打通乡村阅读最后一站路的“文化向导”。在孙新的联系与带动下,东平本地从上到下逐渐形成了“文化职能部门——志愿服务团队——基层教师群体”的阅读推广阵列,以极快的速度将阅读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铺开。
从教师到乡村阅读实践者的身份转变,让孙新与乡土和基层群众有了更紧密的联结,也推动着他在乡村阅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2022年,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大的整合。一改往年以职能部门为主导的‘被动参与’态度,我们将各个公益协会及小团体各自分散性的专题活动以‘年’为单位进行一次整体规划。”孙新将这一行动称作“百团大战”,目的在于改变往常各文化社团与职能部门“零星战斗”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工作开展,孙新结合自身在县乡政府、志愿者团队、文化团队和人民群众之间“穿针引线”的经验,积极参与并推动了东平本地阅读力量的全方位整合。目前,他不仅是东平县的孙老师,还是东平作家协会的孙理事,是东平信息港的孙主任,是东平讲师团的孙团长,也是东平农家书屋的“孙管理”。在他有序的引导与推动下,社会不同层面得以同时发力,开展了一大批小而精的特色阅读活动,促成了东平全年文化活动“不断档”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东平朗读者大会作为当地代表性阅读活动已连续举办6届。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深入城镇、乡村、社区,包含数十次主题活动,吸引了省内外近万人参与,网络传播影响近10万次,其中参与者年龄最大84岁,最小的3岁。而关于活动的延续与品牌的打造,孙新也有着更进一步的规划,“我们希望充分借鉴既往举办活动的经验,在之后一段时间,以‘千里运河在东平’为主题,结合运河文化在东平本地举办一个大型文化推广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想让‘运河’系列走出东平,甚至走出山东,在沿河各大地市呈现我们东平文化和齐鲁文化,以运河为纽带,创造东平与全国各地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
推动全民阅读向内涵发展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是齐鲁大地的优良传统,也在乡村阅读的深入推进中得以传承延续。在以活动开展等形式推广全民阅读的同时,孙新还将阅读和农耕文化相结合,帮助花篮店村、山头村、一担土村、清泉书院等十几个村庄的农家书屋设计系列化阅读课程,使农家书屋升级耕读学院,促进全民阅读向内涵发展。
在孙新看来,“目前本地整个农家书屋系统都在积极行动,态势相对良好,真正摆脱了文化活动零星点状开展、无法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老问题。”尽管乡村阅读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孙新心中,仍有进一步的设想。
“建立东平全域性的读书协会是当下最迫切的工作任务。筹备协会成立工作的同时,我也想尽可能把目前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向外推广出去。我们用自己的脚丈量出很多可复制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好推广。”孙新介绍,目前,他已着手尝试把阅读活动与科普工作相结合,参照农家书屋的课程设计经验,来编制系统的课程教材,用以各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参考借鉴。
“其实最开始,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改变自己。工作中,我们也从不给自己定什么宏大的目标,就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去达成每一个‘小目标’。我们以前是这样让东平慢慢成长起来的,以后一定也会这样继续下去,让书香浸润乡间大地。”孙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