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2023年终特刊】多彩非遗焕发生机活力

2023-12-23 10:02:4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从“非遗在社区”活动中的热情笑脸,到短视频平台呈现的传统文化氛围;从非遗工坊中火热的生产状态,到融入日常生活的非遗产品;从名村名镇中热闹的民俗活动,到文化生态保护区中传承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2023年恰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非遗公约》)通过20周年。在这一年中,山东非遗系统性保护继续走深走实,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推进,更在文化“两创”中焕发活力与生机。

老猫花灯自带喜庆节日氛围 资料图

走出中国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2003年10月17日,《非遗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各国对非遗的共同努力与承诺,对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非遗公约》走过20年,留下许多动人的非遗传承故事,更留下珍贵的非遗实践路径。截至2023年,已有181个国家加入《非遗公约》。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将55个新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决定,至此,纳入该名录的项目已达731个。

在《非遗公约》精神引领下,非遗保护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缔约国,中国认真履行《非遗公约》义务,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实践。迄今,我国已申报43个非遗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度参与《非遗公约》操作指南的制定和修订,更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核心的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受益的中国实践。今年,山东省聚焦区域性整体保护,组织认定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省级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各10个,推动非遗良性和有序的传承发展。

中国非遗保护实践20年,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发挥了学术理论辅佐作用;田野实践也是中国非遗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今年11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隆重纪念《非遗公约》通过20周年。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参与,为非遗系统性保护、全面融入当代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中国非遗保护宏伟画卷中的独特景观,中国亦在不断强化探索非遗系统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路径和实践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留下非遗痕迹

从年初的视频直播家乡年,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各项活动,再到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非遗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更将非遗的可见度不断提高。

2023年全国“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启动仪式暨山东省非遗年货大集活动在潍坊启动,线上直播总观看量达600余万次。随后,在活动倡导下,众多非遗爱好者、从业者将充满节日氛围的非遗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年轻人也探索出新的传统年俗传承方式,浓浓的中国年味从现实生活蔓延至云端。

线上线下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不断举办,不仅让群众在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更实现文化建设成果共享。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山东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保护传承水平,也涌现出一批鲜活的创新实践。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推出了“泉润非遗”数字藏品,包括济南皮影戏、泥塑兔子王、莱芜木版年画、侯氏社火脸谱4款。运用新形式让非遗与日常生活建立紧密联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火”下去,也为非遗传播提供了解决新思路、发展新道路。此外,活动上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产品展示销售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散发迷人魅力。

山东是全国唯一黄河、大运河流经的省份,两条河流为这片土地文化繁荣提供丰厚的滋养。今年9月,“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成功举办,积极展现了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省(区、市)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气象。此外,全省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文化,推出各类丰富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比如,二月二舞龙大会、中国大运河(临清)非遗美食季、中国荣成海洋民俗文化月等。这些活动不仅为群众奉献了丰富的文化大餐,更探索出了非遗活动品牌化的发展道路,通过“非遗+旅游”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之中。

发挥非遗作用

根据《非遗公约》及相关文件的基本精神,社区以及构成社区的群体和个人是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主体。只有社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保护的整个过程中,非遗保护才能真正充满活力,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2020年,试点城市扩大到8个,山东省青岛市、东营市包含在内。试点工作周期为两年,各试点城市对社区非遗活动开展积极探索。

今年12月,“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非遗在社区”试点地区典型案例共22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东流亭社区、市南区澳门东路社区、胶州市刘家村社区,东营市垦利区康居社区、东营区东利社区等5个案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充分调动传承人积极性,放大传承人示范带动作用,社区成为了传承弘扬非遗的有力空间;积极打造社区活动品牌,通过非遗实践活动凝聚居民,非遗便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除试点城市外,“非遗在社区”工作也在全省广泛开展,涌现出一批批鲜活的案例,更探索出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

非遗不仅可以在社区中发挥凝聚作用,更能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方式。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非遗工坊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一个个指尖技艺变身为“指尖经济”,一系列贴合日常需求、饱含文化特色的非遗产品被引入市场,不仅让非遗融入了百姓生活,更促进了项目的活态传承。

2023年,山东省认定公布第二批30家省级非遗工坊,至此,省级非遗工坊数量已达60个。今年,围绕产品设计、品牌打造、文旅融合、保护传承、带动就业、拉动消费等方向,非遗工坊塑造了一批非遗特色品牌,更打造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山东省“葫芦雕刻:葫芦里装的都是扶困助残‘良方’”,“费县手绣:绣出乡邻就业创业致富路”,“聂家庄泥塑:工坊引领‘活产业’泥里刨出‘金疙瘩’”3项案例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为全省非遗工坊工作有效开展树立了榜样。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