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成为“网红”两年后,“拉面哥”未来想搞农家乐采摘园

2023-02-01 09:54: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发自费县

 

两年前,因为“15年来坚持卖3块钱一碗的拉面”,费县的程运付火了。随着网络的喧嚣退潮,“拉面哥”近况如何?春节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到程运付家中与他聊了聊。​

地名

在手机地图上,“山东拉面哥”成为一个地名。

如果不知道程运付的家在哪里,你只要在手机地图上输入“拉面哥”三个字就可以了。程运付的家在杨树行村,是沂蒙山区腹地的一个小山村,也是一个自然村,归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邱镇马蹄河村,费县县城西南30多公里。

听说是去访问拉面哥,在去杨树行的路上,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尽管此前送过很多乘客,但与“拉面哥”缘悭一面。“正好我也去看看他。”司机师傅说,一年多来,去看拉面哥的人比以前少多了。杨树行村入口处,是一饭店。饭店旁,是一较为宽阔的场地,停着七八辆车,其中几辆还挂着外地牌号。

看到一对夫妇领着孩子站在一辆车旁,记者上前打听“拉面哥”家的住处。孩子的爸爸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也是刚来,来看拉面哥的。”记者这才注意到他的泰安车牌。

一位走来的老太太告诉我们,沿路走上去,一拐弯,不用问就知道了。记者、送记者的滴滴司机、泰安夫妇我们一起走上去。果然,一拐弯的胡同里,一排案板、帐篷就出现在眼前,还有几排像是长途车上拆卸下来的软座。背阴处,座位上还有积雪未化。

这里很安静。

敞开

“拉面哥”家的大门是敞开着的。

门前是一个绿色的大顶棚,上面悬挂着一串串红色的小灯笼,这里就是“拉面哥”家。几个成年人在门前布置着彩灯,两个三脚架架起的两部手机对准了他们。手机后是两位在直播的主播,对着手机在和网友聊天。“拉面哥在家,进去就行。”

程运付的家和华北平原的大多数农家庭院并无二致。堂屋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是跨屋。房屋看起来也有二三十年了,墙上贴的瓷瓦颜色样式还是上世纪末农村流行过的。

“来了,兄弟。”看见来人,程运付从侧屋赶忙走出来,手里拿着烟,递给眼前人。虽然都是陌生人,但他热情又客气说着闲话,“年前就不准备出摊了,还剩下这几天,做拉面的一整套东西都得收拾。”

程运付瘦瘦高高的,头发有些乱,一笑,脸上的皱纹就荡漾开。进入屋里,他们一家三口都在。

“咱兄弟们说实话,粉丝也好,来玩的游客也好,不管哪里来的,只要来我家,就跟到个人(自己)家一样,咱山东人不是好客嘛!”程运付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会有慕名而来的人,他不会拒绝,他都热心招待。

变化

“慌,太慌了!”回忆自己刚“火”的时候,程运付重重地连说了两个“慌”。当时,他的心里很慌张。除了刚开始有些“惊慌”,程运付和妻子也开始上网,在短视频平台上开了账号,慢慢适应了网络时代,也慢慢消去名气带来的压力,像是经历了一场网络短视频的“洗礼”。

“他们有人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我现在是体会到了。前年,河南水患,我去做公益,新乡当地的粉丝给我发微信让我去,单纯就想帮个忙,就有很多人说我炒作。”随着接触网络,程运付发现,关于自己的各种声音都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家人也开始无视这些声音。

“谁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做自己就好了,我问心无愧就很好了。我还是卖拉面,挣个辛苦钱。”程运付说,两年过去,现在心态已经平和了。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近一年来,来杨树行村直播的人少了。

临近春节,记者在杨树行看到有四五个主播还在杨树行进行直播。道路一旁的果树上,有主播挂上了不少彩灯。正在直播着的手机也对挂彩灯的过程进行了直播。

在流量的“洗礼”中,程运付夫妻俩也渐渐意识到人气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人来得多,乡亲在村里就能摆摊卖卖农副产品,不用赶集了。”他说,如果自己的名气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发展当地经济,他也“情愿配合”。

程运付虽然并不直播,但他在快手上的粉丝量超过127万,在抖音上的粉丝量更是超过了233万。虽然并不频繁,但是每个月“拉面哥”总会发几条视频,视频内容多是干农活、做拉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寻找亲人的信息。

程运付的妻子比他似乎更适应短视频时代,她的短视频号为“拉面嫂”,快手的粉丝超过19万,抖音的粉丝也已快10万,除了发布采摘、做当地特色食品等展现当地农家生活的视频外,她还经常进行直播与粉丝互动,直播赶大集、直播送祝福等等。

“拉面哥”和“拉面嫂”依然是杨树行村最大的“网红”。在1月21日19时左右,也就是除夕,拉面嫂在快手上进行了一场直播,在快手小时榜上排名山东第7位、临沂第1位,一个小时左右的点赞量超过9.1万。

打算

成为“网红”两年后,程运付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是留在家乡,还是外出打拼,程运付又面临着选择,“现在也在想下一步的出路,我就是鱼缸里的金鱼,需要活水。”

程运付也在思考下一步的打算。他的第一选择还是想留在家乡。“谁不想为咱家乡好啊,对吧?”程运付说,“俺这里有山有水,有各种果木,也有各种农副产品,如果能拉动一些人来玩,那当然好了。”

程运付对记者说,他有一个想法,如果条件合适,他想在村里搞一搞农家乐、采摘园,“咱老百姓也没多大能力,也就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程运付就想着找机会出去看看。他看到当地外出的“能人”也很羡慕。“要真想带动家乡发展还得有实力。”他说,如果有机会,他想出去打拼一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