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见到程平的时候,他刚刚修复完潍坊的一处风机回来。“风机有100多米,机舱的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要是碰上大风,上面会晃得特别厉害。”程平介绍说,他们就是在100多米高的风机机舱内作业,气温只有零下9℃左右,条件比较艰苦。不过,他和工友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修复工作。
他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举手投足充满活力,加上英俊的脸庞,很难让人相信他已是年届50岁的人了。
程平曾是一名侦察兵,20多年前,他放下钢枪、拿起焊枪,一路走来,焊花照亮了他的青春,被业内誉为“兵哥焊将”。
日前,在华能德州电厂,程平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艺痴”,宝剑锋从磨砺出
时间回到1995年,那年程平21岁,刚刚退伍。退伍前,他是侦察兵。退伍后程平到了华能德州电厂工作。那一年,他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起初,他被分配到电厂检修班,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焊接,让他迷上了焊工这个工作。
关于那一次他与焊接的缘分,他已经在很多场合讲过很多次了。这次问起,他还是充满感情地回忆起来。那是1997年的一天,程平所在的机组正在一处现场检修。
“有个师傅在那里焊接管道,火花闪耀的瞬间,固态变成液态,液态再凝结成固态,铁与铁连接在一起。”程平说,当时,他看到那个师傅焊接好管道后,焊接处形成一道道的波纹,感觉非常好看。焊接的时候,需要趴着、躺着、站着、侧着,也更具有挑战性。
就是它了。那一刻耀眼的火花,让他决定转学电焊。厂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1997年的5月4日,五四青年节那天,他来到了焊工班。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焊工工作是枯燥甚至有些痛苦的。程平回忆,电焊瞬间能达到3000多度,而且有强辐射,蹲在练功房一天,隔着面罩,皮肤还是被烤得脱皮。他所在的班组里,有个焊接练功房,除了正常工作,业余时间他几乎泡在那里。一次次反复练习焊接,一点点反复琢磨,每天用掉焊条达300多根。每天的工作量是满满的10小时。
“我是干检修出身,焊接练功房就在我们办公室旁边。那几年,每次我们检修加班回去的时候,就看到程平还在练功房里练习着。”华能德州电厂检修部党总支书记王振涛是程平的老同事,他这样回忆道,程平在练习包括后来工作的时候,“工作服上边是千疮百孔,都是焊眼,他自己身上很多地方都是烫伤的。”
大赛,一战成名惊四座
正所谓“艺痴者技必工”。不到3年的时间里,程平拿到了I类焊接合格证。“我很自豪,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程平说,通过不断在练功房练习和实际工作,程平焊枪下的作品变得越来越精美。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异种钢每个钢种、每个位置都要全方位练习,就这样,他工作的同时,在焊接练功房整整磨了10年,俗话说熟能生巧,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随着工作的不断熟练,认识的不断加深,他想要突破自己的心愈发强烈,于是程平买来金属材料、焊接、热处理等方面的资料,不断请教业内的专家,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焊接实践工作。
时间来到了2008年夏天,在中国华能技能大赛集训期间,90多名选手参赛。焊缝焊完,焊渣应声而落,堪称完美。程平以实操总分第一的成绩技惊四座,免试获得了上海市焊接技师证。
多年来,程平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大者如杏核,小的像米粒。同事们都说他是“伤痕在身,焊条论吨,腰肌劳损,敢打敢拼。”
焊将,急难时刻显身手
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焊接技术后,此后多年,程平和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的焊接工作,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水平成功处理了电厂多项焊接技术难题。
2012年,程平采用预热、锤击、焊后缓冷的焊接工艺,成功修复了德州电厂两台凝升泵电机和前置泵电机底座等大铸件的裂纹,解了因电机更新换代缺少备品的燃眉之急,避免了更换电机及系统引起的一系列工作,还为电厂节省了近60余万元。
2014年夏天,德州电厂6号炉中温再热器泄漏,漏点标高68米。“一般来说,想要更换泄漏的管子,只能大面积破拆周围管屏,焊接泄漏管子后再恢复。”程平说,这样的话,一来当时处于用电高峰,时间上不允许,焊这些管道要焊大量的焊口,焊口越多,出现漏点的可能性越多。
怎么办?程平和工友看到,包墙管和顶棚之间有一个大概40厘米的空隙。“我就从这个缝隙爬进去,由于空间狭窄,背面的管子只能利用镜子,一个63毫米的焊点就用了3个多小时。”程平回忆,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后,最终成功完成了管子焊接工作。
