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上门服务有标准,居家养老的山东经验

2023-10-28 14:22: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本月是“敬老月”,关于老年人的各方面问题备受关注。如何养老,成为老年人及其子女最关心的问题。近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实施,给居家上门服务定标准,也使居家养老更加规范。在山东,自1994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且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趋势,近年来,各地也根据实际推出了不少居家养老的措施,提供了居家养老“山东经验”。

更多老人愿意居家养老

78岁的高继英家住济南市槐荫区,3年前老伴儿去世她便一个人生活,近两年眼部患病导致视力变差,近处远处都看不清楚,甚至买菜做饭都成了难题。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做饭越来越不方便,她就从社区养老食堂订餐。虽然自己一个人生活有些不便,但慢慢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只要能坚持她还是希望在家养老。“逢年过节、周末孩子带着孙辈回来,我也开心,在家街坊邻居、社区志愿者都很照顾,也挺好。”高继英表示,孩子们也跟她商量去养老机构,目前对养老机构收费、服务质量的担忧也成为她选择暂时居家养老的理由之一。

其实,随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提升,过去“9064”和“9073”养老服务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多地民政部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之前90%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者7%在社区养老,4%或者3%的老人选择入住机构,如今9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不到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并且失能失智老年人中八成到九成也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可能成本会比较高,但确实方便,老人心里也踏实。”市民刘女士说。

养老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今年重阳节前夕,借助热心单位和组织,本报启动了“为老服务健康行”活动。活动第一站,济南市市中区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社负责人彭军和爱心企业一起,带着慰问品来到了社区居民姜炳忠(化名)家中。姜炳忠今年67岁,两年前脑梗失去自理能力,全靠老伴儿照顾。彭军告诉老人,除了社会爱心帮扶,他可以尝试申请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如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需求不断增加,10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为合理界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范围、规范供给主体资质条件及供给流程内容要求等提供基本依据,对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探访关爱、精神慰藉、委托代办、家庭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等7项服务,涵盖了居家养老所需的主要专业化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明确了从咨询接待、老年人能力评估、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准备到服务实施等一系列程序性要求。

不仅是居家养老方面,为了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2023年相关养老政策密集出台。

今年2月,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22年的创建工作基础上,今年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继续深入挖掘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先进典型,为推动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中首次发布《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清单中包含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三大类16个服务项目,面向多类老年人。

5月22日,人社部、财政部发布《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3年1月1日起,为2022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

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达2122.1万,占比20.9%,全省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我省今年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围绕基本养老服务的制度、设施、供给、质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并提出27项基本养老服务内容及标准。

照护服务“一键上门”

“家庭养老床位”近年来成为一个热词。作为我国第一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青岛市自2020年以来不断调整养老服务业发展思路,不再追求养老机构床位的数量,而是着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设施、队伍、监管体系建设。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护和医疗服务双重需求,试点推出“家庭养老床位”。

“家庭养老床位,它不仅仅是一张床,它实际上是一整套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比如说洗澡、理发、吃饭……这一系列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老人在家里一个电话,专业的养老机构就可以上门为老人提供这些专业化的服务。”青岛市民政局局长车景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在省会济南,近年来也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推出了“家庭养老床位”,目前完成评估并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已达1830人,创建家庭养老床位141张。根据计划,2023年内济南将建成不少于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让更多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成为现实。

家住济南一老旧小区的张大爷已年过七旬,最近感觉身体不太舒服,于是,他通过APP一键呼叫社区志愿者,不到15分钟,社区医护人员就上门了。手机屏幕上,有“视频连线”和“健康管理”两个选项,“点‘视频连线’,接通后,可选择测血压、送药、按摩一类的医疗服务,”APP用顺手的张大爷表示很方便。

如今,济南居家医养服务借助智慧化措施,方便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老人或子女通过APP一键呼叫数字养老平台,视频通话点单,可以预约相关服务;医养服务团队会将“医疗护理+生活照护+中医康复+慢病管理”的打包服务配送到服务对象家里。

慈善捐赠助推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面对的是有着不同情况老年人的需求,这是一项需要各方投入的民生工程。聚焦“居家养老怎么干”的问题,滨州市抓住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机遇,在中央2098万元专项资金基础上,通过慈善募捐等方式,市、县再配套4558万元,创新开展“一米阳光·原居安养”助老项目,专项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并确保服务项目延续性。

该项目将各级资金进行精准分配,其中市级资金支持“清单化”改造,在充分调研老年人需求基础上,面向全市1.35万名低保、低收入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智能化改造,资金由市级以上财政、慈善资金承担。10余家适老化改造企业,根据老年人需求,按照每户不高于3000元的标准,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环境改造、老年用品配置、智能设备配备等6大类22项100余种改造项目。

县级资金则支持“个性化”服务。滨州市委托18家连锁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医疗保健等5大类20项居家上门服务,打造滨州“赛儿服务队”,累计开展居家上门服务13.6万人次。市县慈善资金的注入,助推滨州打造了“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原居安养模式。

滨州还探索实施了“慈心供养”行动。据了解,在“情暖夕阳”项目中,配套设计“慈心供养”项目,市、县同步印发方案,将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活动落到实处。通过“情暖夕阳”“慈心供养”项目,全市已拨付资金365.15万元,使用慈善资金127.35万元,已有3217名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35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接受集中供养。不断扩大“慈善+养老”资源辐射范围,滨州助推居家养老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