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解锁讲好红色故事的“山东密码” 红嫂家乡兴起了研学热

2023-07-25 10:07:5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叶福森 通讯员 郑树平

“我们参观了纪念馆,观看了情景剧,还参加了影视体验项目,尽管天气非常热,但我觉得这次研学收获很大。”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初二学生毛以辉在参加完“百团千人学红嫂”研学活动后兴奋地表示。7月,暑期开始,由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的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组织的“百团千人学红嫂”活动随即开启。截至目前,共有来自安徽、江苏、河北等地的近百个团队约5000人参加活动,来自“红嫂家乡”的红色研学潮引发热议。

红色研学热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所在的沂南县常山庄村,位于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过。这里,红色遗址众多,红色文化深厚。

面对众多红色资源,红嫂家乡旅游区采取“多点串线”方法,将红色资源优势转换为研学优势。景区根据自身特点和研学需要,设置了数十个研学点或教育点,包括中国红嫂纪念馆教育点、省第二次青年代表会旧址教学点、影视拍摄研学点、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教学点、沂蒙传统民居“干插墙”教学点等。此外,为丰富研学内容,景区对常山庄古村的100多户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新建、改建和恢复了可供拍摄红色影视专用的炮楼、戏台、古道、城门、围墙等,并对古村河道进行了整修,成为综合性红色教育、研学、培训和体验基地。经过10多年建设,景区现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等荣誉称号。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总经理薛贵祥介绍,随着暑期的到来,党员教育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进入旺季,景区除做好服务外,还举办一系列教育体验活动,增强学习教育效果。景区自2008年建园至今,已接待红色研学中小学生近80万人次。

“我们观看了红嫂剧演出后,又体验了一些相应的项目,这些项目虽然时间不长,但很有教育意义。”来自江苏徐州的徐怀波表示。

拓展“研学+”

近年来,研学热的兴起,许多景区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不同的研学课程,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参与。但鉴于有些研学旅行活动“只游不学”,流于形式,也让很多家长迟疑。日前,“清北研学游”的曝光,令众多家长敲响警钟。家长费用交了很多,实际内容却与宣传严重不符。在薛贵祥看来,一次研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研学课程的设置很关键。我们和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组成研学旅行课题开发小组,充分利用景区资源,开发了以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拓展为主的《中国梦,红嫂情》研学课程。该研学课程可操作性较强,是一套成熟、完整的研学旅行课程。

比如,“红色+体验”解决了研学过程中学生们感觉枯燥乏味的难题。景区工作人员在研学课程编制时,注重感染力、生动性,增加互动式、体验式内容。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点,学生们听完讲解员讲解后,可以重温少先队入队誓词、观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片。看完专题片后,学生们还可以上台讲述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心得体会等。

在红色体验区,设置了小木车送军粮、抬担架、架火线桥等红色体验项目,学生们可以进行“送军粮”“救伤员”等体验活动。“展馆解说+沉浸式演艺”则解决研学课程内容单一问题。研学时,学生们先到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参观学习,听取红嫂故事讲解。之后,观看红嫂故事沉浸情景短剧《妇救会》《识字班》《民兵连》等演出。丰富的研学内容,让学生们始终处在探索知识的兴奋点上。济宁二中辅导员孙文斌在和学生们体验完后表示:“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在这里进行的研学活动,学生们在旅行中学习,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实现了我们德育课堂的有效延伸。”

惠及大众的教育

某些景区,研学活动因为导游和讲解人员较少,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当暑期来临,游客数量激增情况下,研学活动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情况,薛贵祥表示,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探索出了一条“接力模式”,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景区将研学路线分成引导段、讲解点、沉浸院等数个站点,每个站点均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形成接力之势。从景区到系列红色纪念馆路段,这段的引导工作由几名导游负责,引导学生们安全、有序行进。学生们进入红色纪念馆后,在那里的讲解员负责讲解。听完讲解后,学生们由等候在纪念馆外的工作人员引导至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观看沉浸式情景短剧。”

“接力模式”忙而不乱,收到了一举两得之效,既明确了各站点工作人员职责,确保研学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导游、讲解员相对缺乏的难题。

以文促旅,以文化人,研学旅行的目的除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在于与教育的相互助力。红嫂家乡旅游区红色资源优势明显,景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红色研学课程,不仅带动了景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沂南县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完善我们的红色研学课程,真正做到‘寓教于游’,将红嫂家乡旅游区打造成中国研学旅游的标杆。”薛贵祥表示。

同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陈国忠也说过:“研学旅行应当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教育,研学旅行不能脱离教育方针,要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构建科学的层级和要素体系,要突出山东特色、汲取红色教育思想,推进育人育德、成人成才一体化发展,探索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研学体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