焊接工作成为了程平的事业。甚至在体重上,他都严格要求自己。“从18岁一直到现在,一直保持118—125斤。”程平说,除了饮食控制,他还坚持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通过运动保持身材和活力。“干电焊,要求手、眼、脑、体力四点配合,缺一不可。”
华能德州电厂承担着德州全市20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2018年11月21日,刚刚供暖不到一周,运行十多年的城区供热主管道泄漏,深夜12点半,程平接到厂里的紧急电话,立即赶往现场。
那是在寒冷的冬夜。“凌晨两点钟那时候还出汗,全身湿透,到了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头发已经冻上了。”程平回忆说,他就蹲在泥浆里,管道泄漏的水是暖和的,工友用风镐打一点,他就从泥浆中站起来焊一点。当时,这种交替式的重复动作,一直到早上8点多,管道封闭了,漏点堵住了,程平连爬出泥浆坑的力气都没有了。“回到家,我的腰不能动了,在家整整躺了10天。”
创新,上天入海显匠心
2017年程平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随着时代发展,焊接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焊接技术日渐成熟的程平也在不断通过创新攻克行业难题。
“这是我们发明的折叠式焊插防火伞,它有两种,一种可以吸到管子上,再一种可以固定在需要的地方,这样,在进行焊接时,焊的火渣全部掉落在这里。”在程平创新工作室,程平向来访的记者展示着一把倒立的伞,“焊接现场需要放灭火器,要铺石棉布,有了防火伞,我们可以放心大胆进行高空焊接了。”
记者在华能德州电厂了解到,多年来,程平同志带领他的创新团队先后完成电力焊接技术攻关30余项,发表国家核心论文6篇,发明专利10项,获省部级职工创新奖4项。其中,折叠式焊渣防火伞、弧光收集再利用面罩两项发明入选首届大国工匠展示会,并在联合国第八届“世界青年技能日”启动仪式上进行参展,并成功签约社会转化。
通过刻苦钻研,长期练习,程平以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成功破解多领域“卡脖子”世界性难题。他自主创新焊接工艺,研制出了司太立硬质合金真空水冷堆焊修复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推广应用于深海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2017年6月,华能德州电厂工作人员例行检修的时候,对机组调门解体检查,发现高压调节阀的结合面破损严重,如果不及时修复,将造成大面积停电。
“配件是进口的,根据招标流程,根本来不及买新的。自己修?大家都觉得异想天开,因为焊接硬度只能达到180HB,而调门结合面硬度是400HB。”程平回忆说,用一个新来的徒弟话说,“这简直是白天不懂夜的黑,把它俩撮合到一块,做不到。”
但程平决定试一试。
购置真空罩,隔绝杂质,经过10天攻关,巧妙地解决了硬度难题。他先是在焊接面和调门结合面中间增加一个缓冲过渡层,又想到了水冷降温的办法,突破了技术瓶颈。由此,程平研制出了司太立硬质合金真空水冷堆焊修复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利用此项首创技术,程平先后帮助解决了国家深海探测重点项目PB160钛合金定子焊接难题和航天朱雀2号发动机后摇摆软管焊接件承压难题,为我国深海探测、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焊接技术创新的理念必须传承下去,我是从一个焊接‘小白’一路走来的,所以对于传帮带这方面也格外上心。”程平这样说。
28年来,他带领团队7次获得国际焊接大赛奖牌,培养高技能人才50多名,其中全国技术能手1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2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30多人。
回望过去,程平总结说,第一个十年是他打基础的十年,第二个十年是他与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下,多次创新焊接新工艺、新技术的十年。第三个十年过半,是培养人才创新新技术的十年。
程平说,一路走来,焊花照亮了他的青春。焊花依然闪耀,他还在路上。
人物简历
程平,男,汉族,山东德州人,1974年1月出生,201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检修部焊工班班长,中国华能二届一次、三次优秀职工代表,山东省总工会十五大代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专家。
程平先后荣获“一带一路国际焊接大赛创新赛金牌”、山东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第十五届“全国技术能手”、第十季“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2月27日,程平荣获“齐鲁时代楷模”,在他的光辉履历中,又加了重重的一笔。