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几个“棒槌”就能编花边,这手艺真绝了

2023-07-14 10:22:1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张淑婷

邹汉珍在制作“棒槌花边”

谈起花边,不少人首先想到蕾丝,作为装饰的镂空制品,一直广泛用于纺织行业。而在山东,恰有这样一门手艺,只需要几根线,几个“棒槌”就能编出诸如蕾丝般的各种花边。

今年57岁的邹汉珍已经从事花边技艺四十多年了。她生于花边世家,从小就熟练掌握棒槌花边的各种编织技法,十岁时可以独立织花边赚钱谋生。这些年来,她一直从事棒槌花边加工制作工作,并尝试自己设计和创作花边样式,如今她不仅是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担任起了栖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有上百年历史

初见邹汉珍,她身着一件红色旗袍和白色镂空披风。随着她款款走来,披风上的流苏随风摆动,显得格外温婉典雅。“您好!”邹汉珍远远地跟记者打着招呼,“我是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边棒槌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邹汉珍,您看,我身上这件披肩就是用棒槌花边织出来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这件白色披肩整体呈三角形,内部呈镂空状。披肩由上百根白色棉线编织而成,根根分明的丝线经过复杂的手法编织成了两种交错排列的花纹,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邹汉珍告诉记者,“这件披肩是用‘打结’和‘小辫儿’两种技法织成的,在所有编织技法里最为复杂。一般来说,棒槌花边的技法有密龙、密布、小辫儿、稀织等技法,不同的技法织出来的效果不一样,比如密龙织出来的花纹更宽,而密布的更窄。”

在邹汉珍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一件件装裱好的花边件货顺次罗列在展台上,这些花边件货颜色不一,造型各异,有腾云驾雾的龙、抓耳挠腮的神猴、肥硕饱满的鲤鱼以及各种各样的充满中式风格的作品。邹汉珍告诉记者,“棒槌花边的设计讲究形神兼备,它一般取材于传统的文化元素,比如各种龙纹和云纹以及各类鳞纹。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也开始融入到设计当中来。”她说,“其实花边棒槌的图案设计并不难,最主要的是将画印在格子纸上并添加各种图解,图解就像使用说明一样,指导你下一步往哪里织,编织几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棒槌花边是一种源于欧洲的传统民间编制手工艺,它19世纪末传入山东,目前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棒槌花边是由编结工艺发展而来的。古代,欧洲民间曾以鱼骨为别针,扎在垫子上,然后以羊脚骨为绕线管,所制成的花边称为骨花边,后来又称绕线管花边。由于绕线管传入中国后被当地俗称棒槌,所以在中国便称其为棒槌花边。一般来说,棒槌花边主要用于装饰手帕、服装、枕套、被单、窗帘等,其中做工最精细、最出名的属栖霞勾勾花边,其花纹细密,小巧复杂。

出生于“花边世家”

邹汉珍告诉记者,她接触棒槌花边已经四十多年了,第一次织花边还是六岁的时候。

“从我记事起,姥姥和母亲就在家里织花边。那时候,花边是一门人人都会的手艺,女人们忙完家务,就会坐在一起边织花边边聊天。对以前的人来说,织花边不仅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是卖钱谋生的主要手段。”邹汉珍告诉记者,“从六岁开始,我就学习织花边,妈妈是我的老师,她从最简单的密布开始教起,错了就会打我的手,非常严格。”她笑着说,“上学以后,我就没时间每天跟着妈妈学习了,只有放学写完作业后才有时间。就这样,不到一年我就基本掌握了所有的编织技法,并且开始独立完成单幅作品的编织工作,十岁以前,我就成了村里有名的小花边手。”

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后,邹汉珍曾想过外出工作,但她的母亲却阻止了她,“在外面工作,赚钱并不比织花边多。以工人为例,一个工人每月收入大约为30元,而织花边一个月却能挣60元。且织花边更简单,不需要外出,也不用经历风吹日晒。”最初,邹汉珍听从了母亲的建议,选择在家里织花边,直到1997年左右,机器生产开始取代人工织花边的手艺,她也结束了在家工作的日子,开始在当地的一家棉纺厂上班。她说,“虽然我的主业不是织花边了,但晚上下班回家,也还是会拿起桌上的棒槌拨弄两下,即使无法卖钱了,但仍旧喜欢这门手艺。”

直到2002年,那家棉纺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以后,她才又开始重操旧业。邹汉珍告诉记者,“这时候我织花边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觉得这门手艺陪了我大半辈子,有种割舍不下的感情。我开始研究棒槌花边的更多技法,并到全国各地走访学习。2014年6月,我还成功申请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需要更多人来传承

在邹汉珍的工作室,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她的工作条件十分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草垫、一张图纸和几根大头针以及拴着线的棒槌。邹汉珍告诉记者,“首先,我们需要将花边图纸置于圆盘形草垫上,然后把大头针扎在图纸网格上以固定编结的位置和方向,随后,再将小棒槌上的棉线拉出并固定在图纸的一定部位。最后,我们只需要手执小棒槌,根据图案形状,以别针为支点,将棉线进行扭绞、缠结编织成花边就可以了。”

随后,邹汉珍坐下来开始给记者展示用小棒槌制作花边的过程。只见她先看了一眼图纸,随后拿起带线的棒槌开始交错排放,这个过程非常快,几乎只能看到一个手影,而就是这几秒工夫,一个六棱形的花纹就编好了。她告诉记者,“虽然棒槌很多,但并不会打结,如果要是编错了,就只能拆了重新编。”

“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棒槌花边在当地基本消失了,即使还有人会,但由于织花边费眼费精力,也很少有人再拿起棒槌。”邹汉珍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已经有机器可以织花边了,但对于小幅的、定制的作品,还是需要人手工来完成。”

邹汉珍告诉记者,“与机器相比,传统的棒槌花边技艺更加耗费时间,例如一个巴掌大的福字,用最简单的密布织法大概需要三天时间,而机器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但相对于机器来说,手工编制的花边颜色可以更多,且样式更复杂。”为了更好保护棒槌花边这门传统手艺。近几年,邹汉珍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从事棒槌花边的制作和创新。目前她的多幅作品都参加了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等活动,得到了许多国际友人的赞美。截至目前,她的作品《头巾》被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收藏并长期陈列宣传展示,《百鸟朝凤》获得山东省文旅设计大赛优秀奖。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