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起源于元明的鲁南五大调 碟碗筷敲出别样魅力

2023-03-29 10:49: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

鲁南五大调表演者所采用的乐器除了吹管乐器之外,还有瓷碟、瓷碗、竹筷等,目的是打击出节拍伴奏。(资料图)

接续历史传承,唱响一方风采。鲁南五大调起源于元明两代,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其蕴涵着大量元曲音乐、文学及山东古代经济发展和商贸活动的信息,是地方历史文化和传统戏曲、音乐发展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特殊的伴奏乐器

鲁南五大调也称淮调、五大调、郯马调,是一种民间传统的大型声乐套曲,集中流行于山东省临沂市的郯城县及马头镇一带,其影响遍布鲁东南地区乃至鲁北广饶和江苏连云港等地,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有些曲牌如满江红、淮调、大寄生草等早在元明两代就已出现。其具体来源众说纷纭,据推测为从元曲小令和散套衍化而来明清小曲。鲁南五大调包括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大寄生草5个曲牌,包含《五景》《五盼》《七多》《七赞》《八恨》等曲目,现在保存下来的有130首,经过整理出版了《耕读渔樵》《遇多情》《大观园》等专书。

鲁南五大调和一般的民间歌谣不同,表演者所采用的乐器除了吹管乐器之外,还有瓷碟、瓷碗、竹筷等,目的是打击出节拍伴奏。节目要边演唱边伴奏,吹、拉、弹、打并重,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表演者一边用手指灵活地轻轻拧着一双竹筷,或敲或顶,擦着瓷碟,一边从口中唱起悦耳动听的曲调,敲击出来的声音和奏乐歌声就这样融为一体。在平易徐缓的伴奏下,一幅幅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的图画徐徐展开。鲁南五大调同时具有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休闲趣味和令观众赏心悦目的高雅格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鲁南五大调的伴奏乐器十分多样,包括吹管乐如笛子、箫、笙等,弦索乐如二胡、四胡、三弦、琵琶、月琴等,敲击器具如酒盅、碟子、碗、皮鼓、竹板等。参加演唱的多是渔民和农民,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雅俗共赏的民歌

在音乐结构上,鲁南五大调以夹曲体与主曲体为主,演唱形式则分为坐唱与群唱。坐唱流行于郯城等地,演唱者一或二人,伴奏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如二胡、柳琴等可有可无,可增可减,演唱与伴奏者围桌而坐,其演唱形式类似一般曲艺。群唱需几人至十几人不等,大家围拢一起或横排为两行,部分演唱者手持乐器,边演唱边伴奏,吹、拉、弹、打有着明确的分工。

谱写世情生活,奏唱悦耳歌谣。鲁南五大调既是雅俗共赏的民歌,也是鲁南地区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当地社会生活习俗、民间艺术,也对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鲁南五大调题材广泛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既有对一般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涉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唱词内容广泛,有民间传说,如《白蛇传》等,历史故事如《华容道》《三国》等,文学小说如《大观园》《遇多情》等,此外,还有突出生离别怨、思郎盼夫的情感内容,如《减芳容》《一匹绸》等。

鲁南五大调中,传唱于日照地区的“满江红”有“细曲”“雅歌”之称,《四盼》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曲目之一。“满江红”为鲁南五大调之首,内容呈现多样化,从各个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风土人情及历史典故。“满江红”在沿海渔村最为流行,每当渔民从海上满载而归,亲朋好友便欢聚一堂,设宴祝贺,席间碗、碟、盅、筷等击打节奏,歌唱助兴。

鲁南五大调以一种轻盈畅快的叙述方式向观众娓娓道出曲中人事物的种种。演唱既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也可以表达一定的主题寓意,加上独特而又和谐的音色与演奏技巧,使得歌曲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广受群众喜爱。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