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任为
山东省郓城县张鲁集镇是郓城编藤产业的发源地,发展至今已有4家规模化企业。2021年张鲁集镇编藤产业方面营业值已突破5000万元,而郓城县百斯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一家当年营业值就达到3000万元。郓城县百斯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校立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企业发展到现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下一步我准备扩大企业规模,把我们郓城的产品卖到全世界。”
回乡发展
杨校立告诉记者他是1968年生人,郓城县李集镇人。在和杨校立的谈话中,记者得知1992年杨校立便前往天津市发展,顺利入职当地一家经营编藤、铝艺制造的日企。“我当时在公司做设计,后面慢慢升到公司管理层。”
“我当时年轻嘛,又肯做事,公司总部领导决定把我派到日本。”2005年,杨校立只身前往日本工作。刚到日本工作的杨校立还不会说日语,他四处向同事请教口语,经常边工作边学习口语。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杨校立已经可以说一口熟练的日语了。
身在他乡工作五年之久的杨校立,在日本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客户资源。这年,杨校立突然做了一个让身边同事无法理解的决定——回国发展。杨校立回答,在日本,他年纪每长一岁就越会想回家。2011年1月,杨校立辞去社长助理的职务,放弃40万人民币的年薪,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杨校立(左)
创立公司
回到山东老家的杨校立歇息了两天,开始考察编藤市场,最终决定在郓城县双桥镇借用食品站的厂房成立公司,主要生产户外编藤制品。
杨校立说,“我当时选择回老家,因为我考虑到在家可以随时陪着老婆孩子。”杨校立介绍说,他是农村出身,所以理解老百姓吃的苦,想让乡镇及周边村里的农人帮他做编藤,可以选择长期,也可以短期工作。“在老家的乡亲们务农的比较多,一年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土地里忙,我这个产品需要手工编藤并且门槛较低,可以提供一些岗位让乡亲们增加一些收入。”杨校立说。
回家发展的杨校立起初创业并不顺利。“最开始的时候工厂就12名固定工人,场地也是租赁的。”杨校立告诉记者,因为土地限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流失了很多客户。“后来我开始反思哪里有问题,最后我着手升级产品,把产品质量做好,后又联系到之前在日本的客户。”杨校立说,公司调整思路之后开始走上正轨。
编藤产品远销国外
2014年8月,杨校立收到郓城县张鲁集镇政府的邀请,政府承诺可以为他提供50亩地,免收租金30年。得到当地政府支持,杨校立正式入驻张鲁集镇开设工厂。“我又联系到之前在新加坡的一位客户,答应为他供应产品。”杨校立说他的订单量开始出现上升,后来又在李集镇创办了工厂。2016年,杨校立接到的国外订单逐渐增多,当年3月底订单金额就达到了2500万元。
2015年,杨校立开始开设电商渠道。“刚开始网上销量很少,产品主要销售渠道在南方和一些国外的供应商。”杨校立告诉记者,现在是电商时代,他比较重视网上销量,今年产品网上销量可以占到总销量的三成。
“现在公司有1000多名固定人员,打造了(编制点)30多处,临时从业人员有5000人左右。现在产品销售也扩展到了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校立向记者介绍。
现在张鲁集镇已经成为郓城县编藤产业发源地,有四家规模化企业。“国外订单多,只靠我自己肯定不行,得让大家都有饭吃。”杨校立说:“下一步,我想把我的企业继续扩大规模,打造高端产品,补全市场缺口,希望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可以用上咱山东郓城的编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