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山东教师穿山越海,到武陵山区腹地支教

2023-04-25 09:36:0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叶福森

东营,地处渤海之滨,“母亲河”自这里奔腾入海;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2010年12月,东营市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签订《共同推进东西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正式建立结对关系。自此,如闫玉霞般的东营教师,便开启了奔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支教生活,走上了帮助山区里的孩子们学习知识,为当地培育人才的道路。

奔赴支教第一线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在山东省对口帮扶重庆市的诸多政策中,“鲁渝教育协作”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政策之下,众多优秀教师加入到“鲁渝教育协作”的支教队伍中,成为助力重庆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49岁的闫玉霞从事教育工作已29年,平时也一直在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新闻报道,心里一直想为山区孩子们做点实事。在此之前,闫玉霞也曾经资助过贫困生。那是来自东营市河口区的一对姐妹,从小学三年级一直被资助到高中二年级,后来因为孩子一家搬去滨州,便中断了资助。此外,闫玉霞也曾跟随公益组织去临沂参加资助贫困儿童的活动。不过,尽管参加了各种此类活动,但参加完之后,她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

直到2022年9月,东营市要选拔优秀教师赴重庆市酉阳县支教,闫玉霞成为鲁渝教育协作·东营赴酉阳支教教师中的一员,被分派到酉阳县花田乡中心小学工作。在闫玉霞的印象里,支教是到一个贫瘠破旧的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山间小路,低矮的土房,孩子们坐在参差不齐的桌椅上,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眼里充满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但是来到酉阳县后,现实中的环境和想象中的还是有差别。

闫玉霞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酉阳县城到花田乡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花田乡四面环山,山路弯弯曲曲极其难走。乡政府驻地所在的村就是当地老百姓所谓的“街上”,在这个“街上”,除了学校和乡政府,很少能看到像样的房屋,大部分都是用石头或木块沿着山沟堆砌而成的房子。与此同时,在花田乡如果想要去酉阳县城买东西或是办事情,要在乡里等半天面包车,再颠簸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才能到酉阳县城,交通十分不便。

虽然花田乡的自然环境不太理想,但是当地的学习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学校有教学楼,孩子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只是,学习环境虽然比生活环境要好,这里的孩子们却大都对学习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闫玉霞表示,或许因为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父母陪伴的减少,使得他们缺少积极主动性,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虽然去支教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想象中的支教环境和现实中的支教环境还是让闫玉霞感到了落差。不过,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她还是迅速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白天充实的教学生活,课余时间的家访慰问,使闫玉霞的一天异常充实。

在困难中不断前行

支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的困难和繁琐体现在方方面面。刚来到酉阳县的时候,因为地域气候差异和语言以及饮食等方面的不同,闫玉霞非常不习惯,“无论是当地老师还是学生,普通话普遍都不是很好。平时交流几乎不说普通话,都是重庆方言。”语言不通给初来乍到的闫玉霞和其他支教老师们在信息获取上,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此外,南北方饮食差异、气候差异明显。令闫玉霞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重庆的冬天,“酉阳县的冬天是湿冷的,又没有暖气,最低气温也有零下七八度,室内又冷又潮湿。取暖设备是一台电暖小太阳。人在小太阳边上还能感觉到一点温暖,只要一离开,就冻得瑟瑟发抖。”

疫情期间,受限于现实条件,山里的孩子们上网课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就把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拿出来给孩子们使用。

来到酉阳支教后,闫玉霞被分配到一到六年级教孩子们音乐课。以前这个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较低。为了能够快速进入角色,闫玉霞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等技巧。针对班级学生音乐素养较低的情况,闫玉霞在日常工作中想了很多办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孩子们讲述山区外面的事情,每次上课时口袋里带点小礼物,时不时奖励一下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以至于每节课上,学生们都好奇老师的口袋里有什么宝贝。因此,他们也称呼闫玉霞的口袋是“哆啦A梦的口袋”。

虽然孩子们调皮,有时会被气到,但更多的是被他们感动。闫玉霞表示,大山的孩子自由、朴实、热情,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经常会有学生拿着糖果和点心送到自己手中。“老师辛苦了,给你吃”,一句朴实的话语,往往会令闫玉霞和其他支教老师们感动不已。

将帮助落在实处

“支教不是一个光环,而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支教是最真实的一段锻炼,是亲眼所见、真实经历。每当我把家访慰问的照片发给周边同事和朋友,他们都会为之感动。有的孩子生活太苦了,需要关心爱护,也是通过这些亲身经历,才让我有动力引导同事朋友一起献爱心,切切实实为孩子们做点事情。”闫玉霞告诉记者。

对于支教来说,最重要的是“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们的爱。“之所以选择支教,因为我想毫无保留地把山东这边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给西南山区,让那里的孩子们享受到同等的教育。”闫玉霞说道。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支教老师们的付出,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在通过不断的走访和家访中,闫玉霞意识到应该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捐赠救助活动来帮助困难学生、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于是,闫玉霞利用春节探亲、走访亲友的机会,向周边的亲人朋友讲述了花田乡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发动大家开展爱心捐赠。亲戚朋友知道后,全力支持闫玉霞的想法。据悉,活动开展以来,共募集资金7万元。闫玉霞告诉记者,这笔善款会捐赠给最需要的孩子们。

在首届鲁渝教育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经验论坛暨爱心捐赠活动上,闫玉霞作为捐赠代表上台阐述了她的感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这次爱心捐助活动,唤起更多的人间真情和爱心义举,带动社会上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社会公益慈善行动中来。”

对于未来想要去参加支教的老师,闫玉霞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支教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建议想去支教的老师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如果能够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把握好这个机会,用心用情规划好支教的每一天,将无私奉献、爱心救助融入到支教的大事小情中来,就会发现支教是一件十分开心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事情。”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